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當美女不容易,當君王的女人更苦,如今才是好年頭

大牛忙 發佈 2020-06-30T02:59:09+00:00

當然苦,尤其是在古代。太平盛世年間還好說,要是攤上王朝更迭,女人最不容易。如今才是好年頭,女人終於有了機會自己追求想要的幸福。

女人苦不苦?

當然苦,尤其是在古代。太平盛世年間還好說,要是攤上王朝更迭,女人最不容易。

古代戰爭,特別是關乎王朝更迭的戰爭,最悲哀的恐怕就是王室的女人了。贏了戰爭,老公擴充後宮,情敵更多。輸了戰爭,自己就成了敵營的戰利品,賞賜給不認識的敵營男人。

這還是幸運的,若是長得不漂亮,被發配流放,那些嬌貴的王室女人說不準半路上就沒了。天知道弄哪去了,沒人在意是不是半道上被士兵們瓜分。在瓜分過程中,或許就被撕成了八瓣……

歷史上有無數次殘酷的征服戰,特別是早期異族征服戰。失敗一方的男人基本上都被會屠戮殆盡,只有女人能留下,繼續受苦。

那時候若被逮著了,可沒什麼仁慈一說。愛怎麼整就怎麼整,男人悲壯,女人淒涼。

即便不是異族征服戰,勝利者對失敗者也沒有什麼仁慈可言。

戰國後期,秦國絕代殺神白起坑殺40萬趙軍就是會很好的例證。趙軍將士全軍覆沒,隨軍女眷屬都被秦軍拉走了,分給了士兵,下場還不如男人。

雖然40萬之數有待考證,但是稍微一合計,不是個小數目。當時趙軍亦農亦軍,平時種地勞作,打仗的時候上戰場,拿著農具衝鋒也算兵。

有時兩軍對壘好幾年,士兵在邊疆地區開荒種地。老婆孩子跟在身邊,和居家過日子沒什麼兩樣。

有時兒子都長大了,一場戰爭還沒打完。再次開戰,那就是上陣父子兵。打輸之後男人掛了,女人就屬於了別人,連思念都不敢,不然活不成。

為什麼都偏好於留著女人呢?

因為女人一直是時代的「剛需」,即便留下的女人再多,也不怕她們逆風翻盤。

古代生產力低下,壯大一個部落乃至一個國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快速提高人數。科技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人數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也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資源。

女人是該項資源的核心,在指標中的權重很高。其它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哪邊女人多哪邊就人丁興旺,哪邊生孩子快,哪邊就占優勢。

「暴兵流」在古代很吃香,人多力量大。

女人頭頂半邊天,這句話即便放在古代也是對的。

陣營與陣營相比,人數與制度才是當時實力差距的體現。勝利者打贏了,對方陣營的男人是不能留下的,這是後患。女人會被留下,嘗盡亡國之苦。

講個典故,吳越第一次戰爭打完之後,越王勾踐被抓,越國求和,獻上美女無數,稱臣求饒。

吳王夫差好大喜功要面子,沒有聽伍子胥的勸告。他不僅放了勾踐,收留的很多女人也都放了回去,對越國青壯年男人也沒趕盡殺絕。

伍子胥被氣壞了:老夫和先王闔閭共事時,他是何等雄風,連他都得聽老夫幾句言,你小子完了!先王遺言讓你報仇,你說不敢忘,可你已經忘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看著吧,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心狠,別不信,你真完了!

夫差不聽忠言,聽信讒言,賜伍子胥自盡。

伍子胥再次說出了那句名言: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我走後且把我的眼睛弄出來掛在城牆上,我要看到吳國滅亡那天……

果不其然,勾踐臥薪嘗膽,天天和蛇過不去,越國兒女夾縫求生。勾踐和夫人到處走動,鼓勵男人努力勞作,鼓勵女人生兒育女,不斷壯大人數。

男孩們十幾歲就能打,也能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番滾雪球下來,兵多將廣,糧草充足。

後勾踐復仇,蛇膽可不是白吃的。吳、越打了幾次互有勝負,吳國後勁不足,漸漸不敵,終究被勾踐滅國。

某種意義上來說,勾踐能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和越國女人能生、能養有關。男人成就霸業,辛苦的是女人!

你看,女人還是苦。

除此之外,勾踐心狠手辣也是成為霸主的原因。他懂得殺男人,更懂搶女人的重要性。狠起來連蛇膽都敢生吞的人,他還有啥不敢的!

有機會殺,那就得殺,有機會搶,那就得搶!

夫差眼看亡國在即,無路可退選擇自盡,悔恨沒聽伍子胥的話。

夫差明白,被勾踐抓到比自盡還慘。

家裡女眷沒來得及跑的,都被夫差隨手帶走了,黃泉路上有個伴,自己帶走也不能便宜了勾踐。

就是不知西施是不是也被帶走了,這是歷史迷雲。

古代亡國女人下場慘烈這是一定的,想要活命唯有聽命服從。正常情況下,恐怕也等不到被敵營抓獲就提前掛了。

項羽自命不凡,明明有機會殺卻沒殺,放跑了劉邦。後被劉邦圍追堵截,自刎烏江之前先把美人虞姬帶走。看著虞姬自盡,項羽才甘心自刎,一同帶走的還有身邊的很多女人。

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命期間賜死楊玉環。這楊貴妃可不想死,大罵李隆基不念舊情。玄宗不忍心,派高力士動手,一代美人哭鬧大半天,沒人可憐,最終香消玉殞。

