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落地鎖定Robotaxi,無人駕駛時代真的來了?

雅斯頓 發佈 2020-07-02T00:10:14+00:00

同時也思考著,咱們國家什麼時候能有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而Zoox是一家成立於 2014年,致力於研究自動駕駛與自動駕駛計程車技術,與Waymo、Cruise、Argo AI齊名,甚至是加州第一個拿下無人車載客許可證的自動駕駛公司。


一年多以前(2018年12月),Waymo在美國鳳凰城推出全球首個商用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Waymo One時,我們除了羨慕就是嫉妒。同時也思考著,咱們國家什麼時候能有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本以為會相隔很久,沒想到去年9月,百度Apollo便在長沙開啟了首批45輛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運營。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進入2020年後,中國的Robotaxi服務居然開始扎堆開放,一副要趕上Waymo超越Uber的架勢,讓人不禁多了些期待。


滴滴上線Robotaxi服務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在上海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用戶通過滴滴App線上報名,審核通過後,即可免費呼叫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體驗。此次滴滴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範圍僅限於上海開放測試道路上,路線經過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酒店等核心區域。



當天,央視新聞還對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全流程進行了直播,在央視「段子手」朱廣權的賣力直播下,在線觀看人數一度接近300萬。雖然滴滴的這次無人駕駛首秀不幸遇到了上海的雷雨天氣,也被不少網友吐槽「啟動速度慢、駕駛速度低、人工操作多」,但是在幾次技術要求很高的左轉與掉頭時,滴滴都完成得十分順暢,整體運行比較平穩,最終在沒有出現任何安全問題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訂單。


此次滴滴出行提供的Robotaxi服務所使用的車輛是沃爾沃XC60,據悉,該車搭載的傳感器包括一個Velodyne 64 線雷射雷達和兩個低線束雷射雷達、以及7個攝像頭,全車共有20餘個傳感器。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OO孟醒稱,目前一輛滴滴自動駕駛車輛成本高達100萬元以上。



事實上,除了讓車輛搭載各類傳感器讓其變得智能以外,滴滴在測試區域的部分路口,還部署了自主研發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從而能夠將道路信息實時共享給區域內不同公司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以消除行駛盲區。同時,滴滴還設立了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安全護航中心,能夠實時監控車輛、路況,並在車輛面臨複雜情況時,給予協助指令,從而解決未來自動駕駛運營中可能出現的遠程協助問題。


可以說,通過這波操作,滴滴不僅為自己的Robotaxi服務成功造了勢,也讓社會大眾對自動駕駛有了更直觀的了解,為將來大眾更好地接納自動駕駛打下了基礎。畢竟人們對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都極度敏感,顧慮也挺多的,滴滴算是做了一次比較好的推廣。


國內巨頭穩步推進


就在滴滴推出Robotaxi服務的五天前(6月22日),文遠知行(WeRide)與高德打車達成合作,正式上線全對外開放的Robotaxi運營服務。即日起,身處廣州的用戶除了使用 WeRide Go App,通過高德打車也可以一鍵呼叫使用文遠知行Robotaxi,無需提交申請或審核資格,首月免費乘坐,流程與一般網約車無異。



談及與高德的合作,文遠知行運營總監李一凡表示,「文遠知行的Robotaxi在廣州已運營超過5個月,但仍有很多人不太了解這個技術和服務。我們希望通過和高德合作、免費打車等市場營銷的手段,進行Robotaxi普及。文遠知行和高德的合作不涉及向對方付費,這是一個雙方共同投入和參與的長期合作」。


其實早在2018年11月文遠知行就推出了中國第一台Robotaxi,2019年8月,文遠知行與廣州市白雲出租汽車集團宣布聯合組建了自動駕駛出行合資公司文遠粵行,運營Robotaxi車隊。2019年11月,文遠知行在廣州開啟Robotaxi試運營服務。根據試運營首月報告顯示,2019年12月1日至31日,共完成8396個出行訂單,總里程達41140公里,零安全事故。



