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脂肪」嗎?

swh健身小夥伴 發佈 2020-03-06T19:22:35+00:00

對於飲食,「脂肪」總是被大家所排斥,低脂的攝入還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所謂的水煮健身餐,甚至完全拒絕脂肪。希望能對你有一定幫助,更合理科學地看待脂肪,不要一味地排斥,加油!

對於飲食,「脂肪」總是被大家所排斥,低脂的攝入還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所謂的水煮健身餐,甚至完全拒絕脂肪。這樣其實對身體的危害遠大於成果了!

無論蛋白質、碳水、還是脂肪,都是人體不必可少的能量營養元素,在體內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不可被替代的。過多與過低的攝入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

而脂肪,往往由於其高熱量,就被廣大健身愛好者所「排斥」。對於提供能量而言,無論是運動過程、日常活動、還是身體的健康,脂肪也是非常關鍵的。

通常大家對「脂肪」的理解也比較籠統,那麼今天我們就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脂肪」。

脂肪的特點與必須性

①.脂肪為第三大能量營養元素之一(另外兩個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為身體提供能量脂肪是必不可少的!

脂肪是長時間低強度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但脂肪供能需要大量氧氣,在缺氧的情況下脂肪是不能供能的。這也是低強度持續有氧運動能促進脂肪代謝的主要原因。

②.肌肉中也含有「必需脂肪酸」,是需要通過食物補充的,否則也會影響肌肉狀態!

③.脂肪還能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節約蛋白質!

④.脂肪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膜的重要機構成分),且具有維持體溫(保暖)、保護器官的作用。

⑤.脂肪才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如維生素A、D、E等。這維生素都是身體非常重要的非能量營養元素。

⑥.做飯好吃啊!增加口感,如果沒有一點油,吃起來真的沒感覺!如果健身不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那將毫無意義,哈哈。

脂類

脂肪確切的說應該是「脂類」,只是我們習慣稱為「脂肪」。當然也不用那麼較真,知道啥意思就行啦。

我們平常所稱呼的脂肪(植物油、動物油、肥肉等),其實是脂類的一種。

①.脂肪(Fat)、②.類脂(Lipoids),這兩大類構成「脂類」。

脂肪的作用:主要為參與供能,為身體活動提供能量。

類脂的作用:主要為參與機體的構成。

1、脂肪

脂肪又為「甘油三酯」,是由「脂肪酸」結合而成。脂肪酸種類有很多,因而不同的脂肪酸組成的脂肪對人體的作用也有所區別。

①.不飽和脂肪酸:又稱為「好脂肪」,不飽和脂肪酸又分類為「單不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這裡我們就沒必要深入了解啦,只需要知道不飽和脂肪是好脂肪就行啦。

不飽和脂肪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降血脂以及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不飽和脂肪主要存在於植物油、堅果、提煉後的動物油(動物油的話,魚油和鮭魚油比較推薦)。

必需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須的營養成分!

至於有哪些脂肪酸這一點不必過於糾結,適量攝入「不飽和脂肪」就可以啦。

②.飽和脂肪酸:通常被稱為「壞脂肪」。優點就是:口感好(香),易儲存(常溫狀態下為固態),不易被氧化、產生有害的氧化物。缺點:會與膽固醇形成「複合物酯」,容易沉積在動脈內膜,形成動脈硬化!

而動物脂肪主要由「飽和脂肪酸」組成。因而建議大家平常少吃點肥肉,不必完全拒絕,想吃來一點出個味就行啦。

③.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為「人造油」,不是天然產物,是氫化脂肪。優點只是「廉價」與「出味」。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主要由於廉價,大多數飯店都使用「反式脂肪」!這就要看商家是否良心了!

2、類脂

①膽固醇:膽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構成部分,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不僅是身體結構的成分之一,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如生成膽汁、性激素、腎上腺素等)。

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由人體自身合成,外來攝入的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的含量,只會產生輕微的影響。

也就是說對於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健康正常的人而言,外來攝入的膽固醇攝入對健康的影響不大,不用糾結低於300毫克的攝入,只要不是長期攝入量過分誇張就行

但是如果本身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偏高的話,則建議控制膽固醇的攝入,不建議高於300毫克,並減少總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入。通常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

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動物腦類居高、內臟、蛋黃、蟹類等。

②.磷脂:含「磷酸」的脂類為磷脂,磷脂是身體的重要構成成分,而且對脂肪的吸收、運轉、儲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含磷脂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蛋黃、動物肝臟、瘦肉類,其中蛋黃含量最高。

而「素食」則為大豆含量較多,其次為葵花籽、芝麻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豆磷脂可以很好地延緩衰老、保護細胞膜、降血脂、防止脂肪肝等。一天來它30克左右大豆(一碗豆腐腦、一杯豆漿的量就差不多啦)!

脂肪的攝入建議

普通人:每日脂肪的能量供給大約占總能量的20%~30%,因而每日脂肪攝入熱量占比不建議低於總消耗的15%。就成年人的普遍消耗來講,每日脂肪的攝入不建議低於30克。

健身人群:脂肪攝入與普通人相似或稍微高一點。每日在60~90克即可。

在能量與營養平衡的情況下,經常進行中、高強度力量訓練的朋友,需要增加適當的脂肪攝入,從而補充肌肉的甘油三酯儲備和提供適量的必要脂肪酸。這一點無論對於訓練還是肌肉恢復生長而言都是比較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過低脂肪的攝入,較高脂肪的攝入能更好地維持睪酮分泌水平。進而一定程度影響訓練、增肌效果。

如果有減脂需求:每日脂肪攝入量:體重(kg)X0.5~1=克。不建議低於0.5。

據統計,一般減脂成功的朋友,日天的脂肪攝入量普遍低於40g。而為了身體的健康而言,減脂的話可以將脂肪的攝入每日控制在30~40克之間。

OK,以上就是關於膳食脂肪方面的基本要點啦。希望能對你有一定幫助,更合理科學地看待脂肪,不要一味地排斥,加油!


這裡是:SWH健身小夥伴

持續關注、共同進步

大家有什麼問題和想法,記得下方評論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