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時,跑步機會是好選擇嗎?

吳棟陪你跑 發佈 2020-02-24T03:45:41+00:00

空氣污染,尤其是在冬季,會是許多人想改用跑步機的原因之一。◆◆ ◆做好風險管理凡事都有風險,每天出門上班上學、外出用餐遊玩,都存在風險。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當空氣品質不好時,出門跑步幾乎成了自殺式行為。陳柏長醫師身為跑步教練,更是一名不到兩個月就用過至少20台不同品牌廠家跑步機的跑者,他用科學研究和自身經驗跟你分享專家建議、跑步機與路跑的不同、跑步機可能的傷害,並提出相當實用的替代方案:交叉訓練。


但是,無論如何,空氣污染都不應該成為在家當沙發土豆的藉口!


空氣污染,尤其是在冬季,會是許多人想改用跑步機的原因之一。空氣污染明顯會造成肺部疾病,這個沒什麼好爭論的。然而,冬天也是馬拉松季,對不跑步愛好者來說,要不要出門去跑步成了兩難。運動可以帶給身體健康,但是空氣污染卻會影響身體健康,兩者能否相互抵消,或出門運動帶來的風險有多少?



◆ ◆ ◆

空氣污染時該怎麼跑?


跑步機跟室外跑步有什麼不同?我個人因為長期在酒店、健身房及康復治療中心等原因,在不同的跑步機上跑過,今年為止至少使用了20台以上不同品牌的跑步機。跑步運動力學上有研究者利用肌電圖、各個方位的攝像機去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發現不太找得到兩者之間明顯的差別。所以,至少在初步研究後,可以得出出門跑和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機制是類似的結論。


對於這類研究比較,還有細分為跑步機是有馬達帶動、沒有馬達帶動、是否為弧形等,這些跑步機跟跑在路面上的差異,僅僅是一個跑步機的學問,就已經超出我個人能夠理解的範圍。



但是,在我大量使用不同跑步機的經驗下,同樣設定2%的坡度、6分配速或5分配速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跑步機跑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


如果習慣了跑步機,再去路跑,會發現跑不到同樣的配速,或者在同樣配速下的感覺不同。我相信許多在跑步機上堆過跑量、轉而再去路跑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甚至跑一般路面跟跑操場對身體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感受只是感受,它不能作為證據。跑步機設定在室內,少了風阻,許多專家仍認為跑步機制會有所改變,造成在跑步機上訓練很難量化。你會不知道在跑步機上和路跑訓練的刺激,如何才能調整到一樣的強度和訓練量。


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路跑和在跑步機上達到相同的心率區間,以此認定為強度相同,這樣就可以在跑步機上作模擬替代訓練。最好是用心率帶當作監測工具,光電心率腕錶的準確度對於個體而言,有著極大差異。



◆ ◆ ◆

跑步機與運動傷害


據統計,美國因為室內運動去急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二都是因為跑步機導致的。有些在跑步機上跌下撞傷腦部(跑一般路面撞到頭,不太容易吧?),還有的人撞到背部造成脊椎受傷。家裡放一台跑步機,也會增加小朋友及嬰兒受傷的機率。


既然在跑步機上的跑步機制跟路跑差異不大,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其較高的受傷風險呢?


一般認為,在跑步機上會比路跑更加單一枯燥,而科學證明,越單一重複性的運動越容易造成受傷。問題是,跑校園操場看起來也是一個單一重複性的運動,它跟跑步機有差別那麼多嗎?


出門跑會有高低起伏,跑在河邊或校園、一般道路、公園,總是要左轉右轉。在操場要不斷地繞圈,這都會讓你在跑步時更為專注,更能維持合適的跑姿,而這些都是跑步機上沒有的特質。



在跑步機上,除非你跑間歇等較高強度訓練,否則如果只是一般地累積有氧跑量,專注力會很容易丟掉,你不小心就會踩到邊框,或因為跑帶不夠長、配速過快而直接跌落跑步機,這些都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甚至導致較嚴重的受傷。而單純跑步機制的單一所造成的傷害應該相對來說屬於慢性,不會造成頭部及脊椎受傷。之所以容易受傷嚴重,更可能應該是專注力或疲勞所導致的精力不集中。


◆ ◆ ◆

空氣污染時不如交叉訓練


如果因為空氣污染而不敢出門運動,除了跑步外,還有許多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運動。如果你真的喜歡跑馬拉松,那不如在計劃里加入各種交叉訓練。



循環式訓練被認為可以在同一時間訓練有氧及無氧系統,同時還能兼顧各個肌群的肌力訓練。對於跑者,比較適合的是相對較低強度,但休息時間少的訓練方式。可以在健身房設定好要訓練的器材,每做完一組後,在2、3分鐘的休息時間後進行下一組訓練。


騎行台訓練也屬於有氧運動,可以進行類似跑步的心肺訓練,同時降低腿部肌肉承受的衝擊,讓疲勞的腿部肌肉獲得更多修復。因為運動機制不同,也能鍛鍊到不同的肌群。


水中跑步的運動機制跟跑步最為接近,但是很難跑到路上的配速。水中阻力是調用腿部神經肌肉很好的訓練,游泳也可以是一種替代訓練,但是同樣很難量化訓練的強度。



肌力訓練是最常被跑者忽略的訓練之一。既然不能出門跑,那就來做力量訓練吧!訓練好全身的肌群、核心,可以在跑步時讓身體對抗疲勞,擁有更好的力量輸出,同時能減少受傷的風險。適當的肌力訓練更可以增進跑步經濟性、避免肌少症、增加骨密度。如果不能出門跑步,最重要也最優先的交叉訓練應該當屬肌力訓練。


◆ ◆ ◆

做好風險管理


凡事都有風險,每天出門上班上學、外出用餐遊玩,都存在風險。出門跑步有空氣污染、運動傷害等風險,在家躺著不動有代謝症候群(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及壽命縮短的風險。


我們所做的每一項決定、說出的每一句話、在網絡上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有風險。我們每天都會在行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及好處間不斷評估,然後做出決定。一切決定都在於你評估利弊得失後做出行動,無論如何,為了健康,都別當個沙發土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