截至目前,文遠知行的Robotaxi車隊超過100輛規模,其中40輛用作運營的Robotaxi,該車隊運營範圍覆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核心區域超144平方公里,已開放上下車點約200個。乘客打開WeRide Go App或者高德地圖,只要身處運營區域內,便可呼叫乘坐文遠知行Robotaxi。


比文遠知行更早上線的還有高德與自動駕駛公司AutoX的Robotaxi體驗活動、百度落地長沙的Robotaxi服務。今年4 月底,AutoX 接入高德地圖,在上海嘉定汽車城範圍內,用戶通過後台人工審核後可以進行試乘體驗;同月,百度Apollo Robotaxi服務正式上線百度地圖及百度App智能小程序,在長沙正式向大眾開放Robotaxi服務,該服務的打車範圍約130平方公里,行車路線將覆蓋長沙當地的居民區、商業休閒區及工業園區等場景,這也是國內首個面向普通市民的Robotaxi規模化試運營項目。



就在上周二(23日),百度Apollo又與成都市高新區達成戰略合作,將在未來聯合推動四川省第一個智能駕駛標杆項目建設,並向市民推出包括Robotaxi在內的自動駕駛運營服務。截至目前,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車輛在中國超過24個城市進行測試,車輛總數超過400輛,累計實現10萬次的安全載客出行,累計路測里程超過300萬公里。


與滴滴類似,百度的自動駕駛除了使車輛更智能外,還使用了車路協同的軟硬體系統。根據百度官方此前披露的信息可知,在長沙車路協同示範區域,Apollo Robotaxi可與智能道路基礎設施聯動,實時獲取紅綠燈倒計時及全量對象級路側感知結果,通過車端與路端感知融合,應對惡劣天氣、遮擋盲區、超視距等駕駛風險,從而使得自動駕駛更安全更高效。



除此之外,去年 10 月小馬智行在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市也推出了自動駕駛打車服務BotRide;同時期,小馬智行還在廣州南沙推出 PonyPilot Robotaxi 服務,但目前僅對特定用戶開放,用戶需要持有特定邀請碼進行試乘。


商業化落地還需時日


目前國內的Robotaxi服務已成星火燎原之勢。但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也表示,「自動駕駛從技術成熟,商業成熟到法規成熟,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也要做好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準備,但方向是明確而堅定的」。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也直言:「百度比滴滴的投入還多,但是各家還談不到競爭,大家都在交流經驗階段」。


且按照文遠知行工程資深副總裁鍾華的介紹,自動駕駛企業的發展有五個階段,自動駕駛計程車在第四個階段,即在限定區域限定時間的全無人駕駛測試和試運營。當進入第五個階段(實現大範圍大規模的全無人駕駛運營)才可以實現盈利。也就是說,無論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的熱度有多高,企業描繪的藍圖有多美好,它離商業化還有距離。



相比國內的熱火朝天,國外的氛圍似乎要平靜許多,當然這也與疫情有一定關係。最新的動態似乎就是6月25日,亞馬遜宣布將斥資12億美元併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這是亞馬遜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而Zoox是一家成立於 2014年,致力於研究自動駕駛與自動駕駛計程車技術,與Waymo、Cruise、Argo AI齊名,甚至是加州第一個拿下無人車載客許可證的自動駕駛公司。


作為美國最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過去也做了不少「無人送貨」的嘗試,在去年年初還收購了機器人初創公司Dispatch,利用其技術搭建了六輪自動送貨機器人Scout,該機器人可以搭載一定量的貨物並自動規劃路線將其送至消費者門口。未來,亞馬遜是要同時發展無人物流與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了。



據IHS最新預測,全球自動駕駛車年銷量將從2021年的5.1萬輛上升至2040年的3300萬輛,十年後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美金。雖然對於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商業化何時能落地,時間還未可知,但為了搶奪這塊蛋糕,國內外大佬將來肯定都挺拼的。


圖 | 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