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談:酒與烹飪

凱緣春 發佈 2020-03-11T13:06:03+00:00

在烹飪美味菜餚時,適量用酒,能去腥起香,使菜餚香甜可口。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沸點較低,一經加熱,很易揮發,便把魚、肉等動物的腥膻怪味帶走。魚、肉腥味多是因為三甲基胺、六氫化吡啶、氨基戊醛等化學成分作怪,而乙醇能溶解這些物質,在加熱的同時將其形成腥膻的物質一起揮發掉。

在烹飪美味菜餚時,適量用酒,能去腥起香,使菜餚香甜可口。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沸點較低,一經加熱,很易揮發,便把魚、肉等動物的腥膻怪味帶走。魚、肉腥味多是因為三甲基胺、六氫化吡啶、氨基戊醛等化學成分作怪,而乙醇能溶解這些物質,在加熱的同時將其形成腥膻的物質一起揮發掉。



同樣,使用動物脂肪烹調菜餚時加點酒,也會取得美味功效。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構成動物脂肪,又稱甘油三脂,如遇熱,甘油與脂肪酸開始鬆散,此時加酒,脂肪酸便與乙醇化合成酯類,漂出芳香氣味,並因乙醇揮發而香氣四溢。在烹飪過程中,何時加酒是一門學問,通常以鍋內溫度最高時加酒為宜,而且酒要先於其他佐料下鍋。總之,絕大多數菜餚在烹製過程中,當酒一噴入,能立即爆出響聲,並有一股水氣冒出,便足以證明放酒的時機適宜。當然用酒過多會破壞蛋白質的膠體結構,使它脫水分解。若是魚蝦作餡,酒多則會出湯來,皮不易包緊。



烹飪用酒最理想的是黃酒,因為它含乙醇量適中,介於啤酒和白酒之間,而且黃酒中富含胺基酸,在烹飪中與鹽生成胺基酸納鹽,即味精,能增加菜餚的鮮味。加之黃酒的酒藥中配有芳香的中藥材,用它作料酒,菜餚會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然,在無黃酒的情況下,其他酒也可以用。不過中國菜用黃酒為最好,西菜則多用葡萄酒、啤酒。即不同菜餚使用的酒不同,用酒時間也不盡相同。即使是中式菜餚,也有不同技藝。在蒸炸魚肉雞鴨之前,用啤酒浸醃10分鐘,做出的菜餚嫩滑爽口,沒有腥膻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