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教徒逃離到敦刻爾克撤退,看日不落的英國是如何一步步衰敗的

翰林冷知識 發佈 2020-03-02T20:12:25+00:00

英國,曾經輝煌無比的日不落帝國,讓世界「極晝」了兩個世紀。移民們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幫他們重建家園,設立了感恩節,有了香噴噴的火雞和南瓜餅,有了獨立戰爭,有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

英國,曾經輝煌無比的日不落帝國,讓世界「極晝」了兩個世紀。但是今天卻淪為二流已開發國家。

英國到底錯過了什麼,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1、逃離的清教徒,用感恩節嘲諷了大不列顛


今天的美國,上流社會似乎有著統一的血統: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裔的白種人。他們絕大多數是英國清教徒的後裔。

這些清教徒因為受到英國天主教勢力的迫害,乘五月花號,輾轉來到北美。

當時的北美還是印第安人的天下,但英國清教徒們,在登陸的不毛之地,連基本生存都是問題。



幸好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給他們包教包會的培訓了捕魚、狩獵、種植、摘果子。

移民們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幫他們重建家園,設立了感恩節,有了香噴噴的火雞和南瓜餅,有了獨立戰爭,有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

感恩節,更像是對大不列顛的嘲諷。



2、1894年,GDP排行榜上的pk賽


1894年,並沒有GDP(國民生產總值)這個概念。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西蒙,在1934年給美國國會的報告中,才正式提出這個概念。

直到1944年,美國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在確定美元霸主地位的同時,把GDP作為反映各國經濟實力的重要統計工具。

但是,1894年,奠定了今天GDP排行榜排位基礎。



這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兩國都在戰爭中覺醒反思,成為今天GDP的第二和第三。

這一年,美國GDP反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並一直保持到現在。



GDP背後,反映了英美底牌上巨大的差距:

英國偏居幾個海島之上,連接世界的方式是海船,即使是海軍再強,也要跨過重洋。島內更是氣候不佳,多雨多霧;

美國則是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的格局,中間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密西西比河貫穿南北。



英國巨大的領土、資源、人口短板,成為一張張即將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旦箭在弦上,則是大廈全傾。


3、殖民獨立,讓英國回到海島時代


瓦特是英國的英雄,它開啟了工業革命。以蔗糖、菸草和奴隸為主的殖民貿易已經不再有重要意義,製造業原料的需求卻是重中之重。

於是,英國的皇家海軍馳騁天下:



以印度為主的東南亞;

以澳大利亞、紐西蘭為主的澳洲;

以南非作為突破點的非洲;

以美國加拿大為主的北美;

即使是控制力最弱的南美,也有眾多的海島之爭。


當時除了南極洲,其他大洲都有米字旗在飄揚。

但是,物極必反,英國對殖民地的畸形統治,讓各地的獨立來的有條不紊,又井然有序。



獨立讓英國丟掉的不僅僅是殖民面積,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斷的經濟和資源。

尤其是印度。

印度是英國最富裕的殖民地,美洲也好,非洲也罷,英國殖民的時候,這些地方都窮得慘不忍睹。

只有印度,人口眾多,土地廣博,資源豐富。為了更好地統治印度,英國成立了東印度公司。



如果當年有世界五百強的排名,東印度公司是當之無愧的榜首,第二名都難以望其項背。

失去對印度的控制,讓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幾個海島而已。


4、敦刻爾克,撤掉的還有皇家的榮光


一戰打得糊塗,只能說勝負未分,但主角已經不是英國,而是法德。

二戰可把英國的臉都打光了。



1940年,英法兩大歐洲強國,他們精心布置的防線,在德軍的機械化部隊面前,仿佛一層薄薄的宣傳單,中看不中用。

英法聯軍30多萬精壯,被困在了一個叫敦刻爾克小小的海港。只要德軍再進一步,20多萬英軍將走入戰俘營,保家衛國的重任只能靠童子軍。

儘管英國創造了奇蹟,九天時間把將士們撤到了英國本土。但是大量的輜重、補給以及大不列顛的好運和榮光,都被留在了戰火紛飛的歐洲。



艾森豪指揮的諾曼第登陸,更像是一場世界霸主的交接儀式。美國帶著衰退嚴重的英國和法國,猛揍實力恐怖的德國。

今天的英國有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唯獨陸軍沒有冠以「皇家」二字。原因說法有很多:比如陸軍由國會掌控,沒有皇家的事兒;比如陸軍的團級建制被冠以「皇家」二字,再弄出「皇家陸軍」就重複了。



但是,二戰中陸軍如此糟糕的表現,皇家覺得蒙羞,也很有可能是考慮因素之一。

最後,二戰同盟國勝了,但是英國經濟,敗了。


5、日不落的極晝已過,米字旗只是曾經


如今世界各國中,國旗的左上角有還有米字的國家屈指可數。澳大利亞、紐西蘭、吐瓦魯、斐濟、庫克群島和紐埃。



後四個國家,在浩瀚的太平洋中享受溫暖的日光浴,在國際舞台上,只算是配角中的配角。

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似乎也只是在王室大婚的時候增加一下轉播量。

之前紐西蘭還因為自己國家的國旗上面有米字,殖民色彩太濃,與澳大利亞的國旗又很像,想換來著。要不是選出的方案實在慘不忍睹,大不列顛則又丟了一塊兒名義上的殖民地。



最後值得驕傲的,可能就是左側通行吧。目前,世界上有不到60個國家是左側通行,不到右側通行的三分之一。

當年,英國人的佩劍在身體的左側,左側通行,防止相對而行的兩人佩劍相撞。

左側的習慣被殖民的方式播散開來,並延續到今天,懷舊了日不落曾經的輝煌。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