時也命也,可惜玄宗判斷錯誤,可憐美人已經沒了,他再也找不到楊玉環這種美女。想來,再有人送來荔枝,大概只能玄宗自己吃,一口一口苦澀的味道。

類似的還有很多,歷朝歷代幾乎都是如此,命運悲哀。

明末,崇禎皇帝上吊之前,先把女人送走,然後才安心上路。僥倖跑出來的,也沒幾個善終。

闖王李自成早就發話,要把崇禎家的女人全搶來,老的少的照收不誤。好的自己留著,不好的賞給將士。

崇禎也是沒辦法,他知道闖王這傢伙壞得很。他只能提前動手除掉家眷,也許心裡想著,我就讓你搶不著,氣死你。

闖王手下大將搶了美女陳圓圓,送給了闖王。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發了狠,衝冠一怒為紅顏。直接投靠滿洲,帶清軍入關,葬送了闖王。

若不是陳圓圓被搶,若不是老父親被打,吳三桂或許會投靠闖王,若真是這樣,清軍是難以入關的。

有本事沒本事的,在女人面前都一樣。某種角度講,女人用自己的「悲慘」譜寫著歷史走向。

就說一代雄主曹操,當初搶了張繡的嬸嬸,致使張繡叛變,曹操損失慘重,兵敗宛城。

長子曹昂掛了,保鏢典韋掛了,侄子曹安民掛了,還差點把自己搭進去。幸好曹操跑得快,說曹操曹操到嘛。

古代有雄心的男人,總是離不開女人的傳說。商紂王、隋煬帝楊廣等等,儘是毀於女人之手。男人兩腿一蹬,女人更悲慘,這些女人是有點傻。

對了,這都是題外話了,不多說。

先秦時期,部族與部族之間的戰爭,男人陣亡的情況下,僅靠女人是翻不了盤的。只需一代人, 她們的後代就融入了敵對陣營中,融入了新的血統,與原來的陣營就再也沒關係了。

因此,古代強國都有一個特點,女人多且能生,地種得好,糧食多能養人。

因為女人多,古代強國最容易被遊牧民族騷擾。生活在邊境的女人總是莫名走丟,其實是被擄走了。遊牧勢力不打仗的時候時不時在邊境搶幾個女人,打仗的時候或許能一鼓作氣搶到王的女人。

有一個說法,成吉思汗征戰天下之時,一場戰爭下來平均每3個士兵就能擁有一個敵營的女人當戰利品。戰利品怎麼用全憑喜好,將士們按勞分配,兄弟之間不傷和氣,總有打不完的仗,這次分不著,下次就有了。

打到後來,搶來的女人比兵馬還多。屠城之後,每匹馬上都拴著繩,拉著兩三個女人浩浩蕩蕩滿載而歸,這是常有的事。

本該是一群烏合之眾,因為有了「搶女人」這個共同且原始的目標,古代遊牧士兵打起仗來特別勇猛。

畢竟打贏了戰利品豐厚,最好的戰利品就是女人。戰利品可以用來換牛換羊,改善生活條件。也可以自己留著用,放在家裡生兒育女,壯大家族。

舉個例子吧,人家一年生百十個孩子,你一年十幾個孩子,時間久了你的家族就會落勢。說到底,人家的女人比你的女人多,你就有危險。

只要家族足夠大,說不準就能趕走舊王,自己當王。家族太弱有風險,說不準就被其他家族滅了,老大是跑不了的。

歷史上國與國、王與王、家族與家族的戰爭,有時就是搶女人的戰爭。順手搶牛羊豬馬,搶農田河流。

對於遊牧民族而言,家國概念並不深刻,遠不如家族概念來得深刻。

哪邊有大草原就舉家往哪邊遷徙,哪邊有女人、糧食,就往哪邊打。幾個家族長老一合計,就能發動戰爭。

所以,古代戰爭敗給異族的後果是非常慘烈的。男人一蹬腿掛了,一了百了,唯獨留下女人受苦。

在明清以前,關於婚姻觀念遠沒後世那麼多零碎嚴格的約束。抓到女人之後,管她結婚沒結婚,管他曾經是誰的老婆,搶過來就是自己的老婆。

只要能生孩子,不管美與丑,就是好女人。

若不能生孩子,長得再美也沒多少價值。花期過了,花瓶的作用也就用完了。將來老了沒個子嗣,在家族內鬥中會敗得很慘。很多情況下,花瓶們沒那麼好的運氣熬到老。

即便不是對外征服戰,在古代宮廷鬥爭中,女人的命運往往也很悲慘。她們無法決定愛誰恨誰,常常被男人爭來搶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要多苦有多苦。

唐朝應該是歷史上第二開放的時期,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奪嫡之戰除掉太子李建成,逼迫父親李淵下詔,最終秦王為王,秦王稱帝。

李世民搶奪了李建成的幾個女人,連父親李淵的幾個妃子也沒放過!好看的全都帶走放到自己後宮,後來還生過孩子。李淵敢怒不敢言,甚至主動「進貢」自己私藏的美人,祈禱老天保佑,別惹惱這個煞星兒子。

那時候大概就這樣吧,約束太少。為了女人,甚至連父子都會反目。

也許是時代原因,總之有點亂。無論怎麼說,女人很苦是真的。

李世民選來的女人武則天,最後成了兒子的妻子。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女人,後來成了李世民的兒媳。

這都是當時的實情,真實寫照。男人兩腿一蹬,自己的女人就被別的男人繼承了,是有點亂……

總之,歷史上女人一直沒翻身,那時候的女人的確很苦。如今才是好年頭,女人終於有了機會自己追求想要的幸福。

你說,現在是不是比以前好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