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中有過開放,也有過封閉

悠悠文學歲月才女 發佈 2020-04-29T06:39:36+00:00

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中有過開放,也有過封閉。隨著漢族活動範圍的擴大,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也被列入「夷」的範圍。從秦漢到清初,中國一直是亞洲第一強國,被許多周邊小國視為靠山。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華夏中心主義,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中國傳統文化究竟是開放型的,還是封型的?學術界見仁見智,各執一詞。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中有過開放,也有過封閉。一般說來,中國文化前期(尤其是漢唐)是開放的,晚期(主要是明清的一段時期)則是封閉的。然而在被迫打開國門之後,又不得不對外開放。總的來看,中國文化是一個開閉結合的獨立系統。當外國文化能促進這個系統發展時,它就開放。當外國文化威脅到這個系統的生存與發展時,它就封閉。

(一)以「天朝上邦」自居

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華夏民族最早形成於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先後成立了夏、商、周三個王朝。他們自稱「諸夏」,而稱周邊相對落後的民族為「」、「」或「」、「」。華夏人自稱「中國」,不僅指地理位置而言而且有世界文化中心的意思。後來,華夏族(漢族)的地域不斷擴大,許多過去的蠻夷之地併入了中國的版圖,「中國」人「天朝上邦」的意識也就更加強烈。以華夏正統自居的儒家對待外族的方針是柔化和親在「用夏變夷」的基礎上實行民族融合。華夏族的形成機制是開放的,中原人對夷狄進入華夏持歡迎態度。到唐代時,儒、釋、道二教合流,夷夏觀念已甚為淡薄。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對於境內的少數民族,唐王朝不但與漢族一視同仁,以一家人相待,而且給予種種政策上的優惠。從唐宋到明清雖然「華貴夷賤」、「尊華攘夷」的思想一直有著廣泛的市場,但各民族之間以及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畢竟是大勢所趨。當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時,以平治天下為己任的中國知識分子都主張把先進的華夏文化傳播到周邊各國,以實現「協和萬邦」的最高政治理想。隨著漢族活動範圍的擴大,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也被列入「」的範圍。從秦漢到清初,中國一直是亞洲第一強國,被許多周邊小國視為靠山。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華夏中心主義,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滋長了一些儒家學者盲目自大、封閉排外的心理,影響到對外來文化的充分吸收。

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傳進中國時,都首先遭到一些儒家學者的懷疑和抵制。明清時期,儒學日趨保守、落後,對外國文化,尤其是對較為先進的西方文化的疑慮日益加深。不少知識分子盲目自大,自我陶醉,格守祖訓,思想化,咒罵「夷務」,自我封閉。當洋人的洋槍洋炮充分顯示了威力,迫使中國皇帝在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上簽字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在強烈的心理震撼中驚醒過來,紛紛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二)從開放到封閉

多元發生的中華文化,是以華夏文化為中心,同時融匯了國內諸多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統一體,在形成時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既有自己的獨立性,又有不同程度的融攝性,不斷吸收外族、外域文化的營養豐富自己,變化日新從民俗學的角度看,華夏自上古以來一直崇龍,以龍作為氏族、部落的圖騰,把龍看作力量、權威和吉祥的象徵。龍的形象的形成,是眾多民族圖騰形象交融匯合的結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的眾多文化遺址中,有許多龍形的紋飾、圖案,它們明顯地帶有龜、魚、鹿、豬……的濃重痕跡,顯然是從原有的氏族圖騰演變而來的。後來,「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龜,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羅願《爾雅翼·釋龍》)的龍成了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尊奉的至上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所走過的眾流歸一的道路。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幹的儒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了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乃至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文化營養。荀子、王充、朱熹、王夫之、徐光啟、康有為等就是這一方面的傑出代表。他們無所不學,博採眾長,終於成為百科全書式的鴻儒、學者。中華文化對異域文化的採擷,曾經掀起兩次高潮。一是隋唐時期對以佛學為主的周邊文化的融攝,一次是近代對西學的吸收。思辨水平較高的佛教文化的傳入,是對儒學的有力挑戰,也為儒學的發展增加了新的活力。一些有遠見的儒家學者如柳宗元等,在對佛教文化辯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統合儒釋」的口號,有選擇地吸收佛學理論,借釋興儒。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均「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從佛教文化中吸取了思辨精神、心性學說等豐富營養。華嚴宗和禪宗分別成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

到了近代,當西方文化作為一種高勢能的異質文化傳入中國時,雖然受到頑固派的堅決抵制,但也受到一些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歡迎。明代徐光啟提出以基督教「易佛補儒」、「會通西學,以求超勝」等主張,積極引進、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知識此後主張學習西方文化的人越來越多,所學的範圍也越來越廣。總的來看,唐代以前,中華文化雖有對異域文化的排拒,但中國的對外交往是相當開放的。封建制度的早熟、經濟的發達、國力的強盛,使華夏中心主義的思想更加鞏固。以天下為己任,積極開拓、奮發進取的儒家精神日益發揚光大,形成了中華文化閎闊包容的偉大胸襟。兩宋以後,特別是明清二代的一度時期,由於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矛盾的加深,國力的衰微等原因,統治者害怕域外先進文化的傳入會危及自己的統治,於是便從開放轉向封閉。明清時期,關禁、海禁日益嚴格,不但禁止國內人民以及各種物資出境,而且限定外國貢使的入境道路,規定「貢使、夷商不得收買史書一統志地理圖」等。明代萬曆以及清代雍正、乾嘉時期,一度厲行禁教,將西方傳教士驅往澳門等地。

(三)在開閉結合中千古延續

綜上所述,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重視現實、以人為本;追求至善以學易道;天人合一,貴和持中等特點。內容豐富、思想深刻、風格獨特的中華文化,一方面在排斥異已中保持自己的「獨尊」(自尊)。同時又在整合本土文化、融攝域外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營養,變化日新,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長期延續的文化之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