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敦煌壁畫看斗栱的發展演變——早期斗栱的多種形式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7-01T13:13:15+00:00

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繞不開斗栱。「斗栱」是方形如斗狀的木墊塊和弓形的短木——「栱」組合後的總稱,在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中位於屋身與屋頂之間,它們逐層縱橫交錯迭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承重託架,支撐起寬大厚重的屋頂,這就是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獨特的支撐結構。

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繞不開斗栱。「斗栱」是方形如斗狀的木墊塊和弓形的短木——「栱」組合後的總稱,在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中位於屋身與屋頂之間,它們逐層縱橫交錯迭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承重託架,支撐起寬大厚重的屋頂,這就是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獨特的支撐結構。

中國傳統建築中,斗栱是最受重視的部分,在古代記錄建築工程的典籍中,對斗栱的製作記述都十分詳盡。在實際建造中,斗栱技藝的運用,直接關係到整座建築的穩定性和外觀。斗栱的運用也是我國古代匠師們在長期的建築實踐中的智慧結晶,它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演變,由簡單向繁複發展,由不穩定向穩定發展,由單純的支撐作用向支撐與裝飾結合的複雜功能發展。此外,斗栱還是封建禮制的重要體現,等級森嚴,也是建築尺度的標準。因此斗栱的形式也成為判斷中國歷史建築的一把尺子。

由於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的木材易於損毀,要了解、研究斗栱發展演變過程的途徑:一是從墓葬中發掘,二就是從石窟建築中了解。敦煌石窟中大量的壁畫保留了許多建築形象,其中就有斗拱。敦煌石窟一共經歷了十個朝代不間斷的開鑿,為了方便敘述,根據壁畫中斗栱的發展特點,將十六國至北周劃分為早期,然後分別有隋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西夏共八個時段,元代壁畫中少有建築,且多是喇嘛塔形式,沒有斗栱形象,而且元代以後也有很多建築實物遺存於世,為研究提供了更為詳實的歷史資料,與敦煌石窟壁畫中的建築形象互為補充,構成一部中國完整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早期斗栱的多種形式

斗栱的起源很早,經過長期的不斷改進、演變,逐漸趨於完善。叉手又稱人字栱,一般認為早期稱叉手,唐代以後稱人字栱,它與斗栱的形成一樣久遠,大的叉手用於屋脊下,將屋脊高高托起,形成屋面的坡度。用於屋檐下的小叉手,主要安置在兩柱間的闌額之上,與斗栱一樣起承托屋檐的作用。早期建築畫中的斗栱與叉手都還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每個時代都各有特色,以一斗三升及叉手栱最為多見。莫高窟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中,所畫的斗栱圖像清晰,結構特殊,為以後所不見:一斗三升斗栱之下,支撐著一組叉手栱或是直斗;一斗二升下支撐著人字栱。

北魏第257窟有一斗二升斗栱上再支撐著兩組一斗三升斗栱,形成了一枝樹杈的形象。

這時斗栱的組成形式還只限於向左右伸出,沒有向前後挑出。西魏和北周壁畫中則多見叉手栱。

從十六國到北周,敦煌石窟壁畫中所畫的斗栱形態都顯得比較自由,尚未形成規範的模式,且與同時代中原的斗栱形式相同,如雲崗石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北周窟里都有叉手栱的形象,可見斗栱的發展在早期是很緩慢的。

來源:敦煌研究院,作者:孫毅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