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被罰8800萬,原來不降價是因為價格壟斷?

車聚網 發佈 2020-01-02T18:11:40+00:00

引言|贏了銷量卻輸了口碑12月27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決書,宣布由於雷克薩斯廠家限制經銷商最低售價等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決定對豐田汽車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處罰。

引言|贏了銷量卻輸了口碑

12月27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決書,宣布由於雷克薩斯廠家限制經銷商最低售價等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決定對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處罰。
根據豐田2016年銷售額的2%進行罰款,罰金為8761.31萬元。

說白了,雷克薩斯被罰是因為禁止經銷商自由降價。

換句話說,雷克薩斯之前的漲價行為,是由廠家一手操控的。這也印證了之前一些人的猜想:它的價格堅挺一車難求,本質上是一種「飢餓營銷」。

這不是第一家因違反《反壟斷法》而被罰的車企了,但雷克薩斯的罰款是最少的。之前的車企受罰金額都在億元以上,而奔馳更是被罰了3.5億元。

這是對雷克薩斯的敲山震虎?還是對其加速國產化的一個敦促?

畢竟,雷克薩斯的價格問題一直是中國車市的一個神話和謎語。車聚君也寫過一篇《加價80萬太優惠,雷克薩斯LM300h要加168萬真相是什麼?| 聚論 》,段子雖然讓人發笑,但背後的價格操控還是引起了公憤。

那,現在市場上的真實情況又是什麼樣的呢?車聚君詢問了上海兩家雷克薩斯門店的銷售。

▎現貨緊張,從無優惠!

首先,小編向普陀區4S店銷售諮詢的是2020款的ES260F SPORT和ES300h卓越版。

問到ES260F SPORT有無現貨時,銷售的答覆是:「現貨沒有,但是很快,只要等兩個月就能到。」
只要兩個月,等於很快。這個表達足見雷克薩斯的控貨習慣。

接著,小編又問是否有優惠?

銷售非常不屑地表示:「雷克薩斯從來沒有過什麼優惠,只有原價。」這也算意料之中。當車聚君表示,還在糾結ES300h 卓越版的時候,銷售就更加傲慢了:「這個車我們賣得很好,正常都要等3-4個月」。

繼續詢問:提車有些著急,有什麼辦法能儘量早些提到ES300h?

銷售有些含糊其辭:「訂單很多,但也存在其他車主由於種種原因訂了卻中途取消的,具體要到店再談。也有別的車主想要提前取車,這樣提車是有附加條件的。」

說到這裡,車聚君能確定雷克薩斯的暢銷車確沒有什麼優惠,而且加價只是大機率事件。據一位雷克薩斯車主讀者說,當時為了提現車,最終還是多加了一萬元的裝璜。

關於另一家4S店的諮詢,結果大同小異,不過從側面也加深了先前加價的猜測。

▎「一枝獨秀」,誰給信心?

BBA都在大幅優惠,甚至入門車型的售價已經蔓延到了合資中型車市場,而雷克薩斯依然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仿佛其餘豪華品牌都身陷世俗,而它卻出淤泥不染,不給優惠甚至抬高價格的背後是什麼呢?

廠家高層限制經銷商私自定價,規定必須按照原價售賣。也就是說,雷克薩斯有足夠的信心,即使不降價,消費者也能去排著隊不惜等幾個月買他的車。

市場的供求關係也同樣說明了這一點,之所以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消費者是最直接的因素。

可以看出,雷克薩斯2019年的11月單月全國銷量排在了二線豪華品牌的第一位,僅次於BBA,11月單月的同比增長率也排在了第三,與第二的奧迪相差無幾。

另外,1-11月份的全國累計銷量,雷克薩斯在二線豪華品牌中僅次於凱迪拉克。不過同比增長率,雷克薩斯卻以驚人的21%排在了第一位,並且與排名第二的寶馬拉開了非常大的差距。

顯而易見,雷克薩斯的銷量增勢非常迅猛。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很多人可能會忽略,這樣的數據是建立在其他豪華品牌紛紛國產並且大幅優惠的基礎上的,而雷克薩斯依舊「我行我素」,拒絕優惠讓利,將「原汁原味」進行到底。

還有一項數據同樣表明消費者給了雷克薩斯足夠的勇氣。2019年1-11月份,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8%左右,其中主流合資品牌綜合銷量下降了5.3%,自主品牌綜合銷量則下降了15.4%,而豪華車市場同比上漲了2%,創歷年新高。

綜上,雷克薩斯銷量的貢獻者是國內消費者,雷克薩斯加價的信心同樣來自國內消費者。

雷克薩斯越是不國產,在大部分消費者眼裡,車輛各方面就越好。雷克薩斯越是不優惠,價格堅挺,買的人也就越多。買的人越多,雷克薩斯就更加肆無忌憚愈演愈烈,形成了閉環,最後形成一個車市神話。

車聚小結

對雷克薩斯來說,或許引入國產是個為自己洗白和表誠意的機會。

或許先前雷克薩斯只是不願放下身段,又或者它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尋找一個台階,此次被市監局制裁會是那樣的台階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