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刀打仗、卸甲插秧:「理想」的兵農一體,為何被豐臣秀吉廢黜?

寒梅瀝雪 發佈 2020-07-02T12:29:41+00:00

豐臣秀吉兵農合一的社會形式在很多社會中都有出現,比如唐代的府兵制、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度、清朝的八旗制度等等。在日本的古代社會中,也曾出現過兵農合一的現象。

兵農合一的社會形式在很多社會中都有出現,比如唐代的府兵制、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度、清朝的八旗制度等等。在日本的古代社會中,也曾出現過兵農合一的現象。

兵農合一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服役人員平時從事生產,兵器由國家統一保管,農閒時還要參加訓練;戰時隨從作戰,自帶生活物資,政府還會授予服役者一定份地,這些份地由村社分配以維持生活。這種兵農一體的形式帶有亦兵亦民的性質。

日本的兵農一體在歷史上存在了很長時間,並被統治者所使用,但到中世紀末期就逐漸被取消,最後被豐臣秀吉的一紙命令徹底廢除。

至於原因,自然有日本當時社會變化的重要因素,鞏固等級制度的需要,武士與農民階級的自然分化,軍隊職業化的需要,莊園制的解體因素,以及當時日本農業發展的需要,這些因素都是日本特殊國情和時代背景的產物。

兵農分離的直接結果是武士的職業化,日本歷史中的近世武士產生,近世則是指江戶時代。

拎刀可戰場殺敵,卸甲能田間插秧,極具實用性和理想化的兵農一體政策被廢黜

日本的中世是從1185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到江戶幕府建立時期,這一段歷史主要是幕府將軍當政,天皇權力遭到弱化,而且地方勢力由僅保有官職名分的守護大名轉變為擁有實權和軍事力量的戰國大名,戰爭也因彼此間的利益糾紛而頻繁化

因此地方大名和幕府將軍為了增強自身實力,在招募士兵的同時又保證生產,這就使得兵農一體更加流行。

1、刀狩令實施,將武士與農民界線劃清

刀狩令是日本的豐臣秀吉在1588年8月29日(天正16年7月8日)頒布的法令,主要內容是嚴令武士之外的僧侶和農民等群體放棄武器,農民禁止帶刀,佩戴刀是武士的特權。實際上,早在1228年的鎌倉時代,權北條泰就曾要求部分僧侶交出武器,1242年再次頒布腰刀停止令,這些先前的政策都為豐臣秀吉的刀狩令奠定了政策基礎。

刀狩令頒布的直接結果是武士與農民出現了明顯且嚴格的界限,佩戴刀劍成為武士的公開特權,武士不得棄之從商或轉業為農,農民地位降低,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獲得了有力的鞏固,這也為豐臣秀吉下令廢除兵農一體制度奠定了政策基礎。

在穩定武士與農民身份等級制度的同時,刀狩令還防止了農民起義的爆發,比如著名的一向宗暴動。與此相類似的是中國的秦始皇,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即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直接沒收天下之民的武器,鑄成金人,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天下所存在的兵器,防止叛亂。因此,刀狩令在穩定當時日本社會的現實情況時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太閤檢地

太閤檢地又稱為「太合檢地」,是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推行的重新測量全國土地的政策。1582年,豐臣秀吉開始實行檢地政策,石田三成則是直接的執行者,太閤是豐臣秀吉的職位和官階名稱。

豐臣秀吉實行的太閤檢地政策重新檢查了全國的土地所有權和實際占有者,實行新的土地制度,這是為了根據土地數量徵收賦稅,增加豐臣秀吉政權統一日本的實力。

一方面,太閤檢地實行的直接結果是莊園制度被廢除,因為試圖統一全國的豐臣秀吉不允許地方莊園實力壯大且形成自己的府兵力量,這些莊園主的勢力被各種手段所削弱

另一方面,太閤檢地政策的另一後果是農民被固定於土地之上。太閤檢地的目的之一是確定稅收,所以農民一旦因自身土地數量而被確定應交稅收金額,那麼農民往後都必須呆在土地上,只有這樣才能支付得起國家所規定的稅收,而且刀狩令頒布後,農民不得隨意更改職業。

為何會將這枚理想化的政策廢黜?

