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世上長短、容天下萬物、稱雜糧五穀,古代度量衡還有其特殊用途

楓橋墨客 發佈 2020-02-05T06:21:15+00:00

而且令人咂舌的是,度量衡的起源比封建社會起源還早,度量衡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並且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和發展也逐漸走向完善。參考文獻:1、《漢書·律曆志》2、《名醫別錄》3、《史記·五帝本紀》4、《考工記》5、《數理精蘊》

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首要事情就是統一貨幣、文字還有度量衡,統一貨幣和文字我們都容易理解,但是為什麼要統一度量衡呢?所謂「度量衡」,在百度百科上的詞條解釋如下——指在日常生活中用於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物體的統稱。而且令人咂舌的是,度量衡的起源比封建社會起源還早,度量衡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並且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和發展也逐漸走向完善。下面我們就跟隨筆者的描述來走近度量衡,認識度量衡。

一、人類社會聚集發展——度量衡產生的起源與發展

眾所周知,人類使用生產工具來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狀況,度量衡就是在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產過程中形成以便來適應人類社會聚集中不斷產生的需求和問題的,因為度量衡歷史起源極其的早,史料記載也不太完整。所以關於度量衡起源時間的具體確定有待爭議和進一步研究,但是最起碼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堯舜禹的原始社會時期,度量衡制度已經初具雛形了

但是畢竟新事物剛開始形成時一定是會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當初的度量衡制度十分落後並且與現在使用的度量衡也大相逕庭。據說真正有信物記載的度量衡是在西周的青銅器銘文上,記有「金十寽」、「絲三寽」、「金十勻」的文字。並且我們容易分析知道,「孚」,「勻」都是那時候的原始度量衡單位,這就正面佐證了度量衡的起源證據。

至於促進度量衡產生髮展的驅動因素的一個重要方面則是物物交換,也是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所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工具。譬如人們需要交換某種物品,想要藉助某種工具來達到公共交易的目的,是需要來度量單位重量或單位面積的——在這種需求的不斷刺激下,他們起初先是用身體部位來度量達到「大致」對等的目的。但是,隨著時間慢慢往前推移,人們發現他們越來越需要精確度高點的計量單位了——這又引起了度量衡單位工具的進步和演變發展。

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私有制也是促進度量衡出現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大制度原因,因為上層建築可以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也必然會影響到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生產水品。在此基礎上,社會分工和交換進一步擴大,度量衡技術從生產領域擴大到交換和消費等領域,這反方向推動了度量衡制度的規範化、有利於擴大度量衡的規模化,形成規範模式。度量衡史作為一門龐大的學術學科,是橫跨科技史和經濟史的學科,內容十分之豐富,覆蓋範圍也十分之大。歸根到底是人類創造了歷史,而人類群居產生的種種社會關係以及制度改進則是促進度量衡這種類似的生產工具出現發展的原動力。

關於度量衡起源的具體原因,基於客觀基本上就是上面所述內容,而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以及國家對歷史的愈發重視,度量衡史也成為了當今社會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應該知曉的基本素養。其實根據上述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生產力發展;人類需求的產生;人類群居促進的原動力;社會制度進步的大背景下生產工具的調整。

二、度、量、衡,詳析度量衡的一般作用

為了方便界定度量衡特殊作用和一般作用的區別,我們肯定要先來為讀者朋友們講解一般情況下度量衡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一般作用。「度」是指計量長短用的器具;「量」是指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衡」是指測量物體輕重的器具。由此可見,度量衡的作用其實就是衡量估計某個物體的大小、輕重以及容積的,其實也是為了物品流通的方便。

1、度:測世上一切長短

度其實就是長度單位的統稱,起源之早更是令人咂舌——上古時代就有了以人體器官為大致度量單位的標準,比如寸、尋、尺、咫、仞都是人體器官命名的。並且「尺」作為長度的基本單位,長度與一手的長度十分接近,這主要是為了大致的估摸計算,來最小化的避免古代沒有測量工具的弊端。

在古代,精確的測量工具一般都是數學從事者來使用的。並且長度的測量是要精確到很微小的單位長度來求得「不差毫釐」的測量目標。我們現在使用的「厘」在古代還不算很精確,在其後還有「毫、秒、忽等」甚至到了清末時把長度小單位定到毫位才為標準精確度。那麼到了現代,「度」的體現就到了千米、米、厘米、毫米,甚至還有微米、納米,度世上一切長度,測世上一切長短。

