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雙胞胎」配送機器人上崗,盤點抗疫前線的「高科技」武器

健康界 發佈 2020-01-31T22:22:40+00:00

在隔離病房應用的「雙胞胎」配送機器人上崗「魔肺」救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避免交叉感染,48小時內建成兩座急診板房在這場與病毒對抗的戰役中,廣東各大定點救治醫院紛紛祭出「高科技」殺手鐧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廣東醫護人員有了「高科技」助手在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之際,廣東

作者:廣東健康

全國首台!在隔離病房應用的「雙胞胎」配送機器人上崗

「魔肺」救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避免交叉感染,48小時內建成兩座急診板房

在這場與病毒對抗的戰役中,廣東各大定點救治醫院紛紛祭出「高科技」殺手鐧

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廣東醫護人員有了「高科技」助手

在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之際,廣東省人民醫院創新性引進雙胞胎機器人「平平」和「安安」,送藥、送餐、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物品,代替醫護人員進出隔離區。上崗第一天,完全不認生的它們幹得很起勁,效率很高。

該院院長余學清介紹,上崗的機器人集成現階段全國最強的無人駕駛技術,有非常強悍的記憶力。可以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建立信息庫,自主規劃路徑,去到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

比如它們從藥房將藥品送到護士站操作就非常簡單,發藥師只需要將藥品放入機器人,告訴它去哪裡,或者護士站的護士從機器人裡面領取藥品即可。在輸送過程中,完全無需人員操作,減少了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的頻次,起到很好地隔離保護作用。

不僅如此,在智能配送整體解決方案(RIDS)的支持下,「平平」和「安安」通過控制中心智能調度實現自主開關門、自主搭乘電梯、自主避開障礙物、自主充電,同時還能實現對各個病區進行實時影像監控與互動,每台機器人相當於三名配送員的工作,從而大大降低臨床醫護人員的安全風險。

機器內部有自動消毒凈化功能,機器外殼材質則抗腐蝕,用酒精噴洒或消毒巾擦拭,十幾秒即可完成。據悉,該院還將引進第三台機器人用於重點防控部門。

1月26日晚,珠海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病情突然惡化。當晚,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專家組連夜討論,果斷決定啟動ECMO(體外膜肺氧合)治療程序。這個被稱作是「魔肺」的體外生命支持的一種方式,也是患者最後的希望。

ECMO就是心肺替代技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患者肺部受損,成為「病毒肺」。通過ECMO技術在人體外安放一個人工膜肺和人工泵,相當於「人工替代肺和心臟」,讓患者受到「重創」的肺能夠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並維持機體所需的氧供和血流,為心肺功能的恢復贏得寶貴時間。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ECMO技術代表一家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

當晚,該院ECMO第一團隊的成員收到指令後,10分鐘內集結完畢。但此位患者同時合併上消化道出血,常規ECMO無法進行。經過討論,專家組決定啟用高難度的無抗凝ECMO技術進行救治。為防止交叉感染,醫護人員身穿三級防護設備,笨重的防護服加上3層手套給手術增加了很大難度。

「流量正常、氧合正常,活化凝血時間(ACT)在可控範圍……」靜脈引出的暗紅色血經氧合器轉化為鮮紅的血液,由動脈流回患者體內,顯示ECMO成功轉機。團隊在30分鐘內完成了手術,患者各項生命體徵逐漸恢復正常,生命又迎來了新的希望。

作為廣東省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定點救治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決定在急診旁搭建兩座面積約100m3的板房,以降低就診患者的感染風險。

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兩座板房拔地而起。

1月23日上午

該院院領導集體會議決定在急診搭建板房。

1月23日13時

多方聯繫施工單位因人工和材料缺乏未果後,終於有廣東省建築工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表示找到材料和工人。

1月23日14時

醫院領導緊急聯繫市交警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對運材料的大貨車給予特殊放行,保障板房材料的運輸。

1月23日15時

總務處、急診科連同施工單位確定板房的具體建設方案、位置、細節。

1月23日21時

安排好工人防護工作後,開始通宵達旦施工。

1月24日8時

兩間約100m3的板房落成。

1月24日18時

空調、空氣消毒機、燈具等設施安裝完畢,清潔完成,急診板房開始啟用。

這種板房搭拆方便,用於救援救災能快速完成搭建工作、適用各種環境搭建;板材顏色可定製,能很好融入周邊建築和環境;室內可進行天花和地面裝修,與普通建築室內無異。

通訊員:張藍溪

編輯:曹思揚 方洪秀 趙瑩

設計:林婷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