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李波:總說要給寶寶吃七分飽,家長擔心餓著孩子怎麼辦?

小兒推拿李波 發佈 2020-02-27T22:10:33+00:00

如今大部分的家長都生怕給孩子的營養給少了,生怕孩子會餓著,買著各種補品,追著喊著餵飯。意思是說要確保小孩子平安健康,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暖,吃飯只要吃七分飽,穿衣只要穿七分暖就行了。

小兒推拿李波:總說要給寶寶吃七分飽,家長擔心餓著孩子怎麼辦?


經常會給廣大的家長朋友們建議,孩子是不能多吃的,要控制飲食,而七分飽是最合適的,但是相信不少家長有這樣一個疑惑:總說吃7分飽,你真的不怕餓著孩子嗎?今天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給孩子吃七分飽?


如今大部分的家長都生怕給孩子的營養給少了,生怕孩子會餓著,買著各種補品,追著喊著餵飯。

明代醫書中《萬密齋》中說到: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意思是說要確保小孩子平安健康,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暖,吃飯只要吃七分飽,穿衣只要穿七分暖就行了。


而老一輩的家長覺得能吃是福,吃越多越好,把胃撐大了長大才會壯,而且把孩子吃的多引以為豪,還有不少年輕的家長也接受這樣的觀點。

《素問·痹論》又說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過量,就會損傷腸胃,這是脾胃常見病因。

孩子的五臟六腑還未發育完善,是十分嬌嫩的。

孩子的脾胃功能本來就比較薄弱,如果孩子吃的過多,就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導致脾胃的運化能力不足,就不能很好的吸收食物的精微並運化到全身,時間一長還會引起積食。


而孩子積食就會伴隨著各種身體問題的出現。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孩子的體質也會越來越差。

二、小兒推拿李波:如何判斷孩子吃到了七分飽?

七分飽是一種模糊的感覺,沒有刻度可以度量。

有些文章會告訴家長,孩子在什麼樣的年齡段,一天適合吃多少克的肉蛋奶等等。

實際上,每個孩子的體質都不一樣,因此食量、消化能力不一樣,所以吃的食物的多少也不一樣。

小一點的孩子,對於飽腹可能不會很清楚的表達出來,但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詢問孩子的飽腹情況,可參照下表,進行判斷。

但對於胃強脾弱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啦!胃強脾弱的孩子主要表現在能吃,但不長個、不長肉,這樣的孩子家長就不要去詢問情況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可能「永遠都吃不飽」。

家長也要通過孩子的體質來判斷。

體質好的孩子一般比較好分辨。基本上孩子吃到七分飽之後,就會出現孩子吃飯速度放慢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要再強制給孩子吃飯了。

對於體質不好的孩子,可能是積食或別的原因導致孩子不太喜歡吃飯,家長這個時候就不要逼著給孩子吃飯,本身這個時候孩子的脾胃虛弱,強制孩子吃飯,會增加脾胃的負擔,結果適得其反。

如果真的沒吃飽,孩子會主動向你要的。就像是再小的孩子,都可以通過哭來表達自己餓了,所以家長不要過多的擔心孩子沒吃飽。

如果家長不太能接受前面所講的,還有一個較為直觀的方法就是通過孩子的消化情況來判斷。

看看孩子是否有口氣,大便正不正常,舌苔是否厚膩(如家長不會判斷,可聯繫助教老師)等等,通過這幾個方面來判斷孩子的消化情況,如果孩子的消化情況不好,就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去減少或調整了,不能一味的定時定量的給孩子吃東西。

三、晚餐尤其不能吃太飽!

