生命的暫停鍵?科學家首次在小鼠大腦中找到「冬眠開關」

學術經緯 發佈 2020-06-15T14:59:59+00:00

參考資料: Takahashi, T. M. et al. A discrete neuronal circuit induces a hibernation-like state in rodents. Nature 見原文連結 . Hvratin, S. et al. Neurons that regulate mouse torpor. Nature 見原文連結 . Clifford B. Saper & Natalia L. S. Machado Flipping the switch on the body’s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0-01600-5 State of Stasis. Retrieved June 14, 2020, from 見原文連結 Hibernation in mice: Are humans next?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童話故事中,睡美人沉睡100年,時間停滯,容顏不老;科幻電影中,太空人在漫長的星際旅行時,靜靜躺在休眠艙里,穿越浩瀚太空。


儘管這些是人們幻想中的情形,根據科學家們最新的一組發現,按下「生命暫停鍵」的想法離現實或許沒有那麼遙遠。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日本筑波大學的兩支研究團隊,「背靠背」在小鼠的大腦中找到一群特殊的神經細胞,對體溫控制起著關鍵作用。人為激活這些神經細胞,可以觸發小鼠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讓體溫和能量消耗都大大降低。並且,動物從這種狀態恢復後,沒有出現組織器官和行為異常。研究人員希望,基於這一發現,可以在人類身上實現「人工冬眠」。


▲《自然》刊發的評論認為,這兩項研究刷新了我們對體溫調節的認識


大自然中,蛙、蛇、熊等動物可以在嚴酷的冬天、食物短缺的季節或是其他極端條件下,通過冬眠行為(季節性休眠)生存下來。與日常的睡眠不同,冬眠涉及全身生理變化,心跳減慢、呼吸變弱,耗氧量更少,體溫還會顯著下降。


為什麼有的動物會冬眠、有的動物不冬眠?這個問題不僅讓五六歲小孩子好奇,也激發了很多科學家為之探索。


研究人員指出,冬眠研究困難的一個原因是,常用的實驗動物小鼠、大鼠並不冬眠。不過,哈佛醫學院Michael Greenberg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注意到,小鼠在食物匱乏、周圍又冷時,會進入一種短暫的麻木萎靡(torpor)狀態。在環境溫度低至22℃時,24小時餓肚子的小鼠核心體溫會降低,代謝率和身體活動也顯著下降,相比之下,吃飽的小鼠能夠保持正常體溫。


研究小組利用神經元活性的生物標記物,在小鼠的腦中尋找那些在進入麻木狀態時會被激活的神經元。

▲尋找並確認在麻木狀態時會被激活的神經元(圖片來源:參考資料[4])


在此過程中,他們把搜尋範圍集中在了下丘腦,也就是負責體溫調節、飢餓、乾渴、激素分泌等功能的腦區。研究人員在下丘腦的數百個不同區域,一一確認哪些區域的神經元在被激活後會引起小鼠麻木。


艱苦搜尋之下,他們最終在下丘腦的一個特定區域(內外側視前區),確定了一組神經元。僅僅刺激這組神經元,就能讓小鼠體溫迅速降低,活動大大減少;而抑制這些神經元的活性時,還可以避免飢餓小鼠進入麻木狀態。研究人員繼而通過單細胞RNA測序等方法,鑑定出這組神經元表達哪些標誌性蛋白,比如神經遞質等。


另一篇研究論文中,日本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們採用不同的方法、在下丘腦的類似區域,找到了同樣的「神經開關」。他們將這群神經細胞命名為Q神經元(Quiescence)。


通過基因改造,研究人員們得以用化學物質或光照特異性地激活小鼠腦中的Q神經元。他們驚訝地發現,小鼠的核心體溫下降了近10度,並且可以連續48小時呈現動物冬眠特有的狀態:不吃不動,心率降低,耗氧量減少等。「當周圍環境大幅度下降時,它們的機體功能保持正常,體溫變得更低,維持在22℃左右。」研究負責人櫻井武教授說。

▲短暫激活Q神經元後,小鼠的核心體溫從37℃降低到24℃(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更令我們意外的是,在既不冬眠也沒有日常麻木萎靡(torpor)的大鼠身上,激活Q神經元也會觸發與小鼠類似的冬眠狀態。」第一作者高橋徹說,「儘管我們還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但人類也有可能具備Q神經元,可以觸發類似的狀態。「


下一步,人類也能「一鍵休眠」嗎?「現在說我們是否可以在人身上誘發同樣的狀態還為時尚早,但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目標。」Greenberg教授說道。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圖片來源:Pixabay)


談到「人工冬眠」的未來應用,兩支科研團隊都展開了諸多設想,例如可以在臨床手術中代替麻醉;發生中風或外傷後,放慢代謝過程,避免大腦進一步受損;用來延長壽命;甚至把幻想變成現實,為人類的火星之旅、太空探索提供幫助。


「當我們設想人類也可以出現類似冬眠的狀態時,想像力變得越來越瘋狂。」研究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的Sinisa Hrvatin博士說。


參考資料:[1] Takahashi, T. M. et al. (2020) A discrete neuronal circuit induces a hibernation-like state in rodents.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63-6 (2020).[2] Hvratin, S. et al. (2020) Neurons that regulate mouse torpor.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87-5 (2020). [3] Clifford B. Saper & Natalia L. S. Machado (2020) Flipping the switch on the body’s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0-01600-5[4] State of Stasis. Retrieved June 14, 2020, from https://hms.harvard.edu/news/state-stasis[5] Hibernation in mice: Are humans next? Retrieved June 14, 2020,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6/uot-him061220.ph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