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點咖啡才不會顯得「土」

soga咖啡 發佈 2019-12-23T18:09:11+00:00

想去逛咖啡館,也想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間和環境,點杯咖啡。那麼問題來了,菜單即使是中文,也看不懂個中的區別,更何況還有很多咖啡館是全英文菜單!如何像行家一樣點一杯咖啡呢?更直白的說,如何點單才不會丟面兒?



想去逛咖啡館,也想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間和環境,點杯咖啡。那麼問題來了,菜單即使是中文,也看不懂個中的區別,更何況還有很多咖啡館是全英文菜單!如何像行家一樣點一杯咖啡呢?更直白的說,如何點單才不會丟面兒?



想要自然而然點到1杯自己想喝的咖啡,先要懂得每一種咖啡的製作配方。當然不是讓你自己做,至少懂得區分。


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是想要喝黑咖啡呢?還是加奶的咖啡?如果是黑咖啡,有意式和手沖兩大類可選。


選擇黑咖啡?


01 意式



講到意式,就順便給夥伴們看一看意式機的圖片,這只是眾多品牌、款式中的一款。這種機器有什麼特點呢?它可以在高溫、高壓下,用30s左右的時間製作出一杯30-60ml的濃縮咖啡。之後,在濃縮的基礎上去調配各種其他的咖啡,比如美式,拿鐵,摩卡等。


濃縮咖啡:espresso; 這個詞源於義大利,原意是「立即為你現煮」。是高溫高壓下快速製作的一杯超濃縮的咖啡,味道濃郁強勁,新鮮烘焙的豆子上層帶有一層粘稠的crema。這樣一杯下去,立馬精神百倍!


濃縮咖啡有單份(30ml)和雙份(60ml)之分。(簡單理解,單份比較淡,雙份比較濃)。有的咖啡館奶咖出杯默認是雙份濃縮作為基底的,你進店不妨多問一句,也可以直接跟咖啡師說你想要單份還是雙份就可以了。


稍微拓展一下,上圖是濃縮咖啡的幾個變體。

從粉液比(比如20g粉,出來40g濃縮,粉液比即1:2)簡單區分如下:

Ristretto: 1:1;比espresso濃

Espresso: 1:2;

Lungo: 1:3;在espresso基礎上拉長製作時間。比標準濃縮淡。但味道不一定好喝,因為咖啡粉里的精華物質通常在標準萃取的時候已經溶解得差不多,此時再刻意拉長時間,得到的更多是偏負面的味道(苦澀)。


02 手沖


手沖,主要是選喜歡的豆子。怎麼選呢?最簡單的辦法是選擇喜歡的烘焙度。不同烘焙度的豆子有不同的味道特點。


淺烘Light:凸出咖啡原來的花香、水果調性,酸度高。 如果豆子品質不錯,供應商的烘焙技術比較靠譜,通常能喝到一杯具有優質的水果酸質,比如檸檬啦,柑橘啦,莓果啦等等。喝不出來的也沒關係,問問自己,喜歡喝嗎?喜歡喝就行!那些具體的味道你喝得多了,也能慢慢喝出來一些,就像品酒、品茶一樣!

中烘Medium:酸度中等,整體比較柔和平衡。如果不喜歡太酸,也不喜歡太苦的可以選擇這個烘焙度的咖啡豆。

深烘Dark:酸幾乎沒有,多數情況下更會凸顯苦的味道。喜歡濃郁的可以選擇它。


選擇奶咖?


如果你是想喝加牛奶的咖啡,也主要看你更喜歡什麼味道多一點。


牛奶多: 拿鐵Latte

奶沫多:卡布奇諾Cappuccino

奶沫薄到可以忽略:澳白Flat White

咖啡味重:濃縮瑪奇朵espresso Macciato

(注意不是【焦糖瑪奇朵】焦糖瑪奇朵是拿鐵基礎上再擠上焦糖醬,比較甜!)

甜一點: 加了巧克力醬或粉的摩卡、或是拿鐵基礎上加各種增甜的料(比如糖漿、奶油)


ps:以上只是介紹了咖啡館比較常見的幾款咖啡,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夏天的時候,選擇多一點,很多咖啡都可以做成冰的,而且現在也有很多季節限定、創意特調的咖啡,這個就需要你們去諮詢各家店的咖啡師了。


怎麼樣?點上一杯想喝的咖啡就沒有那麼難了吧?下次去咖啡店就可以自信滿滿地來一杯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