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詩詞歌賦歷史或將改寫

2021-10-17T10:54:44+00:00

近日,劍橋大學希臘文化教授蒂姆·惠特馬什(Tim Whitmarsh)發表文章指出:新近發現的一小段文本將改寫世界詩詞歌賦歷史。人們最近在一塊古董寶石上發現了一首小詩,作者不詳,雖然只有四行,但每行有四個音節,其第一音節為重音,第三音節為弱音。

「文化玩笑」不好笑:耶穌到底是河南人還是東北人?

2020-01-28T18:12:12+00:00

隨著明清時期歐洲傳教士來華,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迎來了新篇章。有趣的是,近年來,不乏古代文化愛好者將傳說與歷史雜糅一處,甚至有學者拋出了猶太人源於商人的舊都「亳」、耶穌即中國古代聖王「顓頊」、耶穌就葬在松花江畔的扶餘市等令人大跌眼鏡的論調,所以不得不感嘆並論證一下了!

《漢民族史記》:跑了半個多世紀的「馬拉松」

2020-02-12T05:21:02+00:00

近代以來,民族學、民族史學研究有長足進展,中國諸少數民族的歷史多已成篇,但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民族,卻長期專史闕如。

史丹福大學:降低網費難以彌合數碼鴻溝

2020-02-27T02:55:52+00:00

「自電話誕生以來,美國決策者們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現代通訊技術革新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並非所有人都從中受益。以網際網路為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就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在家沒有網絡服務。」

西北大學:弱勢群體是愛滋病高發人群

2019-12-30T14:25:06+00:00

12月7日,西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社會學教授西莉斯特·沃特金斯-海耶斯(Celeste Watkins-Hayes)接受專訪指出:愛滋病並非只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社會不公的傷害」。

觀察: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需要再出發

2020-02-24T21:09:26+00:00

自2009年啟動新一輪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來,至今已過去了十年。在這方面,近幾年實際上是有比較大的推進的,比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及時總結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經驗,推動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

當我們在博物館 我們到底在看什麼?

2020-01-22T03:26:53+00:00

其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當屬由威廉士所扮演的「西奧多·羅斯福」——在白天時只是一尊蠟像,他的歷史由解說員訴說,而當夜幕降臨,復活了的羅斯福則穿梭在博物館中,站在遠方凝視著印第安美女薩卡加維亞,甚至於危難中拯救了她,從而收穫愛情。

死亡之後:布萊希特的戲劇遺產

2020-01-08T14:15:36+00:00

布萊希特身體上的「軟肋」是心臟,年輕的時候就曾被它狠狠地折騰過一次,等到生命的最後還是沒能逃脫它的爆發。

耶魯大學:為防止愛滋病蔓延 烏克蘭亟需改革

2020-01-22T00:03:31+00:00

「烏克蘭年均新增愛滋感染病例,從2010年的9500起,攀升到了2018年的12000起;未來十年,如果不採取額外干預措施,將繼續新增60000起感染病例。烏克蘭是東歐及中亞地區大國,然而卻是全球唯一新增愛滋感染且愛滋相關死亡病例繼續上升的地區。該國注射毒品人群龐大、毒品使用者犯

時評:推動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2020-02-27T11:55:45+00:00

推動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是維護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這就要樹立四個「正確認知」。一方面,糧食進口可以滿足畜牧業、糧食加工業等產業的原料需求;另一方面,糧食進口可以間接減少原料型糧食生產所消耗的水土等生態資源,因為糧食生產不僅需要水土資源,還需要消耗大量化肥、農藥等農資,通過進口糧食,

麻省理工學院:社交媒體可宣傳公共衛生知識

2021-09-18T21:27:22+00:00

8月23日,麻省理工學院貧困行動實驗室主任、減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埃斯特·杜弗洛(Esther Duflo)等人聯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醫務工作者在社交媒體上發送的信息,顯著減少了與旅行相關的新冠傳播。

《經濟學家》:前路漫漫,脫歐後的英國

2020-02-28T17:30:55+00:00

2月1日,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刊發系列文章,從監管、移民和貿易協定等方面對英國脫歐後可能面臨的變動和問題進行了分析。

美媒:高等教育並沒有推動社會流動

2020-01-18T14:55:05+00:00

對美國人而言,高等教育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進入中產階級。2019年12月31日,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刊發卡琳·費舍爾 的文章,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

紐約時報:美國青少年為何學業成績不佳

2020-01-04T12:30:42+00:00

儘管數十年來美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提高教學標準、師資力量,以及青少年的全球競爭力,但美國青少年在閱讀和數學水平測試上的表現一直停滯不前。2019年12月,經合組織發布最新關於國際學生評價項目的測評結果,美國15歲青少年在閱讀和數學方面表現不佳。

