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中醫的抗疫方式與醫學模式

雷濤醫師 發佈 2020-02-13T14:03:48+00:00

——《中庸》「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周易·繫辭》,由此,將「生生」看作自然界最根本法則。

原創 潘毅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中庸》


「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繫辭》


由此,將「生生」看作自然界最根本法則。


■ ■ ■

泰卦之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可見,生並非憑空而來。生的動力,源於陰陽二氣的交感。


陰陽二氣通過交感,統一於一體。交互不停,相互作用,既對立制約,又互根互用、消長轉化。一消一長,陽生陰,陰生陽,生生不息,新舊交替,轉化流變。


萬事恆變,萬物恒生,這個過程,萬事萬物連續不斷地生成演化、興衰變化。


陰陽之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正所謂:「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生生」的意思,一言以蔽之,事物不斷變化,時時有新的東西產生。


■ ■ ■

宇宙本性就是變化,這也是中國哲學的根本與亮色,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四大古文明中,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均已沒落,僅剩下一些古文明遺蹟供後人憑弔探究。


而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發展,一直自我更新,生生不息,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且歷久彌堅的文明。


我們的民族在歷史中經歷多少外患內亂、重重危難,仍保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的文明經歷過多少次文化入侵,仍舊海納百川,有涵養有氣度地兼容並蓄。


原因就在於——從古至今一直貫穿著不屈不撓、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 「生生之謂易」的精神。


■ ■ ■

「生生」,還體現在「天人合一」觀念里。


《周易·序卦》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說明人與萬物同源一體。人與自然,衍生和化生的方式都同一,即是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化生方式同一,這也是天人合一理論的根基之一。


因為天道、人道相通,由此,以天道推人道也順理成章。


生命之道,就是生生之道,是無限變化,是一陰一陽生命現象的展現。

脫離生生之道,則很難把握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


■ ■ ■


多年前,聽過國醫大師陸廣莘的一個講座,以下幾句印象深刻:


「循生生之道,

助生生之氣,

用生生之具,

謀生生之效。」


中醫遵循天人合一的觀念,遵循一陰一陽之謂道。人理、醫理,也是天地萬物自然而然之理。


萬物流變,人也要順時而變。循陰陽變化之道,就是「循生生之道」。「生生之道」,還可理解為人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


陸老認為,中醫追求天人合一,探索人與萬物的生生之道,發展「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多元互補世界。


可惜的是,當今,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愈演愈烈,天與人越來越難和諧合一。天地自然又通過災變、疾病等等對人類作出各種回應,「生生之道」日漸被戕伐。


另有,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當長期應用某種抗生素,對該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被殺滅,但是,細菌為了生存,也在求變化,耐藥菌株開始大量繁殖,不斷代替敏感菌株,由此,菌株對該抗生素的耐藥率不斷升高,原來的抗生素逐漸變得不再有效。這就逼得人類,不斷創造新的抗生素來對抗細菌,而細菌為了生存,也在繼續不斷變化。


要知道,生物界,越簡單的物種,變化越是容易,船小好調頭。細菌為了適應抗生素,自身產生變異是非常容易的。而人類要生產出新的有效的抗生素,速度可就不那麼快了。換句話說,在抗生素與細菌的競爭中,人類越來越落後,越來越跟不上細菌的變異速度。甚至,現在已出現任何抗生素都沒法殺滅的超級細菌。


而病毒,更是難以應付。因為病毒個頭比細菌小得多。換句話說,病毒的變異更加容易,也更難對付。人類對付病毒的方法並不多,疫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對於不斷變異的病毒,治療上則窮於應付,疫苗也常常來不及發明。比如這次的新冠肺炎,西醫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到特效藥。就算這次找到了,發明了對付該病的疫苗,人類就能一勞永逸嗎?下次可能會還會出現新新冠肺炎、新新新冠肺炎......


病毒在地球生存了至少有幾十億年,病毒的數量跟品種多到令人髮指,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星球可稱得上是病毒星球。而人類在地球上進化了才不過幾十萬年,人與病毒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十億年的老司機玩變化適應,比得過嗎?

