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催眠在心理創傷干預與治療中的應用(中篇)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會 發佈 2020-07-01T09:12:39+00:00

催眠狀態下,批判性下降,暗示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因為在催眠狀態下,大腦皮層很多部位是抑制的,只有一部分是激活的,因此就像一個探照燈,相對就比較聚焦、專注,因此對干預信息的接受程度就比較高,效果就比較好。

【續上期內容】

本期課程講師:沈 健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註冊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吉林省催眠學會理事長、吉林省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吉林市心理學會理事長。目前擔任北華大學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也是心理學碩士生導師。


第二部分 催眠在創傷中的應用


一、什麼是催眠


催眠不是舞台表演,我們要科學地認識催眠,也需要在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框架上使用,要遵守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倫理,規範地運用催眠。催眠是一個特殊的意識狀態,它是對潛意識的工作,促進意識與潛意識的協調,解決知道但做不到的問題。催眠狀態下,批判性下降,暗示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因為在催眠狀態下,大腦皮層很多部位是抑制的,只有一部分是激活的,因此就像一個探照燈,相對就比較聚焦、專注,因此對干預信息的接受程度就比較高,效果就比較好。催眠可以帶來一系列心理、生理、生化的反應。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大腦形成了140億個神經元,而每個神經元能夠跟5000個神經元連接成網絡,所以我們的經歷會塑造我們的大腦。了解大腦的構成和工作原理,我們就知道可以通過催眠重塑大腦——重塑的是神經元的聯結對象,重塑的是神經迴路的建構。催眠既是一個技術,其實更是一種理念和思路。催眠不是處理事情,處理的是情緒和體驗,包括軀體化反應。


國家衛計委2013年發布了《心理治療規範》。規範里將「催眠與暗示技術」作為13個推薦的心理治療技術中的一個,並且位列第二位(第一位是支持性技術),這是對催眠地位的確認。


1、整合與積極取向的催眠


現在,我們也在做大量的工作,將傳統催眠與現代催眠整合;也想讓本土催眠與西方催眠相結合;還在嘗試讓催眠技術與其他技術的整合。


(1)傳統 VS 現代


相對現代催眠而言,傳統催眠更重視結構化和被催眠者的感受性。傳統催眠的技術是不讓意識參與,所以有人會形容要繞過意識去接近潛意識。無法催眠一個人時會經常說到 「感受性不高」。同時傳統催眠比較強調催眠師的主導作用。


現代催眠比較靈動,比較人性化,比較考慮被催眠者的主觀能動性、重視關係、人本的內容多一點。可以睜眼睛也可以閉著眼睛催眠,而且認為只要找到適的合方法,所有人都能夠被催眠,「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即是代表。


催眠是催眠師和被催眠者的合作,也是被催眠者自己意識和潛意識的合作共同去完成的。意識在全程適當的參與,可以讓被催眠者更多的信任和配合。催眠會大量用到隱喻和講故事,有的人可能比較適合現代催眠,有的人比較適合傳統催眠,把它們結合起來,可以針對不同的來訪者採取不同的方式。


2)本土 VS 西方


同時,我們也嘗試讓本土催眠與西方催眠相結合,比如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祝由術等,有大量的有利於催眠的因素。


(3)催眠技術 VS 其他技術


我們也強調各種催眠技術與其他技術的整合,整合其中更突出資源傾向和正面的聚焦,包括正念、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劇、格式塔、焦點短程、積極心理學等多學科。


(4)整合創新需注意的問題


搞懂原理:一定要在科學的背景下開展工作,不能用意會。


強調效果:聚焦於問題解決。


弄清短板:要弄清自己作為一個催眠師的局限,不論學院派還是江湖派的,都要互相了解,目的是要更好地為來訪者服務。


恪守良知:恪守良知和倫理是需要特彆強調的。比如說催眠時的知情同意、安全第一、來訪者利益至上等。催眠者切不可躲在技術後邊,要強行催眠對方。所有的催眠都是自己催眠自己,我們只是幫他進入催眠狀態,或者在一個催眠狀態下工作。


