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行書《秋清帖》欣賞

藝術929 發佈 2019-12-30T15:35:33+00:00

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宋陸遊 行書《秋清帖》尺牘 40.5x70.7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游惶恐再拜,上啟原知府判院老兄台座:拜違言侍,遂四閱月,區區懷仰,未嘗去心。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宋代愛國詩人。

陸遊自幼好學不倦,29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應鎖廳試,名列第一,因居秦檜孫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國恥「喜論恢復」,竟在複試時被除名。他始終堅持抗金恢復中原,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任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和蜀州、嘉州、榮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職。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釋文:

游惶恐再拜,上啟原知府判院老兄台座:拜違言侍,遂四閱月,區區懷仰,未嘗去心。即日秋清,共惟典藩雍容,神人相助,台候萬福,游八月下旬方能到武昌。道中勞費百端,不自意達此。惟時時展誦送行妙語,用自開釋耳。在當途見報,有禾興之除。今竊計奉版輿西來,開府久矣。不得為使君樽前客,命也!鄭推官佳士,當辱知遇。向經由時,府境頗苦僚。後來不至病歲否?伯共博士必已造朝久,舟中日聽小兒輩誦《左氏博論》,殊嘆仰也。未由參覲,惟萬萬珍護,即膺嚴近之拜,不宣。游惶恐再拜,上啟原伯知府判院老兄台座。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內容和圖片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聯繫小編刪除!致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