老一輩的家長看到這就不樂意了,俗話說「孩子睡著長」,晚餐總要吃飽吧,白天餓了還可以補充,晚上餓了豈不是會影響睡眠質量?孩子睡著長是有科學依據的,但是晚上,依然不能吃太飽。

  • 有利於孩子長高的生長激素會在夜間孩子熟睡時大量分泌,分泌量達到白天的3倍之多。如果晚上吃太飽,會使身體一直處於工作狀態,造成睡眠質量下降甚至失眠,從而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 孩子晚上活動量減少,能量消耗低,飽食會導致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造成肥胖。
  • 孩子晚餐飽食會導致新陳代謝紊亂,所以經常會感到乏力、頭暈、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下降,也可因免疫力降低而容易生病患感冒。
  • 孩子長期晚餐吃太飽,來不及完全消化,殘餘的蛋白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的物質,又由於睡眠時腸道的蠕動很慢,使這些毒素在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在其長期刺激下,可誘發各種腸胃疾病。

因此,家長們晚飯時不要讓孩子吃太飽,也不要在孩子睡前給孩子吃太多東西。

四、孩子吃的過飽怎麼辦?

孩子出現了積食的情況,家長可以這樣處理:

餓一頓

首先,家長不要太過於擔心,怕孩子餓了怎麼?會不會餓出毛病來?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餓一頓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孩子正處於積食或每餐都是餵得過飽的狀態,可以給孩子先餓上一頓,這並不是為了下次讓孩子吃的更多,而是等孩子的脾胃消化一些了,再給孩子吃。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餓了一頓之後,孩子可能會比平常吃的要多,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控制好孩子的食量,如果一下子吃太多,又會給脾胃增加負擔,等於前功盡棄了。



五、孩子吃的過飽常用小兒推拿調理

  1、清補脾,

  位置: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來回推

  次數: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濕熱,消食積,化痰涎。

  

  2、揉板門,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魚際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3、清胃經,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節。

  操作:清胃經,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濕熱,消食積,降逆止嘔。清胃經,能清脾胃之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

  

  4、清大腸,

  位置:在食指橈側緣,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數:100-500次

  作用:調理腸道,止寒熱瀉痢,退肝膽之火,通便。

  

  5、掐揉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節第一指間關節之橫紋。

  操作:掐四橫皺: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繼而揉之。

  次數: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臟腑之熱,調和氣血,消脹散結。

  


6、順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術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稱摩腹,摩300~500 次。逆時針摩為補,順時針摩為瀉,往返摩之為平補平瀉。

  主治: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積,消化不良,便秘,厭食,傷乳食瀉。

  

7、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側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稱按揉足三里。

  次數:20~30次。

  作用:健脾和胃,強壯身體。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泄瀉,下肢痿軟等

  


六、養成好習慣,7分飽很簡單

1、細嚼慢咽讓飽腹感更「靈敏

細嚼慢咽地吃飯,不僅利於腸胃健康,而且更能避免進食過量,因為大腦接受來自胃的「飽」的信號,要滯後大約20分鐘左右,所以當你狼吞虎咽地吃東西時,大腦來不及感知飽腹感,在你感覺到飽時,其實早已經吃撐了!

2、少食多餐,減少飢餓感

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就是把一天的飯量分4、5次來吃,也就是正餐和正餐之間可以有200大卡左右的加餐,這樣可以避免兩餐之間相隔太久而飢餓過度,因為飢餓的時候吃飯往往會吃得過飽。

3、按時吃飯,避免飢一頓飽一頓

飲食不規律、不能按時吃飯的現象,總在感到飢餓後才吃東西,這很容易讓孩子因飢餓而進食過量,最後導致熱量超標,從而引起發胖。而規律的飲食,定時定量,才能讓你養成每餐七分飽的習慣,更能避免熱量過剩的問題。

4、專心吃飯,避免不知不覺吃多

許多孩子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看電視、聊天,其實很容易讓你不知不覺進食過量,而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專心吃飯,這樣可以幫自己時刻控制進食量。

5、多選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吃更飽腹的食物,自然能幫你減少一定進食量。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的食物最具飽腹感,比如主食可以選擇一些粗糧,餐餐都該有蔬菜,而蛋白質則可從魚蝦、禽肉、雞蛋、牛奶等食物中獲取,這些都可以給你更持久的飽腹感。


想要吃得好,並非要吃很飽,7分飽的飲食習慣,不僅能減輕的腸胃負擔,更能給孩子帶來健康!

註: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小兒推拿李波!

小兒推拿李波2020年2月27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