■ ■ ■


中醫的觀念是,人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也就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因此,中醫治病,比如說對待病毒、細菌等,以不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方式讓其與人共存。比如,可以通過驅趕病原微生物的方式,或是調節好自身的方式,不讓這些病原微生物侵害到人體。

《漢書·藝文志》里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一句,概括了中醫養生治病的方法、技術和工具,都是天然手段、自然造化之品,都有生生之氣。

我們知道,中醫治療疾病和養生,多以天然動植物入藥。人與動植物都屬於生命體,動物為血肉有情之品,植物有欣欣向榮之意,都具有「生生之氣」,與人的相通性要大於化學合成藥。


討論人類的醫學模式,應從對人有利的角度出發,尤其應立足於長遠發展的角度。


在古代,中藥多來自野生野采,仍然生生不息,也有部分是人工種植。到了現代,絕大部分中藥以人工種植養殖為主,以天然有機為首要,一邊保證物種繁衍,一邊提供人類用藥所需,就像人類種植莊稼、養殖家禽家畜賴以生存,自成一個生態鏈,整體看來是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於地球生態而言,仍舊生生不息。所以,中醫藥的發展被譽為綠色產業。


而現代醫學治療疾病,用藥為化學合成品。治療人體疾病,相當部分類似於管理田地,維護的方式是施以農藥與化肥,雖然短期內很快殺死蟲害,提高產量,但長此以往,就可能毒化土地,影響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與生態。


|


考究動植物藥的藥效,絕不僅限於剖析其化學成分。


比如,《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里說桃仁這味藥:「桃得三月春和之氣以生,而花色最鮮明似血,故凡血鬱血結之疾,不能調和暢達者,此能入於其中而和之、散之。」


這「三月春和之氣」,豈是化學成分能夠解釋言盡的?

「生生之氣」,是人體抗病、適應環境、自調和、自康復的正氣。人體之氣,和則健康,衰則虛憊,偏則生病。


助益人體正氣的方法,清代徐靈胎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里說:「蓋人得天地之和氣以生,其氣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無不應也。」「凡物之生於天地間,氣性如何,則入於人身,其奏效亦如何。」——說的正是以天地孕育的「生生之具」,即天然藥物,來協調人的「生生之氣」。

此外,針灸更是以激發、調動人體自身的「生生之氣」為能事,達到治病效果。


|

中醫治病,著眼點不一定在局部病灶,也不一定在殺滅病原體。中醫更關注人體狀態是否平衡,是否存在偏差。


比如這次治療新冠肺炎,各地大規模應用中醫,且捷報頻傳。中醫的有效方式,並非主攻殺病毒,而是以調整人體正氣、調整人體生化內環境為主,使人體趨於中和狀態,同時輔以驅邪,使正和、邪去,而病自愈。

中醫,通過「生生之具」補偏救弊,使人體正氣發揮,從而達到抗病、自適應、自調和、自康復的效應。


當氣得「生生」,就叫作「和」,「和」則病自愈,體自建。這就是「助生生之氣,謀生生之效」。

陸老還說:「生其自生、助其自組、助其自製、扶其正祛邪之勢,因勢而利導而已。」 「醫藥只有成為服務於人的生生之氣的生生之具,才能避免產生損害健康和製造疾病的反目的醫療效果。」


筆者認為,謀「生生之效」,是為了全人體生生之氣,達「生生之境」。但「生生之境」,又有層次的不同:


人體陰陽交感,自和平衡,健康無病,這是平人之境。


《黃帝內經》里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是懂得道的境界,但懂得「道」,仍然有高低之別。

《黃帝內經》里講高於平人的賢人之境:「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再高一層是聖人之境:「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再高一層,是至人之境:「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


最高一層是真人之境:「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以上內容,不贅述解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意會體會。


■ ■ ■


從平人之境,到賢人之境、聖人之境、至人之境、真人之境,都屬於「生生之境」,能達至何種境界,關鍵在於對「生生之道」的感悟與實踐。


「循生生之道,用生生之具,助生生之氣,謀生生之效」以達「生生之境」——中醫從理論到實踐,從目的到手段,從養生到治病,無不具備生生之氣。


中華醫道,是名符其實的「生生之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