1、作戰方式的變化

豐臣秀吉廢除農兵一體制度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中世紀晚期出現的作戰方式變化。日本學者將日本歷史劃分為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和現代,其中歐洲人話語中的中世紀是指日本的飛鳥時代之前的一段時間,一直到室町幕府統治結束。

這一段時間橫跨了日本古代社會末期、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時期。日本在中世紀晚期就與外國有聯繫,比如亞洲的中國和歐洲的荷蘭,日本長期從荷蘭引入歐洲的文化和技術,稱為「蘭學」。

一方面,槍炮引入日本後獲得了大名的歡迎,槍炮等武器相比於冷兵器時代的刀劍要更具有殺傷力,槍炮的使用又使手持刀劍的騎兵遭到拋棄,因此手持槍炮的步兵成為軍隊的主力。另一方面,標準武器的使用迫使日本軍隊逐漸職業化,因為這些配有槍炮的士兵都需要嚴格訓練,而農民則不能滿足長期訓練的要求,這一群體必須發展農業以滿足自身口糧和稅收徵收,所以兵農分離成為迫切要求。

2、鞏固等級制度的需要

豐臣秀吉取消兵農一體的重要原因就包括鞏固等級制度。在兵農一體的時代,武士與農民雖有等級差別但差異不大,因為當時的農民具有亦兵亦農的性質

然而,在豐臣秀吉廢除兵農一體制度後,武士與農民之間的差別直接表露出來,尤其是刀狩令頒布後,官方政府公開提升武士地位,佩戴刀劍成為武士的特權以及武士不得轉業,相較之下,農民則被歸入「賤民」行列。

其原因是當時豐臣秀吉迫切需要統一日本,而武士階層是其統一全國的重要力量,在權衡利弊後,武士地位獲得提升,農民成為了底層的被統治階級,由此,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獲得了鞏固。

3、將軍、大名和武士、農民的分化

豐臣秀吉的「兵農分離」政策是其順應日本社會各種力量變化發展的產物。大名自身的變化和農民鬥爭的頻繁加劇了武士和農民的分化。

一方面,豐臣秀吉統治時期,大名已經從「國」(日本舊制中的行政單位)的支配者發展為實力派地方領主,即戰國大名。這些大名實力不均,因此應仁之亂後的日本常常出現大名間的兼并戰爭,實力強的大名兼并弱小者,這就使得大名需要職業化軍隊,幕府將軍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室町幕府時期和戰國時期時常爆發農民起義。日本中世紀晚期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十分尖銳,農民階層要求政府施行「德政」,否則就聚眾搶砸寺院、政府文書票據等

對此,日本的家永三郎在其書中評論道:「凡亡國之事不過如此,日本自有國以來,土民蜂起,未有之事也」。政府稱這一群體為「惡黨」並加以鎮壓,織田信長就曾鎮壓過日本的農民起義。

將軍、大名對職業化軍隊的需要,以及日本農民起義的頻繁爆發使得兵農分離成為迫切需要,豐臣秀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頒布了兵農分離的命令。

4、莊園制的解體

日本武士群體最初產生於封建莊園的安全需要,莊園主需要組建一支武裝維護自身及整個莊園的安全,這支武裝最初從莊園主的家族中選出,以血緣為紐帶,後來逐漸演變為招募武士以保衛莊園,自此,武士階層逐漸成型,武士也因此常常寄生於莊園之中。

然而,在日本中世紀末期,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莊園逐漸解體,寄生於莊園的武士被迫在成為農民,或成為職業武士之間進行選擇,因為並不是每個武士都能成為職業武士,所以更多的人變成了農民,農民階層再次壯大。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統治者必須嚴格兵農之間的等級界限,使中小領主武士「脫產」,因為這些中小領主武士的身份一旦不固定,具有亦兵亦農的身份後,就會在混亂的戰國時代隨時倒戈,這顯然既十分不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

5、農業發展的需要

15世紀,日本農業技術獲得顯著進步。在生產分工方面,部門分工更加專業和精細化,農作物種類更多,既有進口的農作物品種,也有本國培育的。在生產工具方面,畜力依然是主力,自然力也有使用,而且日本還飼養了很多畜力動物。

手工業方面,麻、絹和草棉等盛行,而且經常將引入的技術本土化。商業方面的發展更為直觀,因為中世末期的日本出現了明顯的地區差異,所以以商品交換為主要目的的商業逐漸形成,而農業成為這一切發展的重要基礎。

發展農業要求時間充足,兵農一體會妨礙農業的播種、除蟲、割草和收穫等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脫節都會造成農業危機,因此為了發展農業,支持將軍和大名們的爭霸戰爭,兵和農必須分離,實現真正的各司其職。

總結

兵農一體在很多古代社會都十分流行,日本社會在豐臣秀吉頒布兵農分離命令之前也曾十分盛行,但是由於上述的一系列原因,豐臣秀吉頒布了兵農分離的命令。除此之外,促成兵農分離的因素還包括宗教和文化、思想等。

兵農分離對後來江戶幕府的影響之一是不同階層間的聯繫被人為阻止,各階層的封閉性日益嚴重,社會中的橫向和縱向聯繫都被阻止,為日後江戶幕府的「幕藩體制」奠定了基礎。

然而,從歷史現實來看,兵農分離並沒有完全實現,因為據記載仍然有很多民眾擁有武器,農民起義也時有發生。總的來說,兵農分離是為了實現當時日本社會發展的一種迫切調整,既有個人因素,也有時代助推。

參考文獻

1、《菊與刀》

2、《日本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