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螢幕創新的背後,是誰在推動變化的發生?

geekcar極客汽車 發佈 2020-02-13T06:31:38+00:00

標緻2008 裸眼 3D 儀表和傳統儀表相比,除了原有的速度、車輛信息等提示功能之外,3D 效果最大的作用在於用戶可以調整陰影效果,自由創建深度,調整顏色和外觀顯示。

硬體疊代的背後,離不開軟體的推動

技術的創新,總在推動產品體驗的疊代。

最直接的一個例子是,大屏在車內的應用,給人車交互提供了更直觀、豐富的可能性。車內螢幕無論是從尺寸、數量以及精度等,都在逐漸提升。 原本只能通過機械指針或者簡單數字圖形展示的信息,變得豐富多彩。

當然,大屏的演進也是有一個過程的。

我們如今很常見的中控大屏,液晶儀表等配置,在幾年之前甚至只有在高端車上才能見到。而現在,不僅僅是簡單的大屏,我們已經在量產車中見到了例如旋轉屏、48 寸大屏、曲面屏等等不同的大屏方案。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樣的產品往往只出現在概念車中。

在這些螢幕的硬體創新背後,人車交互究竟是以一個什麼樣的邏輯變化呢?

一些創新案例

通過列舉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已經實現量產的幾個螢幕創新案例,我也試著對此進行分析。

標緻 2008 裸眼 3D 儀表

和傳統儀表相比,除了原有的速度、車輛信息等提示功能之外,3D 效果最大的作用在於用戶可以調整陰影效果,自由創建深度,調整顏色和外觀顯示。在駕駛輔助模式下,可以實時顯示動態的 3D 效果。

在硬體上由兩塊螢幕組成:一塊 10.25 英寸的液晶屏作為「背景」,一塊 7 英寸的半反射葉片作為「前景」。光在距離 15 毫米的兩屏之間利用反射原理,呈現出 3D 效果。

簡單來說,原理就是:利用兩層螢幕結構,通過雙眼的視覺角度差異來實現裸眼 3D 的立體感。相比一般的立體成像技術而言,可以避免用戶感知焦距與實際焦距不一致的情況。

合眾 U 透明 A 柱

在合眾汽車的哪吒 U 上,搭載了全球首個量產的透明 A 柱。在之前一篇討論透明 A 柱遲遲不能量產原因的文章里,我也總結了部分原因,包括硬體供應鏈的研發、算力的高要求、算法的低時延和畫面合成的貼合度等等,都是影響透明 A 柱量產的原因。

哪吒 U 宣布實現透明 A 柱量產,也證明在這些問題上,他們也都給出了自己的方案。通過柔性的 OLED 螢幕,保螢幕和 A 柱的貼合,眉心追蹤算法保證用戶視角和畫面的實時匹配。

蔚來 AMOLED NOMI

在 2 代的人工智慧助手 NOMI 上,蔚來把螢幕升級成了 AMOLED 材料。簡單來說,AMOLED 屬於 OLED(薄膜顯示)技術的一種,主要應用在手機等領域。

和一代的 NOMI 相比,二代 NOMI 在採用了 AMOLED 材料之後,最直觀的改變就是顯示面積的擴大。由於 AMOLED 可任意裁切螢幕尺寸的特性,NOMI 的圓形顯示區域利用率達到了一代的 2 倍。隨之而來的是 NOMI 能夠顯示更多內容,對於交互的擴展性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凱雷德 38 寸 OLED 大屏

不久前在北美發布的凱雷德,可以看作是傳統主機廠第一個大尺寸 OLED 螢幕應用的案例,整車使用 OLED 技術螢幕的尺寸達到了 38 英寸,並且採用了曲面屏的設計風格。而在造車新勢力中,拜騰 M-byte 的 48 寸「共享全面屏」也採用了 OLED 技術。

凱雷德採用了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三屏交互,儀表和另外兩塊屏不處於同一平面,像是疊在一起。這三塊屏從左到右分別是 7.2 英寸的駕駛信息屏、14.2 英寸儀表以及 16.9 英寸的信息娛樂屏。

最左邊的小屏負責顯示車輛駕駛相關信息,可觸控;中間屏不可觸控,作為儀表使用,擁有包括常規、導航、夜視以及 AR 導航 4 種顯示模式;右邊大屏負責常規的信息娛樂功能。

