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肚子疼是小毛病?當心胃癌來襲

美中嘉和 發佈 2020-02-24T14:46:27+00:00

當然,肚子疼,也可能是胃炎、胃潰瘍,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腸炎、腸扭轉,腹部血管瘤或血栓,腹膜炎,甚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原因。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胃癌患者,是因為肚子疼而來就診,最後檢查發現是胃癌。當然,肚子疼,也可能是胃炎、胃潰瘍,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腸炎、腸扭轉,腹部血管瘤或血栓,腹膜炎,甚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原因。


如果有吃飯不準點,喜歡吃泡麵、酸菜、麻辣火鍋等習慣,並且有消化道癌家族史、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胃癌危險因素者,一旦出現上腹疼痛,最好去醫院進一步排查。

胃癌可謂是一個沉默的健康殺手,發病時少有症狀,難以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是中晚期。李女士從去年起,經常發現上腹部疼痛,按普通的胃腸道炎症進行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兩個月後,發展為背部發麻的症狀,於是做了胃鏡,不幸發現為胃癌III期。外科醫生為她做了胃癌擴大根治術後,李女士還是憂心忡忡,擔心術後復發,於是選擇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希望獲得術後最佳方案,以避免復發。一起來看專家們會給出怎樣的治療建議?

會診紀實

國際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其合理化和個性化的診療能提升患者生存率,縮短患者診斷和治療等待時間,同時避免多處問診、重複檢查帶來的費用和負擔。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歷、影像等資料,仔細傾聽了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及訴求,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來自中、外的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物理師、技師、護理人員等幾十人的醫療隊伍,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患者病歷


診斷


胃癌術後,pT4aN3aM0 ,III期

病情介紹


患者,女性,43歲


2019-08無明顯誘因感上腹部不適,對症治療後未見好轉。2019-10開始感後背發麻。胃鏡示:胃體平台區2.5cm潰瘍,病理: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細胞癌。後前往就診,完善檢查未見遠處轉移徵象。


2019-10-25行胃癌擴大根治術+後腹膜淋巴結清掃+肝十二指腸韌帶骨骼化手術。病理:腫瘤大小2*3*1.5cm,浸潤潰瘍型(Borrmann III型),腺癌,部分為粘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浸潤至漿膜層,脈管癌栓+,神經侵犯+,淋巴結(9/25)癌轉移,胃小彎(8/15),胃大彎(1/10)。另送紗布內淋巴結(2/5)。


行2周期化療:奧沙利鉑+替吉奧,末次化療時間2019-12-13。化療感乏力,納差,反應1級。


體格檢查:ECOG 0。腹中線可見手術瘢痕,癒合可。


既往史:「貧血」1年,血紅蛋白(HGB)80 g/L。口服藥物治療,偶有頭暈。


討論時刻

胃癌根治術後,是否還需要治療?

胃癌根治術,又稱為胃癌治癒性切除術,是指原發腫瘤連同轉移淋巴結及受累浸潤的組織一併被切除,無腫瘤殘存,從而有可能治癒的手術。


該患者雖未發現遠處轉移,但癌細胞浸潤至漿膜層,出現脈管癌栓、神經侵犯、淋巴結癌轉移,術後有癌細胞未清除乾淨或存在「休眠」癌細胞的風險,需要進行後續治療。

採取何種術後治療方式?

2014年的韓國回顧性研究顯示,陽性切緣的復發率顯著高於切緣陰性;多因素分析顯示,陽性切緣是總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的縮寫)和無進展生存期(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的縮寫)的獨立不良預後因素。


荷蘭的一項小樣本回顧性研究顯示,術後放化療後,陽性切緣對PFS和OS的不利影響消失。表明,如果術後沒有達到陰性切緣,可以通過放化療彌補。


局部進展期胃癌的治療除手術治療外還需要進行輔助治療。ARTIST研究已經觀察到淋巴結陽性患者可從同步放化療中獲益。針對這一情況,韓國學者開展了ARTIST2的有關研究。


研究共納入538名患者進行中期療效分析。中位年齡為58歲,男性占65%,Ⅱ和Ⅲ期患者分別為31%和69%。各治療組基線特徵均衡。各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與預期一致,總體耐受性良好且可控。

ARTIST2研究

研究得出結論:在接受根治性D2切除術的Ⅱ/Ⅲ期淋巴結陽性的胃癌患者中,與S-1單藥相比,輔助SOX(奧沙利鉑+替吉奧)或SOXRT(奧沙利鉑+替吉奧+放療)可以顯著延長無病生存期(DFS,disease-free survival的縮寫)。臨床試驗信息:NCT0176146。


所以術後可採用化療+放化療+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

患者貧血一年,是否影響後續治療?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後僅殘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後空腸間置代胃,進食容受量比原來明顯減少,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彌補食量不足,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因此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間規律,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主食與配菜應選軟爛且易於消化的食物。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貧血會使患者的免疫力持續下降,影響治療效果。建議完善檢查,營養不良性貧血補充營養治療,如果貧血持續加重可能需要輸血治療。

會診結論

經過詳細討論,會診專家給出如下意見:


放療+同期化療

胃癌經常來得「靜悄悄」,有70%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建議45-50歲以上健康人群至少做過一次胃鏡,結合危險因素和醫生建議制定複查方案:


結果「未見異常」的,堅持健康飲食習慣,戒菸酒;

檢查結果顯示「淺表性胃炎」,那麼3~5年複查即可;

如果是「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最好1~2年複查一次;

如果有「異型增生」或者「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通常需要更密切地隨訪或者粘膜下切除。


定期體檢,儘量避免胃癌「無端」發生。畢竟,身體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奢侈品!


文章審較:王斌醫生 影像供圖:溫阿明醫生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



傅深 教授

國際多學科會診組長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


多學科會診(簡稱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由多個學科的專家通過討論,共同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於腫瘤等複雜疾病的診療。是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首先倡導並推廣,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行之有效的診療方式。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集合了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等的專家資源,致力於為腫瘤患者提供專業、嚴謹、高質量的個性化診療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