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傳統文化去粗取精

生命之科學 發佈 2020-02-24T17:02:34+00:00

潘麟先生的代表著作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從身心健康到生命覺醒》《〈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瑜伽經〉直解》《以心傳心——潘麟先生講授皇冠瑜伽》《直指生命的真相——〈心經〉直解》,英文著作「Comeup to the Great Guru」,「Cro

編者按:

人類文明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泥沙俱下,糟粕與精華並存。對於這些文明文化資產,我們不能全盤接受,而是要去粗取精,接受其中的精華,拋棄其中的糟粕。如果不將這些文明文化中垃圾去除,我們就會被這些垃圾包裹著、糾纏著,我們的文明就難有復興的那一天,就難有煥發出新生命的那一天。

從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兩百年這一段時期,特別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是全球聖賢井噴期,人類文明文化進入了一個璀璨的時期。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雅斯貝爾斯給這個時期起了個名字叫「軸心時代」。


數千年後的今天,我們該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第一軸心時代給我們留下來的文明文化資產呢?我們採用的是辯證法,既不全盤接受,也不全盤否定。接受其中的精華,拋棄其中的糟粕。如何去粗取精呢?我給出的比例大體上是3:3:4。即第一軸心時代留下來的文明文化,其中有三成可以直接保留繼承下來。這三成文明文化是非常完美的,既不要添磚加瓦,也不要畫蛇添足,只要完整地繼承就可以了。另外三成是要有選擇性地繼承,是要改造後再繼承,既不能全部拋棄,又不能原樣照搬,而是要經過改造、過濾、淘汰之後再繼承,也就是去粗取精之後再繼承。最後的四成是垃圾、糟粕,是可有可無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我們要果斷地拋棄掉。

當我們把第一軸心時代文明文化中的糟粕拋棄後,以般若的創造力,一定會有更好的新生文明來取代它。「般若」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道」。「道」和「般若」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生髮力。我們要對「道」和「般若」有足夠的信任——要相信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要勇敢地拋棄舊的。因為只有拋棄舊的,更好的新生文明才能到來。

我們不能抱殘守缺。幾年前,我剛從印度回國時就一再強調:「國學家比誰都先進,國學家差不多等於未來學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國學家比誰都有前瞻性、預知性、超前性,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稱為「國學家」。

弘揚國學的人不是一群老腐朽。不要認為學國學的人就是老腐朽,就是思想陳舊,就是開歷史的倒車。這與我的國學觀是完全相反的。我認為,一個不具有前瞻性的國學家不配稱為國學家,一個不與時俱進的國學家不配稱為國學家。真正的國學家是不會把人們往後引的。

並非開歷史的倒車就叫傳承文明,傳承文明恰好相反。真正的傳承文明就是讓該死去的早點死去,讓該活著的痛快活著。傳承文明首先就要有「殺伐之力」,不然何以有再生之能?這裡的「殺伐之力」指的是:該砍掉的糟粕要毫不客氣地砍掉。

傳統文化中有一部分內容過於教條化、儀式化,一些理念、形式、生活方式都已經過時,這些都是歷史的拖累。針對這一部分內容,我們要毫不客氣地加速淘汰。只有把前行的道路清理乾淨,才能夠讓有價值的東西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真正的國學家是要成為加速淘汰的推手。因為只有把這些絆腳石去掉,歷史的車輪才能滾滾向前。否則,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都是絆腳石,歷史的車輪如何滾滾向前呢?如果不把這些絆腳石去掉,我們每走一步都會很艱難,我們會陷入歷史的泥沼之中。只有把路修直了,把路上的雜草和石頭都清理乾淨了,歷史的車輪才能一馬平川地奔馳前進。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但為什麼在很多所謂的國學家、國學學者那裡就那麼難理解呢?

傳承文明、繼承聖學不等於開歷史的倒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具有前瞻性的人,才能知道哪些該完整地保留繼承,哪些該果斷地拋棄。沒有經過長期前瞻性訓練的人,不知道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去除。一個人前瞻性的強度等於他去粗取精的能力。

去粗取精的能力是需要經過長期訓練的。什麼是粗?什麼是精?垃圾為什麼是垃圾?精華為什麼是精華?這些都要能說得出個所以然來。不能你認為是垃圾,它就是垃圾?他認為是精華,它就是精華?不是誰都能任意地判別「粗」與「精」。如果要判別,你就要說出能讓大家都信服的理由。這就需要你具備一種能力——判別垃圾與精華的能力。這種能力如何訓練?除了其他方式綜合訓練之外,其中有一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就是長期的前瞻性訓練。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前瞻性訓練,你是不具備去粗取精的能力的。前瞻性與去粗取精之能力是因果關係,是一體兩面的關係。有了這個能力,才能把第一軸心時代文明文化中的四成垃圾淘汰掉。