也正是 OLED 技術的應用,使得這套三屏交互方案能夠在造型、螢幕尺寸和形狀以及防眩光層面突破了原本 LCD 螢幕的局限,實現了體驗上的突破。

以上所舉的幾個案例,都是在硬體層面,通過創新技術在車內的應用實現了用戶體驗的進階。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和安全規範下,我們見到了很多硬體創新。例如只有一塊中控大屏的汽車,也見到了四塊五塊甚至更多螢幕的車型,甚至還見到了超大橫屏在車內的落地。

當然,在這背後一定是整個產業鏈共同推進的結果。有著底層技術的進步、供應商和主機廠共同的推動,才使得汽車這個對安全、穩定有著極高要求的工業產物,能夠不斷的和最新的技術融合。

汽車,也從一個工業產品變成了大號的科技產物。

無法忽視的軟體力量

但在硬體創新的背後,我們無法忽視軟體的力量。

之前所舉的每一個例子,支撐整個產品體驗的除了硬體之外,軟體也至關重要。

比如合眾哪吒 U 上的透明 A 柱。在硬體層面需要適配 A 柱的柔性 oled 螢幕,需要具有實時渲染畫面的算力的晶片以及追蹤駕駛者視線的攝像頭等等配合。但是在硬體背後,一定需要完整且精密的實時算法,來對攝像頭等傳感器捕捉到的畫面以及信息進行二次加工,從而最終呈現出匹配用戶視線的左右 A 柱畫面。

再比如由於使用 AMOLED 螢幕的 NOMI 機器人,表面上只是顯示畫面更大了,但背後代表承載的交互功能擴展性增加了,隨之就需要更複雜的軟體算法來滿足更多功能實現。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業內對於軟硬體的定義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在我看來,硬體更像是基礎,決定了體驗的下限。在硬體層面有著一定投入的產品,且不說實際體驗,基礎功能大多都在平均水平線之上。比如說,顯示效果更好的螢幕、更強大的計算平台或者更有誠意的用料等等,這一切都給用戶體驗帶來不錯的基礎體驗。因此,當我們判斷某套系統、功能是否好用的時候,在無法得知真實使用效果時,憑藉這些因素也能得出初步的主觀判斷。

有了良好的硬體基礎之後,軟體才能決定體驗的上限。

事實上,軟體代表了持續升級體驗、革新服務模式的可能性。而一套優秀的軟體能夠發揮硬體的全部能力,甚至可以彌補硬體層面的不足,發揮出 120%的效果。

而在這一層面,汽車行業原本對於軟體交互的理解並不深入。特別是在這一波網際網路企業「入侵」汽車之前,車載軟體介面從來都和美觀、易用等特性沒有太大關係,更多是以工程師思維下優先照顧穩定性的思路進行開發。

但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用戶的影響,我們習慣了以更直觀、簡單的方式和機器進行交互。更多樣的圖形可視化、更豐富的生態內容等等,這些原本在手機或者電腦上普遍應用的內容,也開始出現在了車裡。另外,汽車本身的智能化,包括自動駕駛等功能的加入,都使得用戶需要和車輛進行交互的信息變得越發複雜。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通過軟體把車內紛繁的信息進行有序分類,最終通過一套高效且易學習的機制,建立完整的交互秩序,就是軟體最大的意義所在。而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軟體再能實現視覺上的簡潔美觀,迎合大部分用戶的審美,那更是錦上添花。

為了搞定這件事,主機廠、供應商以及科技公司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做出了很多努力。

所以,像大眾這樣的傳統巨頭會把軟體提升到了集團戰略層面的重要性,單獨成立了軟體部門。谷歌、華為這類科技公司,也開始把映射方案、車載作業系統作為未來很大的戰略重心。斑馬在在和 AliOS 整合之後,也獲得了 AliOS 底層的全部能力,在車載 OS 領域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

另外,像吉利億咖通、長城仙豆智能等主機廠旗下的 Tier 0.5,也都表明了在軟體層面,行業投入的關注度和資源都更多了。

所以在最近幾年,很明顯的一點趨勢是:汽車和科技行業的融合正在加深。雙方在起初的「矛盾」,也隨著各自定位的調整而逐漸消失。網際網路公司開始以一種新型「供應商」的身份,把自身的能力附加到車內。換個角度看,汽車這個大號智能終端,也是巨大的流量入口。網際網路公司想要獲得更多流量,就一定需要把握住現階段的迅速增長期。

任何人都無法預測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汽車人機互動的創新案例一定會越來越多。能夠見證這些變化的發生,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一件事。

作者:大白

作者問答

問:你期待車內螢幕之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踴躍回答!

點擊菜單欄「極客專欄」

閱讀你更喜歡的分類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