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壁畫之《花神》欣賞

雷家林書畫 發佈 2020-01-29T07:06:52+00:00

龐貝壁畫之《花神》--美麗而遠去的背影火山之灰埋沒的古羅馬帝國的藝術光輝,因發掘而重現天日,我們看到西方古人的生活場景,他們的繪畫藝術,還有其它,這個顛覆了希臘羅馬以雕塑藝術為主體藝術品的印象。

龐貝壁畫之《花神》--美麗而遠去的背影

火山之灰埋沒的古羅馬帝國的藝術光輝,因發掘而重現天日,我們看到西方古人的生活場景,他們的繪畫藝術,還有其它,這個顛覆了希臘羅馬以雕塑藝術為主體藝術品的印象。羅馬的浴場、會場、競技場、妓院、民居、街道---所有的一切,原始地呈現在今天的世人面前,帶來的震撼是不小的,尤其是壁畫的豐富多樣性,在一個不太好保存的西方社會(戰亂變遷等)卻因為埋沒而沉睡後的甦醒,而獲得人們視覺的眼福。要說當時的藝術水平多高,也不盡然,只是他們的藝術類型與風格,讓我們窺探西方藝術發展的脈絡,而且其中亦不泛動人心弦的精品,這樣我把其中的一幅名為《花神》的作品,作為解讀龐貝壁畫的方便之門。

花神壁畫的背影優美無比,一個豐盈的羅馬婦人手持花籃,正在採擷著素中帶紅花兒,背景虛空,簡明的造型生動而有韻致,這位美麗的女子只是呈現背部,她有一束可人的金髮,用五彩花瓣製成的花冠環繞金髮,裝飾著髮型而增添她的嫵媚。她的身姿短長肥瘦總相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一隻手托著花藍,另一隻手采著花兒,採花的手戴著類似串珠裝飾,豐腴背影的優雅而生動,身著素縞般的絲綢之裝,外部包裹褐黃色背帶形式的服飾,其中一邊的背帶滑落在臂膀下方,顯得散漫閒適而性感。花神一邊行走一邊的採擷鮮花,身邊雖然只繪一株花樹,白黃的花開的盛而有飄落的花瓣,仍然給人花雨繽紛的感覺,可以知之一花樹一世界,一花樹象徵一花林,這個同如中國詩文中常說的游女之入花林,因為在行走中,或者在輕風徐來的狀態下,那個下身的裙衣在飄逸地擺著,充滿動感,線條亦是優美而曲折。花神是美麗的,雖然只是背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正面模樣同樣任憑你美麗幻影的想像。在東方散花的天女便與美麗相聯繫,而愛花採花的西方女子,與東方無分別,美人與花,花與美人,相眏紅。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火山把古羅馬一城邦昔日帶走,連同一切鮮活的生命:壯健的男子,柔美的女子,黃髮的老人,垂髫的小童,留下的只是形骸,而鮮活真實的面容,我們只能從壁畫中尋找,所有的生活場景在遺址中無法再現,只有壁畫的描繪中,我們獲得仿佛的印象,不僅有美麗女子入花林的一幕,還有洗浴、性愛、泡酒吧、讀書等等生活場景,你可以從每一幅畫中尋找西方古人生活的痕跡。龐貝古城人的名言是「及時行樂」,也許當他們的生活被火山突然阻斷時,證明他們的言語不虛,仿佛有預感一般,人生苦短暫,不僅自然的人生短暫,而且還會被突然的天災人禍阻斷,所以人生當珍惜的就是眼前的歡樂,中國古人恨歲月太短暫,所以要秉燭夜遊:「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西方與東方人的感受,其實沒有兩樣。這樣我想起生命短暫的徐志摩,他的詩文象徵自已的一生短暫,他的詩文哲理意味竟然包含在平常的語言中。美麗鮮活的生命都是在晚風中消逝,不帶走一片雲彩,只有藝術品的形骸留下仿佛的幻相,讓今人憑弔與追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