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你可嘗到了麵皮的柔筋和綿長?

刀馬物語 發佈 2020-02-12T00:21:36+00:00

而這個春節,做麵皮無疑是最紅的。做麵皮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首先是準備食材:麵粉,黃瓜,芝麻醬,香菜,蒜,辣椒油。 不過,在這個春節,驀然間,我們發現,原來自己也有做飯的天賦。



宅在家中的巧廚們在春節最大的喜好就是做各種好吃的。而這個春節,做麵皮無疑是最紅的。據說很多從來都不進廚房的人,都開始跟著視頻做麵皮了。更主要的是,可以到朋友圈曬成果了。

做麵皮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首先是準備食材:麵粉,黃瓜,芝麻醬,香菜,蒜,辣椒油。調料包括:醋,生抽,鹽,十三香,雞精等。

按照視頻的方法,先在盆裡面倒入麵粉,分次加入清水,將面拌成絮狀,然後開始和面,將面和成光滑的麵糰,隨後將面靜置1-2分鐘左右,放在案板上和一下。

麵糰和好之後就要洗面了,第一遍多放一點水,水和麵糰持平,將麵糰反覆的搓洗,將洗面的水過濾一下,加上水繼續洗,再過濾一遍,這個面要重複洗五六遍,然後將過濾出來漿水沉澱四個小時。


最後洗出來的麵筋,放一點酵母粉,揉搓,鍋中燒水,水開之後放入處理好的麵筋大約蒸20分鐘即可。沉澱好的麵漿,把漿水上面的水過濾掉,然後攪拌均勻,麵糊裡面加點鹽可以增加勁性。

大鍋燒水,取出在某寶上淘置的羅羅,洗乾淨去除水分,刷一層油後放一勺麵糊放入羅羅面,晃勻,放入大鍋中,大火,蓋上蓋子蒸一兩分鐘後取出來,然後放入涼水中涼透之後揭下來,放入容器中待用。

一次次把麵皮都做好之後,摞起來切條,加點胡蘿蔔絲、黃瓜絲,生抽、老抽、食鹽、辣椒油、麻醬、白糖等等,調一調,拌一拌,齊活。巧廚做出來的麵皮是:亮、薄、光、軟、筋、香。如果能達到這個效果,那恭喜你,出師了。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驀然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做飯的天賦。有人說,體會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感受一個人的人品通常是在酒桌上。其實,在煙火繚繞的廚房裡何嘗不是如此?

通常做飯不只是簡單的煎炒烹煮、勾洽調配,其實更有學問與情致。看似那些很微小,也很微妙,蘊藏在每一分寸中,也是需要把握火候的。在簡單的油鹽醬醋、葷素果點中,富含深刻的韻味與人生哲理。

做飯的人,毫無疑問,有著一顆細膩、溫存的心意。瞭然於心的刀工手法,傳神精妙。靈巧的雙手,篩洗切燒,會做飯的人,自帶光芒。

在質樸的米飯香中,體會世間的溫情。會做飯的人,擁有專注的身影、眼神,心無旁騖。流露出的是熱忱、欣喜、善意與寬容。


當一位母親做飯的時候,讓我們能體會到家的味道。收穫的是一份來自親情的喜悅和深情。當看到有一個人在身邊忙來忙去,說不出什麼,卻自然而然中內心中就很安穩和踏實。有人說,這就是多年來的默契,也是與風塵中早已安心的交付。

有時候,一碗麵,也足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一碗麵皮更是能享受彼此的熟稔,一碗酸辣粉那是品嘗生活的五味雜陳,一頓酒更是交付彼此的欣賞和專注。

在風的絮語中,感受暖意。走進一種煙火的氣息,一種細水長流的可能,陪伴家人一起下廚,也是一種幸福。在一起做飯的人,可以彈奏起來一連串的美好的音符,雖然不曾說話,但是滿心的自在。

在一種舒緩的氛圍中,慢慢的調和與均勻的一份深藏的柔情,攻占了內心的堡壘。這是何嘗曼妙的一種與廚的過程。那些散落在歲月邊邊角角的柴米油鹽,在夕陽的風塵中鍍著光澤,讓你回味和品嘗。


有的愛,很微小,藏著每一分心意,也許在小小的一粒米里。在陽光下,有親人的陽光味道。愛做飯的人,生活中必然達觀向上。縱然活得平凡艱苦,日子渺小重複。一生的腳步,都很專注,很幸福。萬家燈火中,有你一碗麵,那就是一種幸福。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年輕人把下廚做飯的視乎很少了,做飯下廚幾乎成了一種負擔,找出各種理由,工作忙,沒時間,太繁瑣,飯店就成了他(她)們的座上賓,常來客,也成了他們引以為榮的身份象徵和追求方式。

不過,在這個春節,驀然間,我們發現,原來自己也有做飯的天賦。努力感受美食帶來的成就,那就也安慰了自己的胃,廚房也是充滿家的味道的地方。尤其是可以回想起「父母的味道」和兒時的艱辛不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