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火鍋為什麼在中國?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吃鴛鴦鍋了

指點江山 發佈 2020-06-29T18:09:20+00:00

火鍋一般是指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燒開來涮煮各類食物的烹調方式,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

火鍋一般是指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燒開來涮煮各類食物的烹調方式,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其特色為邊煮邊吃,或是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湯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類似的料理,但主要在東亞地方特別盛行。

火鍋現吃現燙,辣咸鮮,油而不膩,解郁除濕,適於山川之氣候,今發展為鴛鴦鍋,麻辣、清淡各別,各取所需,根據個人的喜歡加不同的湯料、食物。可以說,火鍋如今已成為全民皆喜的「餐飲」了,不過,還是會帶有濃濃的地方特色。重慶人吃火鍋,鴨腸和毛肚是少不了的,而成都的火鍋,若是點辣鍋,那上面絕對會飄一層青椒。

那麼,古人吃不吃火鍋呢?

吃的,不過他們用的鍋可比現在要「昂貴」的多,是青銅鼎。

說到「鼎」,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一個三足而立的大器皿,這在考古中常有發現,也是古人用來祭祀用的器皿。不過,它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做飯。它的方便之處在於,不需要撘什麼灶台,直接將柴火塞到鼎的下方,火點燃後,直接就可以開始操作了。

這種原理和現在的吃火鍋,簡直就是同出一轍嘛。只不過,現在更講究環保,用的都是無煙的燃料。古人吃火鍋是有實物證據的,並非後人臆想。很多出土的鼎,在它的下方就有發現被火燒煙燻的痕跡,只不過在古時,古人沒將這種方式稱為「火鍋」罷了。

這裡,我們再來說說古人的「狗肉火鍋」,不過先聲明下,這裡只是陳述一個考古發現,沒有任何引導的意思。

2010年11月的一個考古發現,轟動了媒體,大家由此更加相信。原來中國人的「好吃」的確是一脈相承。在對陝西咸陽機場進行二次考古中,考古工作人員發掘出一個戰國時期的秦墓,距今已經有2400年的歷史。墓的壁龕中,有青銅鼎一件,青銅鐘一件,以及漆器殘件一件。

這些陪葬品,應是那個時期的常見物品,不過,有一點卻是不常見,就是這個青銅鼎里有骨頭湯,後來專家就鑑定這是何種動物的骨頭,原來是狗狗的,所以,其在圈內就得了一雅稱「狗肉火鍋」。這個鼎有20厘米高,帶個蓋,腹徑大小為24.5厘米。

不過,這並非是第一次發現古人用鼎做「火鍋」,最早在商代的墓葬考古中,就有此類發現。1974年至1975年,在對陝西寶雞市茹家莊的兩座西周古墓進行發掘中,二號墓中就出土了一隻鼎,造型非常特別,只有一隻足,這隻足是圓柱形,在這隻鼎底部中央支撐著。

這隻鼎放在一個三足的盤上,鼎上還有銘文「白乍井姬鼎」。經考證,這和那些普通做飯的鼎不同,這就是那時的「火鍋」,盤中可以放置炭火,而且,還方便同時將火源與菜品一起放於桌上。不過,這隻出土的鼎,容量不大,將菜都放滿了,也就夠一個人食用的,所以,可以推測古人其實是分餐的。

一人一隻鼎,也蠻其樂融融的。

當然,除了「小火鍋」,漢代還出現了「鴛鴦火鍋」。考古中就發現,漢魏時期的「火鍋」已經相當普及,不但大家都吃,而且,吃的花樣並不遜色於現在。至於這個盛器,也不局限於青銅鼎,而是有了鐵制或者陶制的「鍋」。那時的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不同的湯料,於是,就有了「鴛鴦火鍋」。

南京博物院就曾於一次考古中,發現一隻分格鼎,出土於江蘇盱眙縣大雲山西漢墓,墓主是西漢的江都王劉非。這隻鼎可以直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劉非不但喜歡吃火鍋,而且,還吃的是「鴛鴦火鍋」,這隻分格鼎,就是將鼎內的空間給隔開了,可以避免不同的味道串味。

這和現在的鴛鴦火鍋是一樣的原理,酸甜苦辣咸五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蘸料。這隻鼎有五格,中間一個圓格,外圍一圈有4格。

可見古人為了吃,也是蠻拼智慧的,想於一餐中,吃遍所有的味道。在這鼎的旁邊,還有兩套「染器」,這就是古人吃火鍋時用來盛放調料的盤子,有盤狀,也有杯狀。若是帶有加熱裝置,就成了「染爐」。從出土的染爐也可看出,漢代人吃火鍋時,會將調料加熱,然後,再蘸著吃。

其實,各地出土的文物中,均有發現「火鍋」。2007年在湖北鄖縣的上寶蓋遺址中,就發現了一隻陶質火鍋,是只鴛鴦火鍋,和現代的設計完全一樣,它的年代屬於西漢時期,可見那時的鄂西人也是吃火鍋的。

那麼,重慶人是何時愛上火鍋的呢?

這也有文物證明,雲陽的一座2000多年的漢墓中,就出土一件釉陶質釜灶,相當於現在的燙火鍋。不過這隻「火鍋」不是墓主人生前用過的,是根據實物製作的原樣大小的隨葬品。中國的先人們從不會在「吃」上委屈了自己,所以,中國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會帶有吃的烙印,這其實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參考資料:

【《中國「火鍋」發展史》、《中國考古大發現——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