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盤點中國那些饞哭了你的美食,就問你餓不餓

奶茶諮詢官 發佈 2020-06-16T17:03:28+00:00

現代吃的火鍋,其實都是靠涮,考究點叫涮鍋,不同於古人的死板,咱現代人都有自己一套講究吃法,我是肉食主義者,點菜先上肥牛、小肥羊、牛上腦各來一份,再一股腦的下鍋,燉得酥爛,泛著香氣和油光,美曰:煮湯。

No.1 火鍋

沒有人能拒絕火鍋的魅力,沒有人!說起火鍋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會咱們老祖宗把火鍋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而且還有兩套講究吃法:一種傳統的,先把食材做熟,帶著火源端桌上吃;第二種把料湯燒開,再把想吃食材放進湯里,迅速燙熟,蘸著佐料吃。

現代吃的火鍋,其實都是靠涮,考究點叫涮鍋,不同於古人的死板,咱現代人都有自己一套講究吃法,我是肉食主義者,點菜先上肥牛、小肥羊、牛上腦各來一份,再一股腦的下鍋,燉得酥爛,泛著香氣和油光,美曰:煮湯。

再來點毛肚、蝦滑、撒尿牛丸、黃喉、鴨血、鴨腸下口,這才算個開始。朋友們,該舉杯了,隨著 杯子的撞擊聲,冰涼帶著點澀味的液體滑過舌尖,潤潤地過喉,進到肚子裡突然有種回甘的感覺,不由大喝一聲「 哈啊 爽...」,手停不住夾肉攪和著蘸料,一邊火急火燎往嘴裡送,一邊還四下里跟朋友吹著牛皮,吐槽身邊的傻逼。

場子剛過中旬,開始點菜,給咱舌頭緩緩勁,點上金針菇、茼蒿、冬瓜片、油條、娃娃菜、寬粉。都是活力旺盛的大小伙子壓根不夠吃,來點補的,豬腦、大蝦、小酥肉、烏雞卷、紅糖糍粑接茬上,不夠?服務員,再來盤拽面。

俗話說:「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調一碗蘸料。」

同一個鍋里涮出來的菜,吃到嘴裡卻是各自精彩。求同存異,包羅萬象,飯桌上模樣相同的碟兒卻裝著各自的江湖。蘸料就是靈魂,裡面還夾雜著點俠義氣兒。

火鍋蘸料大盤點,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幾種口味組合:

1、經典的麻醬碟兒,用醇香的芝麻醬、腐乳和韭菜花組成的鐵三角組合。

2、小眾的麻辣碟兒,用辣椒粉,辣椒油,小米辣,麻椒粉,蔥和香菜組成,辣翻天組合。

3、蒜泥耗油醬碟兒,用耗油,香油,小米辣,蔥和芝麻組成的,這種蘸料,咸辣適宜,層次分明,咸津津組合。

4、紅油芝麻醬碟兒,用芝麻醬,辣椒醬,麻油,生抽,醋和蔥薑末,比較北方人口味的一種蘸料,小辣妹組合。

5、油碟兒,用香油,蒜泥,香菜,蔥和耗油組成,搭配正宗重慶紅油辣鍋底,美滋滋組合。

No.2 烤肉

何以解憂?唯有烤肉

掰著手指頭算算,我已經54天沒吃烤肉了!家裡雖然不缺肉吃,什麼炒的、蒸的、燜的、燉的,可吃起來都不如烤肉來的得勁兒。

想想~ 烤架子上紅白相間的牛肉,外表烤的是焦黃酥脆,肉油滋滋往外冒,你用筷子那麼一夾,熱油就順著肉的紋路慢慢往下滑,細細的聞一聞,嘖,香啊!

烤完先別急著吃,蘸上提前調好的醬料和一點辣椒末,再扔兩三瓣蒜裹在生菜葉里一口吃進去,嫩滑、焦酥、麻辣還帶著點生菜的脆爽,一瞬間都在嘴裡翻騰,豐富的口感直接在味蕾中炸裂,正所謂:一嚼忘煩惱,二嚼天上飄,三要升仙兒,讓你欲罷不能 。

吃烤肉就要吃自助,這才有梁山好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勁!

作為一隻傳統的食肉動物,我對自助烤肉的信條就是「扶牆進,扶牆出」。大學裡和宿舍哥幾個去吃自助,一定得吃成這樣才算夠本。自助的烤肉店花樣雜,得要你有顆堅心,認準了鮮肉大蝦,別被蛋撻、披薩、冰淇淋這些填肚子的點心迷了心竅。

吃烤肉我有自己一套講究,我喜歡先拿厚切五花肉上個油光,之後把培根、梅花肉、醃牛肉、大蝦擺上去,旁邊再點綴上金針菇、洋蔥、紅薯片,這就是把味蕾打開的第一步。

趁著肉還沒熟的空蕩,搞點靈魂蘸料,一般烤肉的蘸料分兩種,一是乾料,用孜然、辣椒粉、花生碎、白芝麻再加上點鹽。二是醬料,主要以燒烤醬為主。我呢是兩樣都要,再加上一碟蒜瓣。接下來就到了重頭戲,烤的技術。

烤肉是個精細活,不能太急,得把握好火候,什麼時候該翻面,什麼時候不能翻,手裡的夾子就是一根把著度量的秤,不能輕也不能太重。待烤的表面金黃,裡面還保持一點粉嫩,等你吃的時候才有嚼勁,又帶有明晰的油脂香。

我喜歡吃烤肉,要非問是為什麼?我想除了好吃外還喜歡上那點菸火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