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後:布萊希特的戲劇遺產

貼近地面飛行 發佈 2020-01-08T14:15:36+00:00

布萊希特身體上的「軟肋」是心臟,年輕的時候就曾被它狠狠地折騰過一次,等到生命的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它的爆發。



布萊希特身體上的「軟肋」是心臟,年輕的時候就曾被它狠狠地折騰過一次,等到生命的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它的爆發。死後的布萊希特,圍繞他的心臟有兩個傳言:一個是按照他的要求在心臟處插上了一把匕首,這真是一次高級的「行為藝術」,這位20世紀偉大的劇場藝術家將自己的死亡設計成了一種意味深長的表達;還有一個傳言同樣意味深長,說法是他的心臟病是被東德的「史塔西」所引爆,如此傳言的目的無非是想讓相信此傳言的人們感嘆,一位擁戴社會主義實踐的藝術家是如何悲劇性地被誤解。

「陌生化就是歷史化「



  顯然,第二個傳言要比第一個折射出更多的時代信息:因為蘇東陣營已然灰飛煙滅,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在西方世界普遍地被污名化……那麼,在如此時代背景下,布萊希特的命運又會變得怎樣呢?我們得承認,他已經不再是時代的寵兒啦,更具體地說就是,他的戲劇理論中的那個最核心的概念——陌生化,應該沒有誰會認真地在劇場中去實踐了。對此,我很想來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

  布萊希特曾在一篇訪談體文章里,藉由一位虛設的觀眾向自己提問:「布萊希特先生,您的意思是,與創作攸關的是經典思想家的指示:人們的思想意識取決於人們的社會存在?」他自問自答道:「是的,這是一種在舊的創作藝術中沒有考慮到的新的觀察方法。」在這段短短的問答里,蘊含著他陌生化理論中一重關鍵的意思——戲劇運用陌生化方法的目的在於,引導觀眾對舞台上的人物行動進行社會歷史分析。另外,布萊希特還有一句話也值得關注,他這樣寫道:「要把社會狀況作為歷史的可以改進的去看待,此乃陌生化方法的前提。因此,陌生化方法具有戰鬥的性質。」在這段話里,則蘊含著他陌生化理論中另一重關鍵的意思——戲劇運用陌生化方法的目的在於,引導觀眾意識到沒有永恆的存在,一切都會被改變。實際上,布萊希特的陌生化理論,如果不從眼花繚亂的方法著眼,只從運用各種方法所想產生的功能來概括,很簡單,就是兩個詞——可認識和可改變。

  假設我們熟悉馬克思那句討論哲學的作用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那麼,我們就能明白布萊希特陌生化理論中「可認識/可改變」的思想靈感到底來自於哪兒。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將人類社會的複雜結構解釋為「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辯證,由此便產生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動因解釋為「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辯證,由此便產生了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革命原理。恰恰是這種哲學思想,方才啟發了布萊希特高舉「陌生化」旗幟的戲劇實踐方向;也是因為與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這種血緣關係,布萊希特的「陌生化」方才有了一個影子概念叫做「歷史化」,他說:「陌生化就是歷史化,亦即說,把這些事件和人物作為歷史的、暫時的去表現。」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種情況:當布萊希特所主張的陌生化功能能夠完滿地在劇場中實現,那觀眾將會無比榮幸地欣賞到最具現實性、最有智慧、最有勇氣的戲劇演出,因為按照「可認識/可改變」的原則,一切具有迷惑性的現實表象都會被深刻穿透,一切具有沉重性的現實問題都不會被表現為無奈命運。但問題是,就連布萊希特本人都會面臨陌生化功能無法完滿實現的困境。(via 社會科學報 點擊「了解更多」 獲取全文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