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的沙漠暗藏「黃金」

中國知識產權報 發佈 2020-01-03T13:04:19+00:00

「把阿拉善肉蓯蓉打造成為地區名片,是其作為地理標誌產品的使命。大力發展阿拉善肉蓯蓉產業,是實現區域轉型發展和農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栽植肉蓯蓉既可供應中醫藥藥材市場,又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以盛產高品質肉蓯蓉而聞名。肉蓯蓉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自2012年「阿拉善肉蓯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核准註冊以來,當地不斷推動「阿拉善肉蓯蓉」品牌與大健康產業的有效銜接,不斷挖掘這一品牌的價值。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肉蓯蓉產品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昔日的漫漫黃沙如今正在變成「金山銀山」,成為阿拉善沙漠地區的一泉經濟「活水」。

  「把阿拉善肉蓯蓉打造成為地區名片,是其作為地理標誌產品的使命。大力發展阿拉善肉蓯蓉產業,是實現區域轉型發展和農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栽植肉蓯蓉既可供應中醫藥藥材市場,又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前景十分可觀。」阿拉善盟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與保護科科長張旻表示。

  依託優勢 挖掘價值

  阿拉善肉蓯蓉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早在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地記載了歷代醫藥學家有關肉蓯蓉的論述,而且還進一步分析、研究了肉蓯蓉的性質和功能。自2012年以來,阿拉善地區依託生態公益林、三北防護林、草原獎補等各類政策,不斷加大梭梭種植和肉蓯蓉接種的扶持力度,激發了企業和農牧民的積極性,阿拉善盟連續3年梭梭林造林面積超過100萬畝,為肉蓯蓉產業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阿拉善是肉蓯蓉的傳統產區,為了打響肉蓯蓉的區域公共品牌,我們通過制定阿拉善肉蓯蓉和阿拉善鎖陽道地藥材的認證規範,從根本上確立了阿拉善肉蓯蓉和鎖陽道地藥材的行業地位。」張旻說,「阿拉善肉蓯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核准註冊前,阿拉善肉蓯蓉的銷售市場幾乎只停留在內蒙古地區;商標被核准註冊後,全國知道阿拉善肉蓯蓉的人越來越多,極大地增加了大眾對於產品的認可,這不僅是對地區文化的傳播,還對提升地區影響力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阿拉善地區種植、加工、出售中藥材的農戶和企業逐漸形成規模,產品認證促進產品經濟附加值增加的作用日益凸顯,為阿拉善地區經濟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據了解,近年來,當地還通過推動森林認證、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有機認證、7S道地藥材認證,為打造品牌、增強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阿拉善肉蓯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不僅標誌著商品的特定品質與信譽,更體現了質量、信譽背後蘊藏的衍生商品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張旻說,為了保護「阿拉善肉蓯蓉」品牌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當地積極開展專利申請工作,先後研發了從肉蓯蓉低聚糖中製備甘露醇方法、肉蓯蓉膳食纖維製備方法及應用、肉蓯蓉中分離製備多糖低聚糖及甘露醇的方法等9項技術,並獲得專利授權。

  加大培育 品牌升值

  「依託肉蓯蓉充足的原料資源,我們先後培育和引進了內蒙古阿拉善蓯蓉集團、內蒙古巴丹吉林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等數十家企業,使『阿拉善肉蓯蓉』從一個天然沉澱的資源,成為地區強勢品牌。」張旻說,通過標準化的實施,當地企業充分認識到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的重要性。為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引領作用,隨著標準化戰略的實施,阿拉善盟將不斷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打造出一批生產肉蓯蓉相關產品的自主知名品牌。

  近年來,當地以「阿拉善肉蓯蓉」品牌為產業發展「引擎」,通過「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模式發展沙產業,不斷擴大肉蓯蓉等藥材產品的影響力,提升產品的經濟價值,提振廣大種植戶種植肉蓯蓉的信心,增強廣大經營者對肉蓯蓉、鎖陽產業的投資力度,形成一條集肉蓯蓉加工、生產、銷售等於一體的產業鏈,加工轉化率達到68%。據統計,目前,阿拉善直接和間接從事沙草產業的農牧民達1萬多人,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至5萬元,部分牧戶收入達到10萬元至30萬元,當地正在把品牌無形資產日趨轉變成有形的價值。

  「標準是技術競爭的制高點,標準能夠掌握行業話語權,贏得廣闊市場。如果沒有標準,就無法形成阿拉善肉蓯蓉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企業也很難發展壯大起來。」當地一家從事開發種植肉蓯蓉的企業負責人如是說,該公司時常帶領團隊到阿拉善無人區的沙漠基地進行研究,依託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和國家第一個荒漠肉蓯蓉開發基地,與多所大學、醫院、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為規範阿拉善肉蓯蓉標準化生產建設的關鍵技術和標準提供實踐依據,其中包括肉蓯蓉育種、種植、採收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過程中的難點技術攻關及飲片炮製加工、輔料、設備、包裝、貯藏質量控制標準與規範等。

  「通過人工肉蓯蓉的大規模規範化種植,梭梭和白刺寄主植物及肉蓯蓉、鎖陽等沙生植物人工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擺脫了過去對野生肉蓯蓉、鎖陽資源的過度依賴,農牧民戶均增收1萬餘元,帶動了農牧民的致富增收。」張旻表示,近兩年,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地通過採用「公司+農戶+基地+科技」的產業運營模式,成立阿拉善沙產業合作社、肉蓯蓉行業協會等等行業機構和組織,多方協作,加大研發。目前,人工接種面積逐年穩步增加,阿拉善肉蓯蓉特色產業也日益成為阿拉善沙漠地區「生長」出來的大產業,成為了一把促進區域發展的「金鑰匙」。(劉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