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上加親,吉利與沃爾沃合併,到底在下怎樣的一盤棋?

車界江湖 發佈 2020-02-12T16:35:54+00:00

​儘管全國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汽車江湖依然不缺乏大新聞。這一切,或許都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吉利汽車一路走來的穩健與從容。

​儘管全國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汽車江湖依然不缺乏大新聞。2月10日晚間,吉利汽車發布內幕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AB公司(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進行初步討論,以探討通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


吉利將和沃爾沃合併?「吉沃集團」會成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汽車集團嗎?這一切,或許都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吉利汽車一路走來的穩健與從容。或許,在品牌向上、全球擴展的關鍵階段,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已經勢在必行。

為資本市場加碼

凡為過往,必是序章。

2020年的春天,吉利集團打算全面吞併和整合沃爾沃。其實這一切,早在10年前的那起128億人民幣的併購案中,埋下了伏筆。

彼時,經歷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後,福特汽車自身難保,不得不出售沃爾沃自救。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拍案而起,幾乎傾盡了全部身家,買下了這個曾經擁有輝煌歷史的北歐品牌。

10年之後,這場被很多人詬病的「蛇吞象」,如今已然成為汽車併購事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加入吉利大家庭後,沃爾沃汽車儘管獨立運行,但業績不斷走高。尤為關鍵的是,沃爾沃在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業績步步攀升。2019年,沃爾沃更是創下在華銷量新高,達到16.14萬輛。

那麼,為何吉利這一次打算全面整合發展良好的沃爾沃呢?

吉利汽車表示,兩家公司重組後,將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汽車集團,實現成本結構化和技術開發的協同作用,以應對未來挑戰。重組後的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來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但是目前尚未制定相關的時間表或詳細計劃。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希望通過重組,進一步強化合作與協同,挖掘更大的增長潛力。沃爾沃汽車在晚間同樣發布公告稱,此次整合旨在促進雙方深化合作,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財務上更加有效協同。


是的,汽車行業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行業。錢不能解決一切,但沒有充足的資金,汽車行業的一切都玩不轉。一輛車,從設計到生產,上億的錢隨隨便便就花出去了。近年來,即便吉利汽車銷量一路走高,2019年更是達到136萬輛,但顯然,其產品線主要在10萬級別市場的吉利,儘管利潤不俗,但相比豐田、大眾這樣的龐然大物,營收和盈利水平都存在巨大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更多來自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就成為吉利汽車必然的選擇。


目前,吉利汽車已經在香港上市,總市值在1332億元左右。近一年來,吉利汽車的股價有起有落,但顯然缺乏被資本進一步炒作的空間。要想市值得到進一步提升,將目前勢頭良好的沃爾沃汽車整體裝入,不失為一條良策。可以想見,一旦完成合併重組,吉利汽車必然在香港市場得到更多資本的追捧,李書福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為產品升級和研發提供更強大保障。

事實上,此前沃爾沃汽車曾經有過在北歐當地市場上市的計劃。外媒一度報導,沃爾沃汽車近年來試圖進行好幾輪融資並籌備上市,但迄今為止都沒有下文。事實上,北歐的股市盤子太小,沃爾沃在當地上市,也未必能夠獲得足夠高的估值。和吉利汽車合併在香港上市,對沃爾沃自身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總的來說,在汽車新四化的大趨勢下,車企需要燒錢的地方有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合併上市,至少看上去很美。



為品牌與產品互補長遠布局

小編了解到,一旦吉利、沃爾沃的整合重組得到了董事會與外部監管機構的批准,便意味著世界上將多出一個年銷量超過200萬輛的全球性汽車業務集團,銷量規模與寶馬汽車相當。

當然,雙方的合併,並不意味著沃爾沃品牌的消失。畢竟,在全世界範圍內,沃爾沃的名氣遠比吉利要大。吉利通過公告也提到,在整合後的新集團中,吉利、沃爾沃、領克、極星等品牌的獨特性「將繼續得以保留」。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品牌都將保留並推出新品。

從某個層面來說,或許這一次合併,也是李書福在吉利汽車全球化的步伐中,深思熟慮之後所下的關鍵一子。

眾所周知,在國內汽車市場,車企的競爭早已陷入紅海,其慘烈程度,遠超其他市場。要想獲得更多的收入,開拓海外市場是必然的舉措。但吉利汽車的影響力往往局限於國內,在歐美市場的名聲,顯然缺少強有力的背書。

作為中國民營車企第一人,李書福的眼光自然遠比其他人高遠。此前買下馬來西亞的寶騰汽車的股份,完成了東南亞市場的布局。而這十年,沃爾沃一直在歐美獨立發展,其銷量也在穩步提升,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在收穫了沃爾沃汽車帶來的利潤的同時,吉利汽車自身的品牌並未在歐美有所提升。

這一次,當吉利吞併沃爾沃之後,未來在這些市場推出新產品時,自然可以借著沃爾沃品牌的背書,更快的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此前為了沃爾沃的發展,吉利在某種程度上要撇清自己與對方的關係,但當沃爾沃如今已經站穩腳跟後,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借勢營銷,大打「吉利和沃爾沃一家親」的牌。同時,藉助沃爾沃此前遍布全世界的銷售渠道,也能更方便吉利汽車將旗下的產品賣往全球。

一句話,昔日沒落的沃爾沃已經重振雄風,自然到了要拉小弟吉利一把的時候了。

「吉沃」集團更值得看好?

事實上,從產品層面來看,吉利與沃爾沃的合併,算得上是優勢互補。畢竟,雙方的主力市場並不重疊。吉利汽車走的是中低端市場,而沃爾沃歷來瞄準的是寶馬、奧迪這樣的高端市場。市場不同,自然內耗也會更小。從這一點來說,「吉沃」集團的誕生,比此前FCA和PSA的合併,要更加值得看好。畢竟,FCA和PSA旗下有很多品牌的市場定位都很類似,存在相互競爭的現象。要想保留哪個,清洗哪個,都值得雙方的董事長頭痛好一陣子。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吉利汽車併購沃爾沃之後,因為福特集團的要求,其實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雙方都是獨立發展。沃爾沃的很多技術,甚至不能用在吉利的產品上。這也是後來吉利和沃爾沃聯合成立發動機研究實驗室的原因。



十年前的吉利,還是養在深閨人未知。十年前的沃爾沃,是落難的貴族底蘊仍在。十年前,吉利和沃爾沃好比一對情侶,雖然熱戀,但並不完全是一家人。十年之間,吉利和沃爾沃早已水乳交融,已然成為夫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這個角度來說,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已是水到渠成。

簡單來說,李書福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和沃爾沃的磨合,也從對方手中拿到了不少好東西。領克汽車的誕生,就是最好的證明。如今,吉利也已經成為汽車品牌中的「中產階級」,藉助和沃爾沃的合併,完成自己向貴族身份的轉變,成功實現品牌向上,可謂再好不過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