我們不得不承認,文明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泥沙俱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垃圾。即使在當時不是垃圾,但到了今天也變質成了垃圾。不要以為它在當時不是垃圾,在今天就不是垃圾。比如有一些人說,某個東西在唐朝有多麼多麼好。我完全承認這個東西在唐朝很好,但在今天看來它就是垃圾,就是阻礙歷史前進的絆腳石,我們就應該忍痛割愛。如果不忍痛割愛,我們的文明就不能獲得新生,我們就會被這些垃圾包裹著、糾纏著,我們的文明文化、歷史的發展就會寸步難行。

所以說,一個真心弘揚文明精粹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具備去粗取精能力的人,一定是一個敢於把垃圾砍掉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普通人只會和稀泥,真真假假都甩給你,塞到你懷裡來。比如現在社會上有一些所謂的「女德班」,其傳播的一些內容純粹就是精神垃圾,但有的人居然將其當作寶貝。這樣的東西不消失,國學就永遠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能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我們這一代,一定要有辨別精粗,辨別是垃圾還是精華的能力,而且還要有勇氣跟一切腐朽落後的東西作殊死搏鬥。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代表著落後腐朽的力量,這些都是所謂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是不願輕易退出歷史舞台的。

一些在當時不是陳舊陳腐,後來卻陳舊陳腐的東西,當它們腐朽的時候,必須要有新的東西來取代它們。這個時候,一些人又不願意它們輕易被取代。怎麼辦?那就要鬥爭,就要革命。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總是隔一段時間就要革命的原因。鬥爭就是你死我活。不鬥爭不行,不鬥爭我們永遠難以有新天地的到來,永遠會被這些腐朽的東西把持著。

第一軸心時代文明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泥沙俱下。說實在的,有好多東西,我們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人看了都覺得悲哀。我經常看書,看著看著就連連嘆息:悲哀啊!顛倒混亂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打開古書就撲面而來,而且儒佛道三家都有。

只要深入儒佛道三家裡面去,我們就會發現,封閉的、膚淺的、有著時代局限性的思想文化特別多。歷史時代相隔太遠的先不說,就說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宋明理學。打開宋明理學的書籍看看,裡面腐朽陳舊的思想多得是,有的甚至滿篇都是——當然宋明理學裡面也有很好的內容。不僅儒家有腐朽陳舊的思想,佛家、道家也有。現在的佛家、道家裡面還大量存留著巫術之類的東西。

如果我們下決心要砍掉這些神秘化、庸俗化的東西,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善非全善,惡非全惡。這就要求我們要辯證對待,這就是我提出要按照3:3:4的比例去粗取精的原因。把一些不好的內容砍掉,好的內容繼承。

一個文化上的勇士,一個真正熱愛時代、熱愛世人、熱愛文明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勇氣的人。而且有多少熱愛,就會滋生出多少勇氣去與腐朽的、神秘的、被淘汰的、落後的事物作殊死鬥爭——這才是真正地愛眾生;這才能給眾生營造一個向上的、樂觀的、光明的、進步的文化;這才是一個文人該完成的歷史使命。

不要以為歷史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寶,事實上歷史傳下來的東西只有一部分是寶,好多部分是垃圾。其中,很多垃圾思想帶著「國學」的面具,打著「國學」的旗號,穿著「國學」的外衣,在社會上公然四處橫行。可以說,這些垃圾百害而無一利。如果不將這些思想文化垃圾從地球上去除,人類文明就不能前進,我們就不能走向健康光明的明天,我們的文明就難有復興的那一天,就難有煥發出新生命的那一天。


作者簡介:潘麟先生,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當代傑出的原創型學者。先生年幼時即與聖學相契感通,日夜涵養於東方文化諸學派經典。及至成年,先生深感學問必要實踐方能致用,遂遠離家鄉,遍訪賢達,投師於當代多位賢能、大德、學者、思想家之門下,廣學博覽,艱苦實證,歷經磨難,融會貫通,集東方文化之大成於一身。

潘麟先生的代表著作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從身心健康到生命覺醒》《〈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瑜伽經〉直解》《以心傳心——潘麟先生講授皇冠瑜伽》《直指生命的真相——〈心經〉直解》,英文著作「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2010年於印度出版發行),「Crown Yoga: 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o Life Awakening」(2019年於美國出版發行),並撰有各類學術論文近百篇。

此外,先生是當代罕見的實證型學者,系千古絕學——皇冠瑜伽(心傳體系)、茶道(正宗禪茶體系)、禪舞(飛天舞體系)、獅子吼(梵音唱誦體系)、光明大圓滿(阿底瑜伽,虹身成就體系)等若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傳承人。


圖片丨圖二來自網絡,其餘圖片來自攝影師方振典、印立萍


關聯閱讀


本平台所有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出處:頭條號「生命之科學」。

更多精選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聲書、公益視頻和課程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