2、催眠對身心帶來的積極影響

催眠會給被催眠者帶領一系列積極正面的影響。從心理感受到軀體體驗,都會發生積極的改善。


二、催眠的作用和影響


催眠是對潛意識的工作,促進意識和潛意識的協調。催眠不是沒有意識參與,是有意識參與的;催眠不是在處理事情,而是在處理與這個事情相關的情緒和體驗,包括軀體化的反應。


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情緒、態度。有人會問,催眠能不能幫忙把記憶抹掉?為什麼要抹掉記憶?記憶是人生經驗的一部分,抹掉了記憶人就無法成長,但我們可以對記憶里的情緒進行轉化和重構。


我有句名言:錯題是上帝派來的天使。這是重構,而這就是催眠。我們經過重新聯結,認識到「錯題是天使」,就不會情緒化地看待錯題,而錯題做對之後就成了最不容易錯的題。過去學生看到錯題很痛苦的,現在學生看到錯題會很高興,因為錯題成了成長的機會。


1、催眠對身心帶來的積極影響

有人說催眠效果好,但會反覆。我們要清楚,催眠肯定有個體差異。病人不可能在醫院對醫生說:「大夫你必須給我打一針完全治好,不能打第二針。」 同樣,催眠能對一個人身心帶來立竿見影的積極影響,但過程是需要時間去積累鞏固的。怎麼去鞏固?建議大家第一次應該做完整的一個小時諮詢,去收集資料了解情況,然後評估問題的性質程度,再催眠。操作之前一定要有思路,不能上來就催。


每個人都能被催眠,催眠沒有成敗,只有深淺。如果你不能催眠一個人,實際上是你沒有找到適合他的方法。諮詢師需要豐富和靈動,要讀懂來訪者。

1、杏仁核受創傷後會變大,情緒會變得敏感和脆弱,像一個鈴鐺,有點風吹草動就響。


2、 記憶也受情緒影響。長時間情緒不好,就會影響海馬體的體積。很多人20多歲就記憶力下降,因為總在琢磨事情,思前想後占用了大腦內存,哪有時間去存那些該存的東西?


人要變得簡單純凈,很多時候應該變得糊塗一點——80%的事情上糊塗, 20%的事情上清醒,才會有高效率的工作。如果在80%的細枝末節上都非常清醒,就會累的不行。


3、分享一個睡前導語:讓來訪者深呼吸放鬆之後,請他「把白天忙碌、思慮緊張、特別上進的你,像一件衣服一樣脫下來,掛在對面牆上,然後留下一個放鬆的沒有大腦的準備睡覺的你,躺在床上休息」。這是在催眠裡面常用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解離技術。帶著一個白天忙碌緊張充滿思慮的自己,就像穿了一件棉襖甚至鎧甲在被窩睡覺,怎麼可能舒服?把它脫下來,第二天早上醒來再穿回來就好了。


4、催眠還可以讓前額葉皮層加厚,從而提高專注力和決策力。催眠提高成績是可能的,我的研究生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和學術論文。

但現在有一些噱頭,比如宣傳催眠走程序。我特彆強調一點:催眠不能走程序。程序是死的,而人是各不相同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外向的、內向的,視聽嗅觸味五個感覺通道,有人視覺優先,有人聽覺優先。我們要以人本的理念去認識人看待人,不能把人當成機器走同樣的程序。


2、催眠對腦生理及身體生化環境的改善

從腦神經生理機制來解讀催眠,催眠可以修改和優化腦神經迴路,轉化負面經驗,聚焦於積極方面,重構事件裡邊的意義。催眠可以有效釋放負面情緒(比清醒時候的情緒釋放要有效和強烈的多),從而有效改善負面的心理與生理體驗。催眠可以建立大腦積極的反應模式,正向重塑大腦神經迴路。催眠可以讓人在潛意識層面解離痛苦和創傷的情緒,與快樂和正面的行為去聯結。


可以有效地解離負性的身心體驗。創傷的人很容易與負性體驗產生很強的連接,即使是發生在10年前的事情,現在閉上眼睛,就好像發生在昨天,或者各種畫面都會閃回。這實際上是一種跟創傷在一起的催眠狀態。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天君老師的「移空技術」,實際上就是催眠裡面常用的「空盒子技術」,是非常有效的解離負面情緒的技術(包括後面會講到的螢幕技術)。創傷發生在昨天、過去,為什麼我們要帶到今天或者明天呢?

