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健身練不大的通病

swh健身小夥伴 發佈 2019-12-30T10:48:21+00:00

徒手能練大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疑惑的、甚至否定的。對於視頻所見:大部分練徒手、動作技能的朋友,雖說很精壯,但基本都略顯單薄!對於個人經歷:也有不少的朋友剛開始徒手練了很久,增肌效果不夠理想,然後接觸器械進步了很多。再加上大塊頭們基本都是練器械的。

徒手能練大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疑惑的、甚至否定的。

對於視頻所見:大部分練徒手、動作技能的朋友,雖說很精壯,但基本都略顯單薄!

對於個人經歷:也有不少的朋友剛開始徒手練了很久,增肌效果不夠理想,然後接觸器械進步了很多。

再加上大塊頭們基本都是練器械的。

從而導致大家普遍認為「徒手增肌效果很差」。

而我們今天就來客觀地聊一聊關於徒手增肌的問題。

能否練大?

這個大,要看到底想要練多大,如果很誇張(例如:身高170左右,想練到曲臂45的臂圍,10%左右的體脂)那麼抱歉,器械也異常困難甚至需要藉助其他手段。

如果就是偏壯一些的大,(如身高170左右,曲臂臂圍40左右,10%左右的體脂),那麼會練的話,徒手也沒有問題。

其實,對於普通人的身材追求,徒手其實是完全足夠的。

你的生活不止健身,如果你把職業運動員的身材當做追求,那麼帶來的只有痛苦~

(下圖為我本人,純徒手、街健)

增肌的關鍵:肌肉負荷與壓力

這也是普遍認為徒手與器械之間,增肌效果最本質的區別。

首先,肌肉就認「壓力」,只要你給的壓力足夠,它就有理由長大,無論你的壓力來自於徒手還是器械。

而器械,可以隨意的調節重量,肌肉的負重很直觀的就可以越來越大,這是增肌訓練的一個很關鍵因素。

就是肌肉壓力的不斷增加,肌肉才有理由不斷增長。同樣的重量,肌肉就不會持續獲得增長。這也是普遍認為徒手增肌不行的關鍵因素。

拓展閱讀:(點擊閱讀)把握好訓練強度,才能更好地進步!

但是徒手,相應的肌肉壓力也是可以增加的,只不過相應的動作調節更為複雜和困難,不像器械單純的增加重量一樣簡便。

就好比自由倒立伏地挺身,其實就相當於100多斤的肩部推舉,即使是複合動作,肩部的壓力也依然不小了,而難度卻大大提升了。

對於背部的壓力提升:首先引體向上本身壓力就不小了,再進階如前水平、前水平引體

手臂的壓力提升:偏重引體,單臂引體,

等等

即使是複合動作,這些壓力的提升也足夠你練就相對較壯的肌肉圍度了,只不過動作的難度卻大了很多。

對於純徒手,除了這些高難度的動作進階,簡單增加肌肉壓力的方式也有很多,只不過對於器械更為複雜,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不是很了解。

器械的優勢:相同條件下,訓練進階、增加負荷方式更簡便,肌肉刺激、雕琢更精準

徒手的優勢:不受場地限制,動作進階更炫酷,會練的話可以使較壯的身體和炫酷的技能並存,但難度較大

練不大的通病

其實,很多練不大的朋友,都有一個通病:「猛練不吃」

訓練雖然很關鍵、必不可少,但對於增肌來說,訓練只能是前提,增肌的成果還是需要足夠的營養與能量。

就像即使你能舉起100kg的重量,但是每天卻只吃一丁點飯,那你的肌肉依然會很小。

你能單臂引體,但你吃得很少,那你依然很瘦,而且對於徒手來說,比較瘦的話動作也確實相對好做很多。

而多數使用器械的朋友,或者說從徒手轉到器械訓練,其實本就是為了增長肌肉而練的,也會相對更加注重飲食。

這也就出現了不但增加負重更便捷了,而且飲食更到位了,因而增肌效果會大大提高。

如果你的徒手訓練在不斷地增加動作難度,同時攝入的營養又非常充足,那麼肌肉圍度也是絕對不會小!

無論是器械還是徒手,當你增不了肌的時候,就問自己3點:

①你使用的重量、訓練動作難度、相應肌肉壓力有沒有持續增加?

②大概算一下你的飲食,真的足夠了嗎?

③你有沒有給肌肉充足的恢復時間?

如果這3點做好,無論是徒手還是器械,你都能有不錯的增肌效果。

如果這3點都有問題,無論是徒手還是器械,你就別奢望有多好的效果了。

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會練、會吃,都能有不錯的效果,不會練,不會吃,其實都白瞎!

只能說器械對於增肌更具備優勢,但純徒手增肌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最起碼對於普通人的身材追求來說是這樣的!

看你喜歡哪一種執行方式了,反正都是為了個人的目標而已!加油!

這裡是:SWH健身小夥伴(同公眾號)

持續關注,共同進步

大家有什麼問題和想法,記得下方評論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