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出擊的喜茶,是胸有成竹還是迫不得已?

柴狗夫斯基 發佈 2021-09-30T05:36:59+00:00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最近的喜茶可以說是熱搜榜上的常客,先是在618的時候,突然冷不丁地上線了兩款瓶裝果汁茶飲料,在自家的電商旗艦店上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也讓不少消費者嘗到了點新鮮的口味。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業和資本真相的鐮刀粉碎機柴妹,快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吧~

最近的喜茶可以說是熱搜榜上的常客,先是在618的時候,突然冷不丁地上線了兩款瓶裝果汁茶飲料,在自家的電商旗艦店上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也讓不少消費者嘗到了點新鮮的口味。

然後就是在7月份,被傳出疑似要收購樂樂茶的消息,結果之後卻是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親自跑出來闢謠,稱雖然雙方一度有過接觸,但是最後並沒有談攏,如今喜茶已經「徹底、完全、堅決放棄」收購樂樂茶。

正當網友們還在琢磨著這場胎死腹中的收購企劃時,喜茶卻又在7月底突然高調宣布將領投對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的A+輪億元融資。

瓶裝果汁茶飲料、手工現做奶茶,再加上後來的咖啡新品,喜茶這個國內奶茶市場殺出來的獨角獸最近這段時間裡可以說是動作頻頻,四面出擊,跨界擴張的腳步是越走越快。

可常言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如今的喜茶看似正處於烈火亨油、花團錦簇的繁榮景象之中,但在這片浮華之下卻也暗藏著不少隱患。

首先,我們需要先想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喜茶最近如此急不可耐地想要開拓出奶茶以外的新市場?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喜茶本身賴以發家的線下奶茶市場,已經有些碰到天花板了。

根據今年2月份喜茶官方自己發布的《喜茶2020年度報告》以及其他市場上的公開數據匯總,在過去的2020這一年裡,喜茶的線下門店繼續保持著指數式擴張的速度,從原有的390家增至20年的695家。

但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卻並未帶來營收的同等增幅。

整個2020年裡喜茶的年銷售額增長率僅為18%,相比起2019年165%的增長率,幾乎可以說是斷崖式下滑。

與此同時,喜茶線下門店的平均單店年銷售額也從1441萬元下降至956萬元,單店日銷售額也下降到了2.6萬元。

反倒是由於門店的過快擴張,導致喜茶開始在衛生方面問題頻出,幾乎每過幾個月就要因為各種食品安全問題「翻車」一次,這既是因為門店增速過快導致員工培訓管理上出現的漏洞,同時也是整個喜茶品控把握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儘管在目前為止,喜茶依然在國內線下奶茶市場占據了最高的市場份額,但從這個增長趨勢來看,這個頭把交椅的位置,喜茶到底還能坐穩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說喜茶仍然像初創時那樣,是一家完全由聶雲宸說的算的企業,那麼在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時,大可以試著徐徐圖之,用一些更為穩妥、王道的方式去嘗試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線下競爭力,在自己最熟悉,同時也是最擅長的賽道里繼續前進。

但時至今日,喜茶已經是一家獲得過包括IDG、美團龍珠、黑蟻、騰訊、紅杉中國、高瓴等多家資本集團數以億計融資支持的企業了,無論是聶雲宸還是他的喜茶,都必須要為這些資本投資人們負責。

說直白點,那就是喜茶必須要想辦法儘快實現上市,讓當初那些賞識過自己的「伯樂」們,能拿到真金白銀的回報。

作為國內新茶飲市場的頭馬,喜茶無疑具備IPO的資格,但是這並不代表其能夠支撐起如今那高達600億的市場估值。

今年6月份成功赴港上市的奈雪の茶就是前車之鑑,同為國內新茶飲市場殺出的獨角獸,奈雪在上市前曾經在半年內估值翻了三倍,結果真正上市之後,卻是當日就跌破發行價,如今市值只剩下200億港幣出頭。

(以為是個開始,沒想到卻是巔峰.JPG)

