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重碧酒……五糧液名字變遷,透露出中國朝代「氣象圖」

壹號收藏 發佈 2020-01-05T13:00:54+00:00

五糧液,作為中國最具有知名度的白酒品牌之一,源遠流長,歷史上歷經數次更名,研究其名字的變遷史,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中國迥然不同的時代特色,儼然一幅中國朝代的「氣象圖」。

五糧液,作為中國最具有知名度的白酒品牌之一,源遠流長,歷史上歷經數次更名,研究其名字的變遷史,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中國迥然不同的時代特色,儼然一幅中國朝代的「氣象圖」。

在南北朝時期,彝族人首創用小麥、青稞等多種糧食混合作為原料進行釀酒,由於飲酒方式是揭開泥封,飲酒者每人拿著一根竹管從罐內吸酒,因此將這種酒命名為「咂酒」。

「咂酒」的名字,具有原始粗放的氣息。這與南北朝多民族分裂的歷史狀態有莫大的關係。

西晉末年,司馬氏式微,五胡亂華,開啟了多民族分裂割據政權的混亂局面,數不清的少數民族政權一時之間遍布中原。多民族之間處於文化壁壘高築的狀態,文化交流幾近於零。「咂酒」這種粗放式命名,也正是這種文化壁壘的體現。

到了唐代,戎州(今宜賓)當地的酒坊釀造了「春酒」。它與天才詩人杜甫息息相關。「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杜甫行至戎州,品嘗到春酒之後,詩興勃發,隨口吟誦出了千古流傳的不朽詩句,「春酒」也因此得名為「重碧酒」。

毫無疑問,「重碧酒」相較於「咂酒」與「春酒」,其韻味上升了不止一個層次,不僅具有濃烈的詩情畫意,還隱含了欣欣向榮的無限生機。其背後,是唐朝民族統一、萬國來朝的盛世氣象。

在這種朝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文人,具有鮮明的「盛世氣質」,所以「重碧酒」和唐三彩一樣,斑駁雄奇,瑰麗多姿。

到了宋朝,「重碧酒」的釀造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穩定和發展,戎州當地紳士姚君玉,用當地泉水以及五種糧食進行釀酒,得到了甘冽可口的佳釀。

「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黃庭堅謫居戎州,品嘗到了這款酒,給出了「姚子雪曲,杯色爭玉」的美譽。從此,這種五糧釀造的酒,在當時的宋朝文人雅士中被稱為「姚子雪曲」。

相較於「重碧酒」的濃墨重彩,「姚子雪曲」更多了幾分清雅,這與宋朝的朝代風格密不可分。

宋朝重文輕武,文人地位極高,加上商業極度繁榮(從《清明上河圖》可見端倪),宋朝的文人可以說是極度悠閒自在的一個群體,舞文弄墨,輕鬆愜意。

極度閒適催生的就是宋朝的風雅。如果說唐朝是大紅,是明黃,是亮紫,是富有生氣的顏色,那麼宋朝則是莫蘭迪色系,清雅淡泊,近乎澄澈透明。在這種朝代背景下,風雅的「姚子雪曲」一名,正是宋朝文化態度的高度凝練。

到晚清,鄧子均繼承了成形於明朝的五糧釀酒「陳氏秘方」,釀製了雜糧酒。1909年,他將自家釀製的雜糧酒帶到了宜賓縣團練局局長雷東垣家宴上。晚清舉人楊惠泉品酒後提出:「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此酒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

由此,五糧液正式得名。

不得不說,「五糧液」這個名字,沒有曲高和寡的孤高,也沒有市井煙火的凡俗,在街邊老嫗也能理解真意的同時,又兼備了「五糧為魂,釀瓊漿,造玉液」的風雅滋味,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值得注意的是,五糧液得名,是在封建制度與近代化革命交割的歷史節點上。當時的文人,紛紛開眼看世界,立足中國,面向國際,放眼全球,謀求國家的變革,追求新時代的進步。「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了當時的時代最強音。

「五糧液」名字身上,那大開大合的氣勢和簡單不失風雅的韻味,正是中國與世界碰撞出來的火花中極具代表性的一束。

如今,「五糧液」這個名字已經使用了111年,早已被深深鐫刻在中國白酒的歷史豐碑上。「五糧液」正在用積極、奮發的文化內核為品牌持續賦能,在「美好生活是奮鬥出來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下,譜寫著時代最強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