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炸醬麵」炸醬麵何以代表北京城?

北京西單傳統文化聯盟 發佈 2020-06-19T15:20:48+00:00

《穩住炸醬麵》 來源:人民日報新媒體 作者:陳小桃病毒捲土重來,北京,這座老城,迅速進入了戰時狀態。全國各地都在為北京加油,前兩天,天津漫畫家@陳小桃momo發布的一則名為《穩住,炸醬麵》的漫畫,引發全民關注。

病毒捲土重來,北京,這座老城,迅速進入了戰時狀態。

全國各地都在為北京加油,前兩天,天津漫畫家@陳小桃momo發布的一則名為《穩住,炸醬麵》的漫畫,引發全民關注。

在北京,且不說烤鴨,且不說各種京味兒小吃,單說麵條,就有諸如打滷面、麻醬麵、爛肉麵、羊肉汆面等多種吃法,炸醬麵是如何在一眾美食之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成為北京的代表的?


炸醬 是面的魂兒

中國人愛吃麵,且做法多種多樣,比如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四川擔擔麵、上海陽春麵、蘭州拉麵、陝西biangbiang面……說「一座城一碗麵」,一點都不為過。

炸醬麵並不是北京獨有的,但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卻不少。您要是想中午吃上一碗地道的炸醬麵,大清早就得起來忙活。

做炸醬麵,炸醬是這面的魂兒。北京做炸醬麵一般用干黃醬,得澥開了才能用,當然也有稀的黃醬,您要是圖方便,直接用也行。條件好一點的,還會加點甜麵醬

《宮女訪談錄》里曾記載清宮裡的炸醬做法:一半黃醬,一半面醬,叫兩合水兒。

黃醬里有著大豆的醇香,甜麵醬里則是有著麵粉的甘甜,混合起來炸透了,還會帶有獨特的酒香。需要注意的是,黃醬炸久了會發苦,一般都是加點白糖來壓一壓。

但每個人的口味畢竟不同,所以每家都有各自炸醬的配比。有只用干醬的,有干醬、甜醬按比例配比的,我喜歡吃甜的,就愛只用甜麵醬,甚至海鮮醬炸醬。如今也有人喜歡番茄,加點番茄醬進去,炸出來的醬泛著紅色,而且酸甜可口,也別有一番風味。

過去西單路口有家天源醬園,那是響噹噹的老字號,附近老街坊都愛買,做炸醬,絕對地道。


炸醬 是個細緻活兒

炸醬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是個極費功夫的細緻活兒。就說最常見的肉丁炸醬吧,需要提前備好蔥、姜、五花肉和醬,以做2斤炸醬為例,比例大概是「2斤炸醬=7兩肉+7兩醬+6兩蔥姜」。

蔥姜切成末,其中的蔥末分兩部分,一部分和薑末一起作為料頭爆香,另一部分放到炸透的醬里提香。

​五花肉切丁,因為炸的時候肥肉會「煉化」,所以不能切太小,拇指大小即可。

澥好醬,備好料,就可以下鍋炸醬了,這才是最關鍵,也最考驗火候把握和耐心的時候。

鍋上火,下底油,燒至七成熱,下蔥姜煸香,下肉丁炒制變色,接下來就可以分三次下入澥好的醬。

先用旺火炸,一邊炸一邊攪動防止粘鍋,待到鍋中熱油冒出蝦眼泡,改中火繼續炒制。直到肉丁里的油完全溢出時,改小火浸炸10分鐘左右,待油、醬完全融合,加入蔥末和少許白糖,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經過30-40分鐘的炒制,炸出來的醬色澤明亮,蔥香四溢,醬香悠長,絕對讓您胃口大開!


麵條 夏天「過水麵」 冬天吃「鍋挑兒」

傳統的老北京炸醬麵是抻面或切面,都是自己和面手擀製作而成的,無非一個是擀得厚一點抻成麵條,一個是擀得薄一點,切成細條。

麵條切好就可以下過煮了。水沸之後,下麵條,用筷子撥散,待水再次燒沸,點入少許涼水繼續煮,總共點三次水後,麵條差不多就熟透了。

煮好的面,如果直接撈出來吃,這叫「鍋挑兒」,一般冬天這麼吃;夏天人們更常吃「過水麵」,即過一遍涼水,更加爽滑利口。


麵碼兒 吃的就是派頭

青豆嘴兒、香椿芽兒、焯韭菜切成段兒;

芹菜末兒,萵筍片兒,狗牙蒜要掰兩半兒;

豆芽菜,去掉根兒,頂花帶刺兒的黃瓜切細絲兒;

心裡美,切幾批兒,焯豇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

老北京炸醬麵,吃的是個派頭。您現在不管去哪個飯館,只要是打著「老北京炸醬麵」旗號的,保准在面和醬之外,還有一溜小碟子,整整齊齊地碼著花花綠綠的麵碼兒,賣相上就特別有派頭。

您給個指示,夥計立馬就能利落地幫您把麵碼兒碼進面碗裡。

這種講派頭的吃法,來自於滿清旗人的影響。炸醬麵本來是個平民的吃食,傳到上層社會,原本吃慣了「八珍面」「碧鮮照箸冷淘」,怎麼能吃一碗直接拌上菜和醬就吃的麵條呢?

於是,京城的府第堂館便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這種吃法,擺譜兒、起范兒、有派頭,陰差陽錯地,還成為了一種食趣

過去人講究「不時不食」,炸醬麵的面碼也是跟著時令走的:打春了放豆芽,往後就有香椿葉、鮮韭菜,再不濟,到北土城或是三環外的菜地里薅點兒灰灰菜、馬齒菜也挺美。

夏秋兩季,是老餮狂歡的季節。不管您是講究還是將就,保管有菜碼能讓您滿意:除了八大樣以外,還有萵筍絲、萵筍葉、油菜葉、小水蘿蔔、嫩蘿蔔櫻……

寒冬臘月里,白菜是當家「花旦」。奢侈點兒的,會放上心裡美、白蘿蔔、卞蘿蔔、胡蘿蔔,把這菜切成細細的絲,只當是「錦上添花」。

這些面碼說起來容易,可是操作起來對刀工的要求極高,容不得半點馬虎,既耗時又耗力。但不管是什麼季節、什麼面碼,吃起來都得是清鮮爽口,非要讓你咬出咯吱咯吱的清脆聲才行。

過兩天就是夏至,老話講「冬至餃子夏至面」,您不妨在家做碗炸醬麵,一箸子過水麵,加上喜歡的蔬菜,再搭配上精心炒制的炸醬,又美又香又愜意。

您喜歡吃炸醬麵嗎?有什麼深刻的記憶?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 end ·

致謝和聲明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章

[1] 佚名,老北京炸醬麵的3個環節2種版本

[2] 劉輝,小碗干炸—好吃的還是炸醬麵

[3] 崔岱遠,說說北京的炸醬麵

[4] 燕嬋,將就裡的講究

[5]陳學智,炸醬麵與老北京炸醬麵史考辨,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9年

老北京胡同里的門聯越來越少了

西單堂子胡同 是怎麼從花街柳巷變成城中鬧市的?

西單和二龍坑中間的大木倉 王爺府變教育部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傳統文化聯盟」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