從這個角度來看,喜茶想要不重蹈奈雪的覆轍,那麼在真正上市之前恐怕就不能繼續循規蹈矩地在原有業務上做文章,只能不斷四面出擊,尋求開拓出跨界市場,唯有這樣才能給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們講出一個足夠動聽的「好故事」,進而讓那滿是泡沫的估值由虛轉實。

理就是這麼個理,但真做起來卻遠沒有那麼簡單。

要知道,其實早在去年的時候,喜茶就多次做出過類似的嘗試,先是在深圳開設了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工廠」,以喜茶二分之一的價格售賣各種手工現做奶茶飲品,初次展露出自己對下沉市場的野心。

不久之後的六月,喜茶又用子品牌「喜小茶罐裝廠」向外界公布了自己兩款全新的可攜式瓶裝飲料產品,分別是芒果與桃子口味的NFC果汁飲料,定價為每瓶19元。

NFC,全稱為Not From Concentrate,翻譯成中文也就是「非濃縮還原汁」,由於成本更高,市場零售價基本都在15-20元左右。

作為一款NFC果汁產品,這個定價其實並不算貴,尤其是在和主品牌喜茶那動輒30塊一杯的奶茶相比的時候。

也許是覺得19元一瓶的瓶裝果汁多少還是有點不夠親民,喜茶在隨後的7月,又開通了名為「喜小茶瓶裝廠」氣泡水生產線,製作起5.5元/瓶售價的氣泡水,開始和友商元氣森林打起了擂台。

然而線下瓶裝飲料市場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發展,早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市場……說直白點,那就是早就被前輩們殺成了一片紅海。

根據尼爾森市占資料顯示,在2020年中國的飲料行業銷量同比衰退6.2%,銷額同比衰退7.1%;在這樣一個堪稱卷上天的存量市場裡,簡直是連根針都難插的進去,更別說喜茶這個初來乍到的後生了。

事實上,喜茶在瓶裝飲料生產工藝以及流水線設備上都還存在一定欠缺,尚需要時間來慢慢積累。

也正是因此,在去年開售的喜茶NFC果汁飲品其實是由隸屬於台灣佳美集團的四川佳美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代工生產的(該品牌曾在六年前推出過NFC果汁品牌「汲自然」),喜茶只是授權給他們在生產出來的產品上貼一個喜茶的LOGO。

(喜茶NFC果汁與上圖的汲自然果汁飲料

其實是由同一家企業生產的)

至於曾經一度被喜茶寄予厚望的平價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工廠」,在歷時一年多的發展之後卻仍然停留在廣東省內,甚至連省內的那些三四線地級市都沒能成功鋪開,始終還是在深圳、廣州等幾個城市來回打轉,距離真正接觸到廣闊的下沉市場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別提面對同樣是將目標定在線下下沉市場的那幾位友商了,其中蜜雪冰城如今在全國各地鋪開的門店已經多達1.2萬家,CoCo、一點點等更是已然豎立起了品牌化的口碑。

喜小茶儘管背靠著喜茶這個大IP,但至少在目前來看,還沒有展露出足以在相同的價格區間內擊敗這些對手去虎口奪食的亮眼之處。

畢竟消費者們在經過幾年的「薰陶」之後,已經不再那麼容易被各種「排隊營銷」等手段所吸引,甚至連喜茶本身最近的「排隊潮」也逐漸開始降溫,不少喜茶門店開始關店或是更換地點。

(喜茶深圳首店海岸城店

已於2020年11月12日永久閉店)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喜小茶想要藉助喜茶的成功經驗「一二三四,再來一次」,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坊間的傳言屬實,那麼在喜茶的計劃表里大概率是將赴港上市的時間點定在了明年,如此看來,留給聶雲宸以及喜茶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假若不能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成功找到一片全新的增長空間,那麼喜茶成功IPO的那天,很可能就將變成第二個奈雪の茶,上演一場「上市即是夢醒」的劇目。

END

主筆 | 小柴

編輯 | 四少

柴狗夫斯基:字節跳動旗下視頻平台獨家簽約創作人。曾獲得網易號「最具影響力」稱號;並且榮獲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頒發的「最佳組織獎」;獲得一點資訊「一點號年度黑馬作者」稱號,其文章在各大平台頻頻斬獲10W+。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