2、量:容天下萬物

量器是封建社會計量農產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計量產生最早,它的單位名稱也最複雜。因為農產品是中國古代農民的唯一最重要收入,並且在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代,農民這個群體也最為龐大,所以「量器」的發展程度高低與否直接關係到了社會最龐大群體的最關鍵利益,其中重要意義如何,恐怕也不必過多強調就可以讓讀者朋友們直觀感受到。

同長度一樣,周代以前容量單位也是用人的身體器官單位計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兩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單位。我們接觸最多的量具應該是「」,比如日進斗金等成語都是量詞的體現,來便於古代計量糧食單位多少。

2、衡:稱雜糧五穀

不同於度器、量器對於日常生產生活自然而然、順而生之的需求屬性,衡器的產生不能依靠人體器官作為單位丈量,並且需要有相應對應標準來對照,不能僅僅依靠感官不太準確的人類器官感受掂量。量器一般應用領域與金錢單位相連緊密,譬如石、鈞、斤、兩、錢、分、厘、毫、絲、忽,同樣和流通領域密切聯繫。而衡就是測量物體重量的工具。

到了今天,我們有了電子秤甚至天平等精密非常的重量測量儀器,其實本質來說就是衡器隨著生產力技術提高和科技緊密結合的產物罷了,也就是所謂「前世今生」的發展、被發展關係。

三、度、量、衡外,度量衡的其它特殊用途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詔書形式頒布實施度量衡法令、統一全國度量衡以來,歷代統治者都把度量衡作為行使政治權利的象徵、鞏固政權的手段、維持社會經濟和引領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技術保障,但古代把度量衡作為其他特殊用途、起到特殊作用,卻並不為人所知。其變成特殊意義的原因無外乎封建制度的完善發展、儒家文化的質變以及社會階級的分化重組。

1、聯絡往來、維繫關係的禮物用途

度量衡在古代的作用十分重要,往往和國家命運相連,所以這也自然而然的使古代的人們對於度量衡的工具用器十分尊重。例如這其中代表之一——尺子常常被古代的人們作為聯絡關係、互通往來的禮物贈予他人。在這些用量器作為禮物的人中,上至皇帝權貴大臣,下至平頭百姓布藝,無一不把這作為禮物的象徵。這種被當做禮物贈予的度量衡器具,其實是代表了古代人們對於幸福平安的祈求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僅如此,因為古代的衡器造型多樣、款式多變,所以人們對它的喜愛已經到了把它作為心靈寄託之處——吉祥物般的存在。清人李光庭在《鄉言解頤》卷四中說:「市肆謂砝碼為招財童子,謂秤錘為公道老兒」,也有生意興隆、招財進寶的祝願之意。秤砣的造型被做成葫蘆來求得福祿長壽,常被贈予老人或宦途人士;被做成圓形來追求團團圓圓;被做成蔬果造型來追求五穀豐登。這些都已經遠遠不局限於度量衡的一般作用以及普遍意義了,但是卻都是反映了小農社會下人類面對強大的自然,質樸誠懇的願望。

2、追求權利,辟邪祈福

還有另一個特殊用途就是把度器、量器或是衡器當做法器放在門口、宅前甚至棺材裡,辟邪使用。因為度量衡的許多器具都有權利的意義,所以生前權傾朝野的人,一般也會在墓碑里放一桿秤砣,(這種秤砣一般製作精良,與貧民百姓的粗糙制工大相逕庭)來表示死不放權。而這種做法在整個封建社會的中國都是很普遍並且被社會廣泛認可的,並且度量衡器具材料和形狀、圖案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身份以及階級代表,體現著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可撼動。

歷代統治者都把度量衡作為行使政治權利的象徵、鞏固政權的手段、維持社會經濟和引領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技術保障,古代把度量衡作為特殊用途、起到特殊作用,似乎是伴隨著封建制度而同步發展,擁有越來越多的特殊含義。並且由於古代唯心主義的盛行,古代度量衡工具還被用作祭祀之工具,其實也與古人們對於自然的未知恐懼有關,起慰藉內心的作用。追溯根源,度量衡對於政治權利的重要性才滋生培養了這種對於度量衡器具盲目崇拜的心理,以及對於度量衡器具特殊作用的需求。

四、結語:

從以上對於度量衡名詞的解釋+對於度量衡一般用途以及特殊用途的講解可以看出, 古代除把度量衡作為實用、日用器物之外,由於它的特殊地位、內涵,在民間或官方又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新的寓意,擴展了度量衡的使用功能,這也表明度量衡在經濟社會及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漢書·律曆志》

2、《名醫別錄》

3、《史記·五帝本紀》

4、《考工記》

5、《數理精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