解離後進行正性的體驗聯結,這其中需要大量的穩定化的技術,正面的技術。如EMDI快速眼動,就是用眼動,用視覺和雙側刺激,解離創傷;蝴蝶拍技術,實際上是雙側觸覺刺激,有聽覺,還有軀體放鬆來工作。我們只要弄清了這些技術後邊的神經生理學機制和原理,就可以進行視覺化、圖像想像或圖景想像,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啟動和強化我們相關神經迴路。


互動體驗:我們現在做一個簡單的練習。大家閉上眼睛,做兩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當我們平靜的時候,我們的意識會更專注。現在請閉上眼睛,想一個你喜歡的人,最好他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他的表情、神態,他穿什麼衣服?你不用告訴我,我也不會問你他是誰。看到這個人你是什麼樣的心情?去感受一下心情,並給這種情緒一個命名。這份情緒在什麼位置、胸口、心臟、腦袋裡、或者全身?所有的情緒都會有身體的體驗,都有軀體反應,去與自己身體做一個聯結。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情緒里待著,沒有去跟身體的體驗相聯結。好,大家慢慢睜開眼睛。


請問大家:你想一個你喜歡的人,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你有什麼感覺?大家看到喜歡的人了吧?你可能會有愉悅的情緒,你可能會有身體某個部位或者全身的感覺,也可能全身都沒有感覺。之所以強調視覺,是因為視覺化是人主要的感覺通道,其他還有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但一般視覺化會更強烈,因此在催眠中一般會多採用激活視覺的方法。


好,接下來咱們再閉上眼睛,然後想一個你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事情,如果你眼前沒有看到也不要著急。當你看到的或者感覺到的,這個人或者這件事在你眼前時,你是什麼心情?是什麼情緒?當你想起或看到這個人或看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身體有什麼反應?有的人可能會心口胸口發堵,發悶,甚至想逃避,想離開。這就有了身體或者是行為的反應。


有反應的朋友們,繼續閉上眼睛,沉浸在剛才的感覺里。如果你感覺到你的情緒(如憤怒、委屈、討厭)是有顏色的話,會是什麼顏色?如果它有形狀的話,會是什麼形狀?如果他是一個材料的話,會是什麼材料?你跟這個感覺在一起,先不要逃避它。顏色、形狀、材料,按這個順序再試一試。這個顏色、形狀、材料,你能不能給它變個顏色?給它換換形狀?給它換個材質?慢慢地換,慢慢地換。看看你會有什麼反應?如果你覺得難受,可以想像自己的身體就是一個吸塵器,吸塵器的口正對著不舒服的地方,把不舒服的顏色吸到肺里,然後通過氣管呼出去。非常舒服的,呼出去。再吸,再呼。不要著急,你如果感覺舒服的話,多做幾次。好!然後慢慢的睜開眼睛。


其實催眠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相對來說時間稍稍長一點,讓這種感覺和體驗慢慢的產生,它需要一個過程。但咱們時間有限,通過這個簡單的演示,我們可以來看看視覺化是如何激活你的情緒的。而對你討厭的人,肯定會有創傷,我們就可以用變色技術去處理,再加上吸塵器技術。在催眠狀態下,你的感暗示性會提高,你的想像力會變得更強烈、很逼真。所以,催眠不是一個簡單的想像,而是一個更真切的想像。


3、催眠會促進神經遞質的分泌

大多數人喜歡大海,除非你對大海有創傷。那你在海邊會不會心曠神怡呢?當然會的。那你是怎麼知道你來到大海邊的呢?看到大海的顏色,看到大海的空間,聽到海浪的聲音、聞到海風的味道、踩到柔軟的沙灘等,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你在海邊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觸到了之後,你的腦分泌就改變了。腦分泌改變之後,內在的感受也就發生了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感官通道得到激活,神經就會感受到這種正向的刺激,然後發生腦分泌改變,比如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等遞質會增加,從而讓你心情愉快。每天中午午睡的時候,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你閉上眼睛,可以想像大海,也可以是草原、森林,只要你喜歡的就行。用你的資源,這是現代催眠的思路。我們去想像的過程中,即使我們只能想像10%或20%,我們的腦分泌也會改善10%或20%,我們的心情也自然會有所改變。