回顧:過去十年美國發生的重要變化

2020-01-04T07:44:16+00:00

過去十年間,美國在各個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截至2019年,90%的美國成人上網,81%的人使用智慧型手機,72%的人使用社交媒體。

英《經濟學家》:日本人改革姓名書寫習慣的背後

2020-01-19T16:40:10+00:00

2020年1月1日,一場由日本首相支持的姓名改革席捲日本。日本政府頒布的一項新法令規定,官方文件中日本人的名字要把姓氏排在前面。

耶魯大學:為防治愛滋病烏克蘭亟需改革

2020-01-28T18:50:44+00:00

「烏克蘭年均新增愛滋感染病例,從2010年的9500起,攀升到了2018年的12000起;未來十年,如果不採取額外干預措施,將繼續新增60000起感染病例。烏克蘭是東歐及中亞地區大國,然而卻是全球唯一新增愛滋感染且愛滋相關死亡病例繼續上升的地區。該國注射毒品人群龐大、毒品使用者犯

在全民健康焦慮的時代,我們真的需要保健嗎?

2020-01-14T17:11:09+00:00

我們的焦慮,來自於我們對自己身體的不信任。人們在譴責保健品銷售商缺乏商業道德之餘,不免要嘲笑老年人愚昧無知、輕信謊言、迷信養生,等等。

西北大學:美政府未能有效應對種族危機

2020-07-01T15:10:04+00:00

6月3日,西北大學政治學教授阿爾文·蒂勒里接受專訪指出:由於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當前美國已經深陷危機。

三文魚是否「躺槍」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2020-06-20T02:44:00+00:00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間宿主。」在北京市第12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成員施國慶表示。儘管三文魚是否為新冠病毒宿主尚無定論,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三文魚所受到的衝擊已經顯而易見。

涉及抑鬱症的問題要避免過度社會化的立場

2020-08-29T16:14:03+00:00

它不單純是生物或心理層面的病變,而是具有深刻社會與文化意蘊的建構。這意味著相較於生理上的疾病,我們更應關注抑鬱症在病患、病態與病痛層面的敘事。

《三十而已》:女性如何走出焦慮的叢林

2020-09-03T14:25:16+00:00

「處所意識」是美國文學空間研究領軍學者羅伯特·塔利提出的重要概念,他想表達的是人們對「處所」有所意識的精神狀態,這裡的「處所」是一種存在主義式的處所,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地點,而這種對「處所」的主導意識是焦慮與恐慌。   女性對「處所」的焦慮與自我的覺醒往往相伴而生。

史丹福大學:美國中學生分辨信息能力缺失

2020-10-28T04:13:17+00:00

「網絡上很多信息,只要再深究兩三步,分辨真偽並不困難。然而,令人憂傷的是,年輕人分辨虛構與事實的能力沒有得到增強。」

逃離矽谷 甲骨文宣布將總部從加州遷往得州

2020-12-13T18:09:30+00:00

據美媒報導,矽谷老牌公司甲骨文當地時間11日證實,正在把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市的公司總部遷往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總部搬家之後,甲骨文將繼續為其前總部以及位於加州聖莫尼卡、西雅圖、丹佛、佛羅里達州奧蘭多、麻薩諸塞州伯靈頓的其他辦事處提供支持。

邊疆:何處是「邊緣」

2020-12-22T11:02:27+00:00

王明珂邊疆是個矛盾的地方。在人們心目中,它既危險又神聖,既匱乏而又潛藏著無窮的財富與希望,它經常被忽略,但有時又被深切關注,它既遙遠又切近。近代學術有一「覺醒」運動,即後現代主義學風對一切知識理性之建構保持懷疑,更直接揭露其(知識)被建構的過程。

普羅旺斯的「種樹老人」

2021-08-12T01:24:28.382268+00:00

1970年10月8日,吉奧諾病逝於普羅旺斯馬諾斯克小城。兩周以後,當時還是文壇新星的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在《費加羅報》文學版上發表文章《作家也會逝去》,悼念這位法國文壇的「種樹老人」。

觀影《鐵皮鼓》:歷史的回音壁上,鼓點陣陣

2021-08-05T19:59:55.705191+00:00

《鐵皮鼓》不是「二戰」題材的影片中常見的英雄敘事或苦難敘事,而是一種寓言敘事,透過奧斯卡這個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兒童」的視角,完成了一次對「二戰」非常規但又非常深刻的歷史反思。

《經濟學家》:重新審視考試的價值

2021-08-05T19:27:54.882534+00:00

新冠疫情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教育中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之為「一代人的災難」。疫情之下,多國下令關閉學校。相應地,很多重要考試被推遲或取消,這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於各大考試重要性的討論。對此,11月27日,《經濟學家》雜誌刊文分析了考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