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人,家釀米酒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大南平 發佈 2020-06-15T06:08:52+00:00

毎年冬季,建甌城區庭院、巷內,農村家裡院外,時常可見,釀製米酒的身影。建甌地處閩北山區,因地域關係,冬春陰冷,夏秋潮悶,濕氣較重,又因盛產稻米,自古以來,建甌人就喜歡在家裡自己釀製米酒。

 毎年冬季,


建甌城區庭院、巷內,

農村家裡院外,

時常可見,

釀製米酒的身影。

建甌家釀米酒,

香甜、溫潤,

咕下一大碗,

甜柔的浪潮飆唱於舌尖,

溫熱感順著喉嚨滑到肚裡,

感覺十分美妙舒坦。

今天,

小編就跟大家共同回味,

這款建甌家釀米酒。

  


建甌家釀米酒的特色

  


建甌地處閩北山區,因地域關係,冬春陰冷,夏秋潮悶,濕氣較重,又因盛產稻米,自古以來,建甌人就喜歡在家裡自己釀製米酒。因為釀製時採用當地紅曲為發酵劑,在糖化階段呈紅色,故稱紅酒。存放時間越長,顏色越深,漸漸轉為綠色,晶瑩明亮。

  

  


建甌的家釀米酒,酒色紅橙,喝去清爽至極,入口後感覺回味有甜,雖沒有茅台的奢華,沒有紹興加飯的聞名,但確是酒中真品,真正的糧食酒,喝過令人回味無窮。

  

  


建甌人凡有烹煮雞鴨魚肉等葷類食品,多用家釀紅酒來除腥增香;產婦「坐月子」,必用家釀紅酒當水燉雞、泡製「蛋肉酒」、澆浸粉干,以祛淤溫補、健體增乳之效。此為世代傳承,經久不變,即使今天外出的建甌人也難改變這種飲食習慣,常常要大瓶小罐地攜帶建甌黃酒,以備烹飪煮菜之需。

  

  


建甌家釀米酒的歷史

  


建甌釀酒歷史基本上與中國酒歷史發展同步。從建甌出土的商代青銅觚等酒器、酒具判斷,建甌的釀酒史至少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居住在建甌地域的先民們就已經開始釀酒、飲酒和用酒了。宋代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李綱、陸遊、辛棄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等曾駐足建甌,並對當地美酒大加讚賞。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留下「去年舉君苜宿盤,夜傾閩酒素如丹」的詩句,這裡的「閩酒」指的就是閩江及其建溪流域紅曲米酒。清初周亮工撰編《閩小記》作詩讚譽「建州曾習梨花春,所以河清潤降唇,西子狀元紅孰勝,由來尤物也難倫」。這都是對建甌家釀米酒的讚賞。

  

  


建甌家釀米酒的製作

  


建甌家釀米酒(紅酒)的傳統釀造技術可總結為七個字三個方面:「一曲、二米、三師傅(指工藝技術)」。這三點相互關聯,決定著所產酒品的優劣。建甌家釀米酒的釀造周期為8-9個月。建甌傳統的釀酒季節,一般都在秋後至春尾,冬釀則最佳,其品質甘甜、芳香、醇口。不然多味苦酸澀,無人問津。建甌傳統釀酒用水,十分講究。農村家釀,必取山泉;水清則無菌,酒質經久而不變,逾年愈醇。

  

  


建甌家釀米酒以糯米為主要材料,採用蒸煮、加紅米曲、糖化、發酵、壓榨、過濾、貯存而成。其主要工藝流程為: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在農村,家家戶戶到了冬至(當地俗稱「冬節」)時候,都要釀上一、兩「髻」(外界習慣稱『酒罈,本土都是稱『酒髻』),傳統說法是,「冬節酒」』質量最好,可以儲藏很久,儲藏年代越久越好。

  

  


建甌糯米紅酒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建甌釀製糯米紅酒需要三滴紅血,第一滴為文人的血,第二滴是武士的血,第三滴是傻瓜的血。釀製糯米紅酒的曲為烏衣紅曲,顏色暗紅偏黑色,與浙江紅曲江西黃曲不同,釀製出的酒也為紅色,故稱紅酒。

  

  


因為建甌釀製糯米紅酒加入三滴血,所以喝了建甌的糯米紅酒便會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狀態。第一階段為初始階段,文人的血發揮作用,酒友們互相敬酒,斯斯文文。第二階段,武士的血發揮作用,開始猜拳行令、排陣對壘(打通關),如武士般爭強好勝。第三階段,傻瓜的血發揮作用,酒友們語無倫次、顛三倒四、洋相百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方水土釀一方的酒。

一桌的朋友圍坐著,

倒上暖暖的家釀米酒,

飄著姜香和紅糖的味道,

雞蛋花飄在酒上,

圍爐暖酒,

不亦快哉。

親,你有多久沒喝建甌家釀米酒了呢?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綜合和吳雪浩供稿)

來源:建甌市人民政府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