就像北方天冷的時候,如果暖氣不好,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會想像自己泡在一個溫泉里,溫泉很溫暖,水非常舒服地包圍著你,全身暖融融的。水還有浮力,會讓身體輕一點;水還有點流動,會把疲勞、緊張、不好的情緒帶走。在這樣的體驗當中,我就很愉快地睡去,我的睡眠也就非常好。我最近一段時間已經一個多月,基本上都是12點左右睡覺,每天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給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做督導,同時也在做心理援助的團隊。我之所以可以很快地恢復狀態,就是用這種想像,通過激活這種感官通道,然後去改善大腦神經遞質的分泌,改善心情和身心狀態。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做噩夢?做噩夢後會不會難受?但有趣的一件事情是,夢是假的,但你的感覺是真的。假的夢卻讓你有真的難受的感覺——心跳、胸悶、情緒不好。因為雖然是夢,但夢也有視覺化,會激活你的感受,使你的腦神經遞質產生改變,導致情緒不好。反正噩夢是假的,所以不要分析夢,可以閉上眼睛,用10分鐘的時間再做一個好夢。你腦遞質改變需要時間,花點時間去想像愉悅的情景,想得越真實越好,可以是初戀時光或者是熱戀時光。當你沉浸在愉快的想像當中,我們的腦神經分泌愉悅的激素。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實現對我們身心的有效調控。不是意識的,不是語言的,而是一種體驗層面。楊鳳池先生現在所創立的分析體驗療法,實際上就是是認知加軀體和感受層面,是一種結合。

催眠狀態不是一般的想像,是非常真切的想像。在17年北京召開的中國首屆臨床催眠大會上,有參會專家分享了上面這個圖——用高清晰度的核磁,看大腦的反應。第一個是身體疼痛時大腦的核磁圖片顯示的血氧變化,中間是催眠暗示,即通過催眠讓他出現疼痛,可以看到大腦的激活部位和它的變化。會發現催眠暗示的疼痛和真正的身體疼痛,血氧變化的位置、顏色非常接近。但是再往下想像疼痛,腦激活的水平和程度跟身體真正疼痛相差很遠。因此催眠不是一個簡單的想像,催眠是進入催眠狀態之後一個真切的、特彆強烈的、有身心反應的體驗。不良的情緒持續會拖垮免疫力,良好的情緒就是為免疫力充電,而催眠可以有效地促進對身體的調控。

心情不好的時候,多巴胺會減少,失去快樂感。多巴胺類似於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沒有它不行,缺失就沒有活力;多了也不行,多了他會焦慮,會躁狂。血清素是讓人平靜的,血清素少的話,人就會容易衝動。當這些腦遞質低水平的時候,通過催眠可以促進這些腦神經遞質的分泌,讓人進入一種愉悅平靜的狀態。很多人在被催眠之後,臉色會很好的變化。因為他身心變化很大,包括循環系統都有改變,繼而讓末梢循環得到改善,臉色會變好。


各位學心理學的女士們,教大家一個讓老公喜歡幹家務會的方法。如果想讓老公願意幹家務活,那在他每天幹家務活的時候,一定要讓他高興,你要笑逐顏開,去激活他。你表情好,神態好,摸他肩膀一下,讓他將做家務和愉悅的感受聯結,可以嘗試用一個月的時間或者更多時間,去練習。之後,你想讓他做家務,只要碰他肩膀一下,他可能就自動幹活去了,觸碰肩膀成了愉悅的扳機點。這就是催眠裡面常講的心錨、錨定。也可以用經典的條件反射來詮釋,他做家務以後你愉悅的反應,他愉悅的感受和身體動作,形成了條件反射。


也可以用這個原理來講「如何讓孩子愛學習」。當孩子不學習時,家長的反應是生氣、罵人、痛苦,孩子多種感官通道都是痛苦的,他的大腦就停留在原有的痕跡里,所以孩子的不愛學習,就是家長反向催眠的結果。


【請關注下期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