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直吹捧的第三產業,如今才明白,這實際上是個陷阱

阿森侃文 發佈 2021-09-26T09:12:38+00:00

建安初年,天下爆發瘟疫,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以及阮瑀之外,其他五人皆是因為瘟疫而死。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曾經說過「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一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曹操曾作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描述當時建安初年因為戰爭饑荒而導致的景象。

建安初年,天下爆發瘟疫,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以及阮瑀之外,其他五人皆是因為瘟疫而死。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曾經說過「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一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曹操曾作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描述當時建安初年因為戰爭饑荒而導致的景象。

在災難來臨之際,各個國家對災難的應對方式,也導致最終的受損情況有所不同。在我國,憑藉著國家以及人民的努力,已經早早地度過最為艱難的時期,更是已經開始恢復生產,相比起世界上其他擔心醫療物資是否到位擔心糧食是否足夠的國家,我國人民絲毫不慌張。

而我國之所以能比西方國家都迅速地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主要原因便是我國沒有陷入西方國家所宣傳的第三產業的陷阱中去,而是堅持發展著屬於我國特色產業。而西方一直在吹捧的第三產業,通過這次疫情才明白,實際上是一個陷阱。

沒有大力的發展西方所追捧的第三產業,而是堅持走屬於我國自己的道路,在這場疫情到來之後,我國之所以能快速的從疫情中出來,正是得益於沒有盲目的仿照西方去追求第三產業。

在西方某一些國家中,第三產業的繁榮代表著國家強大的思想一直是深入人心的,許多西方國家對這種思想表示認同並大力的鼓勵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第三產業。一些發展中國家按照這種思維方式進行發展,確實造成了經濟的一定繁榮,諸多的國家看到發展第三產業確實有效,於是開始盲目的實施了起來。

假如真的對第三產業所造成的經濟繁榮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會發現這種經濟繁榮只是流於表面的繁榮,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只有弊而無利。而西方之所以對第三產業進行追捧宣傳,就根本層次而言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便是這些西方國家的思想並沒有轉變過來,他們堅持著霸權思想,本身是非常的自負目空一切的,對於其它不如自己的國家都是處於俯視看不起的狀態,這也使得他們相信自己所推行的制度等等都是優秀與其他國家的,因此對於他們所發展的第三產業才如此的大肆鼓吹。

第二點則是這些西方國家自己的一些小心思在作怪。相比起外在因素,這些第三產業在他們本國之內已經逐漸的發展成熟,對於第三產業的這套模式,他們都已經比較熟悉了,因此假如其他國家也開始推行第三產業,那麼他們或許憑藉自身對第三產業的熟悉,來影響他國,甚至於對他國進行經濟制裁。

假如其他國家按照西方的這套理論來推行,那麼他們便會成為西方國家鐮刀下的韭菜,長熟之後被這些國家進行收割,毫無抵制之力。實際上,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第三產業的繁榮並不重要,對於一個社會而言,第一和第二產業才是整個社會穩定的基礎,相當於地基的存在,第三產業是在兩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是假如地基沒有打牢,那麼不管樓層建得再高再華麗,也會在某些意外面前轟然倒塌。

疫情到來之際,讓許多國家發現了問題所在,那就是某些國家,過度的發展第三產業,而忽視了前者,導致最後第一二產業根本支撐不起來第三產業。關於這三大產業,世界各國之間的劃分其實是大同小異。第一產業是一個社會的基礎,而第二產業則是在第一產業的基礎上進行延伸。但在第三產業的劃分上,我國與西方國家的標準卻有所不同。

在西方第三產業是服務業,服務業甚至於主導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比如就美國而言,服務業占據了整個產業將近80%的份額,其他兩大產業僅僅只占據了20%左右,導致社會中大量的人員占據了服務行業。這種結果導致的便是隨著疫情的到來,第一二產業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面對危機,隨著第一二產業的崩塌,第三產業也因此不再。

而在我國,三大產業的比例分別在10%,43%以及47%左右,第一產業能滿足國民的日常溫飽,中國的主要產業比例集中的第二產業,這也使得在疫情到來之際,第二產業完全有能力支撐起第三產業。中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地從災難中恢復過來,正是得益於第一二產業的穩固,保證了社會的經濟穩定。

而其他的國家過度的發展第三產業,結果導致災難來臨之際,毫無抵抗之力。各個國家的國情或許會有所不同,但是無論相差多大,第一二產業都是國家穩定的基礎,如果對這兩個產業有所忽視,那麼無疑不利於長久的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