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後三代皇帝為何斷了龍種?皇室的一個陋習難辭其咎

舊時樓台月 發佈 2020-06-26T07:12:40+00:00

古代的中國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非常不方便,一封家書可能需要好長時間才可能送到親人手中。

古代的中國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非常不方便,一封家書可能需要好長時間才可能送到親人手中。而且這樣的環境也讓文化之間的交流變得很困難,每個民族各自守著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不知改進。

明朝後期統治階級黑暗、腐敗,給了滿人可乘之機,滿人入關取代了明朝政府,漢人被少數民族統治。滿、漢本是兩個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間因為血統的原因,存在一些歧視。

滿人以貴族自居,不僅輕視漢文化,甚至在婚姻方面他們也不會選擇與漢人結婚。滿人對自己文化的盲目自信和驕傲自大,不僅是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也是讓他們整個皇族沒有繼承人的重要因素。

清朝建立初期,清朝皇帝排斥漢文化,他身邊的重臣、近臣大多為滿人,即使有才能突出的漢官,皇帝也會因為他的漢人身份而排斥、疏遠他。

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對漢人的不公平,同時也讓他們失去了改進滿族文化的機會。另外,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改變貴族的想法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滿族貴族在婚姻方面的陋習延續了百餘年,一直沒能改變。

滿人建立清朝,定都北京,生活在漢文化濃厚的地區,儘管如此,他們依舊保留著自己滿族的很多傳統。滿人作為「戰鬥民族」,生活在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接觸很少,他們的文化一直都非常豪放、粗曠。

特別是在婚姻方面,他們似乎並沒有「綱常倫理」的意識,甚至還有姑侄共侍一夫的情況。在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漢人看來,滿人這樣的近親婚姻根本就屬於「亂倫」。當然,對現在的人們來說,近親結婚也是不科學、不合理的選擇。

在滿洲的傳統文化中,如果一個女子的丈夫去世了,她可以選擇再嫁給自己丈夫的弟弟或者丈夫的侄子,甚至可以嫁給兒子。在這種文化下,女子並不是獨立的人,而是被看做是物品,她們更像是男子的附屬品和所有物,完全沒有自主權。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去世之後,將自己的大福晉還有小兒子們全部託付給了自己的大兒子——代善。從名義上講,原本應該是自己「母親」的人卻在自己父親去世之後變成了自己的「妻子」,實在難以理解。

這樣混亂的關係並不是特例,很多滿洲貴族都有類似的經歷。皇太極時期,莽古爾泰去世之後,他的妻子就被嫁給了他的侄子。另外,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與多爾袞本是叔侄關係,但是豪格去世之後,多爾袞也逼迫豪格的妻子嫁給了他。

在滿人看來,婚姻更像是獲得權利的工具,這一點從清朝統治者身上可以明顯看到。比如皇太極和順治皇帝,他們的婚姻都是不能由自己做主的。

皇太極為了能夠積聚更多的力量對付明朝,他不得不選擇和蒙古聯姻,即使建立清朝成為了萬人之上的皇帝,他為了鞏固統治,還是娶了蒙古人作后妃,而這幾個蒙古女子中就有兩人是姑侄關係。順治皇帝則是受政治影響,娶了孝莊太后的侄女和侄孫女,這兩個人與順治皇帝是表親關係,也屬於近親。

即使是康熙皇帝也沒有逃過這個「傳統」,在他的眾多妃子中,有四個后妃是親姐妹的關係。從政治的角度思考,這其實是臣子「討好」皇帝,皇帝「籠絡」臣子的重要手段。雖然這種聯姻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它卻為清朝統治者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過近親結婚終歸違背常理、違背科學,近親結婚的弊端最終讓清朝的最後三代皇帝沒有了後代。同治皇帝雖然比較好色,但是他卻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光緒皇帝在政治方面受慈禧太后管制,婚姻卻較為自由,令人費解的是,他也沒有子女留下來,而且光緒皇帝身邊還常有妃子陪伴。末代皇帝溥儀的經歷非常傳奇,他在少年時期就娶了皇后,即使退位之後也有妻子。

而且溥儀活了61歲,比起前兩位皇帝來說,他的生命還算長,但是他也沒有子女。這樣的情況對於擁有「三千佳麗」的皇帝來說非常奇怪,這也是歷史中從未出現的情形。除此之外,清朝皇帝的孩子夭折率也極高,而這些不得不歸咎於滿人「近親結婚」的陋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