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麼意思,為啥被爭議?內在原因是什麼?

知常容 發佈 2021-09-17T22:38:12+00:0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一聽到這句話時就覺得很刺激,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壞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好人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今天知常容就來聊一聊這句話。聊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什麼是相。相就是你看到,聞到,摸到等感知到的一切。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一聽到這句話時就覺得很刺激,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壞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麼好人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今天知常容就來聊一聊這句話。

聊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什麼是相。

相就是你看到,聞到,摸到等感知到的一切。比如你看到前面一顆樹,一個人,聽到聲音,聞到味道這些都是相。

再比如有人覺得我是一個很睿智之人,也有人覺得我這個人很蠢笨,有一些人覺得我是一個閒著無聊之人,有人認為我膽大,有人認為我膽小,這些都是相,是我在不同人心中的相。

相是會變的,我年少之時進寺廟看到四大金剛覺得很兇,很害怕,不敢看,現在去看覺得很威嚴。四大金剛的造型沒有變,但是我的心變了,四大金剛在我心中的相也就變了。

當然相也有共識的,比如好人、壞人都是一種共識之相。

好多人會說某一個人是好人,或壞人,這就是好多人的共識。再比如我們看到前面那顆樹,這也是一種共識之相。不同的是好人和壞人是社會道德標準下的共識,而那顆樹是我們擁有眼睛這種相同的接受外界信息器官形成的。

如果社會道德標準變了,好人未必就是好人,可能就是一個壞人。如果眼睛這個器官變了,那樹未必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樹。

舉例:長樂老馮道

我曾經寫過一篇《馮道的《天道》,大亂世中的保身術》講到馮道的形象。

馮道在宋代官修史《舊五代史》中的評價是:其後衣冠不至傷夷,皆道與趙延壽陰護之所至也。大意就是當時契丹滅了後晉,後晉百姓很多是因為馮道暗中守護而活下來。

蓋棺結論是:

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禮。然而事四朝, 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所以飾終之典,不 得諡為文貞、文忠者,蓋謂此也。

大意就是品行不錯,當大臣也不錯,只不過他的忠有些問題,因為事四朝,這也是他的一個污點,所以不能諡為文貞、文忠。

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對馮道的評價:予讀馮道《長樂老敘》,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也。

歐陽修認為他是無廉恥可言,也就是他的品行根本不值得一提。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不同的評價,因為宋初官修史是繼五代十國的亂世思維,而歐陽修私修史則是北宋為正統,以忠不忠為標準。

馮道身處大亂世,城頭變幻大王旗,這些奪得天下的皇帝都是前朝皇帝的臣子,他們奪位本來就是不忠,然後讓大臣忠於不忠之人,這從邏輯上來說說不通。甚至包括宋太祖也是奪位而來的。

這些歐陽修不是看不到,他必須要打倒馮道,如果宣揚馮道,很多人就會以為馮道這種做法是對的,卻忽視馮道處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說馮道是無廉恥那是站在維護北宋的立場上,這樣的人就不能宣揚,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時也是置《舊五代史》不顧,而是選用歐陽修私修的《新五代史》,其目的也是這樣,需要為社會輿論和價值作導向。

馮道還是那個馮道,但是形象就完全不一樣了。

再比如戰場上作戰勇敢殺人無數的戰士,在自己一方看來這個戰士就是好人,勇士,在敵方眼中這個戰士就是罪犯,是一個殺人犯,一個魔鬼。那你說這個戰士是好人還是壞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誰放下?

是那個拿著屠刀的人放下了,這意味著這個人覺悟了,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醒了。

覺悟了是不是意味著他做過的錯事就不需要負責了?

當然不是,該負責還是要負責。比如一些武俠劇中的大壞蛋覺悟之後不久往往就去世了。再如《大宅門》中的白三爺,這個人在劇中的設定似乎沒有做過什麼好事,盡幹缺德事。一個典型的壞人被劉佩琦演活了。

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痛罵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王喜光之後服煙膏而死,當他死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忘記他之前幹過的壞事。於八爺甚至下跪高呼三老太爺流芳千古啊!

為什麼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忘記白三爺曾經幹過的缺德事?為什麼不說這個人只有最後這件事是做對的,前面的事情錯誤一大堆,他不配流芳千古。

因為白三爺他悟了,他已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於八爺等眾人也沒有執於白三爺過去的形象,而為其最後的表現感悟敬佩。

眾人下跪是因為他們放下白三爺過去的相。

講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明白了。

那些覺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公平,提出為什麼好人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的朋友,他們執相了。他們執了兩個相,一個是壞人的相,一個是佛相。

他們認為佛相是高高在上的,壞人是需要受到譴責的。一個受到譴責之人怎麼突然能變成高高在上呢?

他們忘記佛的本意就是覺悟,卻執於那高高在上的佛相。

正因為執相,所以才會不解。

他們執於好人之相,認為好人為什麼不如壞人,卻不知道好人和壞人是一個相對概念,那只是一種相。

執相而談相,自然是迷糊和不解了。

有些好人執於好人之相,他拼命打造好人形象,反而陷入「偽」,反而是執相,忘記自己了,不是覺悟而是入迷了。

《道德經》中有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所以到最後佛也好,道也好,儒也好其實是一樣的。

所以好人需要修行,經歷無數磨難,當他將好人的相識破了,自然也就成佛了。放下屠刀的壞人將壞人相破了也就成佛了。

這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

你執於你的相,自然成不了佛。相用現在的流行詞也可以用「人設」來代替。

這個立地成佛的佛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佛的意思應該是不一樣的。

這篇文章寫出來了被你看到了,這就是相。你可能認為我說得對,也可能認為我胡說八道,或者認為我壓根什麼也不懂,這些都是這篇文章在你腦中形成的相,至於這個相和我沒有半點關係,那是你的,不是我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