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野生蘆葉,製作舌尖上的美食粽子,鮮美無比,花錢也買不到

上海旭日東升 發佈 2020-05-07T10:47:55+00:00

今年這個五一過得挺有意義,基本上圍繞著周邊的鄉村作自由行。「摘蘆葉」是前幾年一直會去的一件事,這幾年可能碰巧在這個季節正忙於其他事,而錯過了。

今年這個五一過得挺有意義,基本上圍繞著周邊的鄉村作自由行。昨天休息在家,把採摘來的野生蘆葉,製作成一份鮮美無比的舌尖上的美食——粽子。

「摘蘆葉」是前幾年一直會去的一件事,這幾年可能碰巧在這個季節正忙於其他事,而錯過了。「摘蘆葉」用句時髦的話說是「親近大自然」。於是,今年5月4日去到鄉村小河邊,尋找一種食材---蘆葦,要到那蘆葦盪里去採摘蘆葉包粽子。

粽子,一種被包裹在葉子裡面的美食。一種需要通過指尖的勞動呈現的獨特造型,融合中國的藝術和傳統美味於一體。 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這樣的食物在特有的日子裡細細品味,更有一番韻味。


青青小河邊,蘆葦已經非常茂盛了,似乎像約好一樣的等著我們去採摘。長勢良好的蘆葦葉大片大片隨風搖擺。一陣風兒吹過,淡淡的蘆葦清香撲面而來。

中國江南大地,被湖泊環抱的原始岸邊,生長著大量的蘆葦。它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糖分,能清胃火、除肺熱、健胃、鎮嘔和利尿,正是用來製作粽子的好食材原料。


蘆葦是可再生的,只要正確採摘,被剝落幾片葉子的蘆葦會堅強地繼續生長屹立在微風中,領受這份自然的饋贈,用蘆葉包出來的粽子更好吃,因為蘆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蘆葉香味。


從小河邊採摘而來的蘆葉,散發著純純的清香味。在包粽子之前,蘆葉是要煮一下的。這是因為蘆葉採摘下來不是那麼的乾淨,煮一下能夠殺菌又能夠很好的清潔,還可以把葉子的那種青澀的味道去掉,而且,煮過後的葉子軟一點不會硬脆的,這樣的蘆葉包起來更柔軟順手。所以,蘆葉要煮一下為好。最好放在爐子上小火慢慢煮,10分鐘就行,記住煮好後拿出來放在清水裡好好洗凈。

將煮好後的葉子,放在流水下用濕抹布從根部往頂端順紋理擦拭一遍,兩面都要洗。用剪刀修剪葉子頂端,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


準備豐富的食材:赤豆、紅棗、鮮肉、糯米。糯米洗凈後瀝乾水分,拌入赤豆。

選用五花肉,先把肉切好,用料酒,鹽,糖,生薑,大料,醬油(生抽、老抽)等攪拌醃製三個小時,待用。糯米洗凈後瀝乾水分,把醃製鮮肉里的漬水倒進糯米里,拌勻。說明;口味重的可以再加些鹽。

紅棗洗凈待用。


不要以為有了蘆葉就能包粽子哦,包粽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怎樣包出漂亮的粽子,這需要技巧和耐心。粘粘的糯米,甜甜的紅豆和紅棗,怎樣完美的組合在一起是件考驗手工技能的事情。

取三張蘆葦葉折成一個小碗狀,先加入少許糯米,放一塊五花肉,然後再用糯米把多餘的空間填滿壓實。將多餘的葉面覆蓋上來成為這個碗狀的蓋子,進行封口。

難度再次升級,這時候必須口手並用,將棉繩的一端咬住,手捏住另一端在粽身的底部與腰部之間來回纏繞。最後將線頭用剪刀塞入繩圈裡面,到此封口的工作才算真正結束。


赤豆粽的餡料不複雜,赤豆加糯米。為提升餡料的口感,甜甜的大紅棗也是必不可少的。


選取兩三片蘆葉足夠了,疊在一起捲成圓錐狀放入糯米紅棗,紮上帶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將包的好粽子,放入鍋中煮。


大部分人喜歡用熱水煮粽子,他們可能不知道,其實用冷水煮粽子能夠更加的美味好吃。熱水的粽子會更快熟一些,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嘛,想要吃更美味口感更佳的粽子還是建議用冷水慢慢的煮。原因很簡單,隨著冷水的水溫隨著不斷加熱的過程中,粽葉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將自身粽葉的香氣逐漸的滲透進米中,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更加具有荷葉香,香氣也會更加的濃郁。

其實,每次煮粽子的時候是最誘人的,那濃郁的蘆葉清香會隨著鍋內的蒸汽,飄得很遠很遠。


不要怕煮爛煮過只怕沒煮透,聽著鍋里「咕嚕嚕」沸騰的聲音,聞著早已滿屋粽香飄散的味道,也是一種味覺和聽覺的另類享受。經過三、四個鐘頭的悶煮,香氣四溢!

去掉蘆葉,你會發現粽子已經染上了微微的黃色,那是蘆葉天然的色素經過赴湯蹈火式的洗禮,已經與糯米飯融為一體。伴隨的是醇厚的蘆葦的清香,入口潤滑細嫩,柔軟,鮮美無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