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原型鄭蘋如:美色同智勇大義一樣,是她保家衛國的武器

秦紅棉 發佈 2021-10-14T04:57:00+00:00

那一年的冬天,在上海徐家匯的荒野間,槍響,命隕。1937年時創刊已逾10年的上海《良友》畫報,已是民國時期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畫報,能刊登在畫報封面上的女性,無一不是容顏殊色、氣質絕佳之人。

距離1940年的那個冬天已經81年了。那一年的冬天,在上海徐家匯的荒野間,槍響,命隕。

槍聲快速歸於寂然,然而被處決女子的聲名並未隨之消散。

近70年後,她的名字又再次像明星一樣熾熱滾燙。她即是鄭蘋如,一個美女殺手,一個絕色特工,一個悲情義女,一個絕代名媛。

1937年時創刊已逾10年的上海《良友》畫報,已是民國時期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畫報,能刊登在畫報封面上的女性,無一不是容顏殊色、氣質絕佳之人。

鄭蘋如,便是《良友》畫報該年第130期封面女性。

兒時夢想是當明星,拍電影,最崇拜的明星是阮玲玉

1929年,已經11歲的鄭蘋如隨母親木村花子從日本來到上海。

她家是典型的中日聯姻家庭,父親是留學日本的華人鄭鉞,母親則出自名古屋當地的名門望族,寬厚賢惠,傳統良善。

父親鄭鉞祖籍浙江蘭溪,在清末時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就讀日本政法大學,期間加入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回國後執教上海復旦大學,後歷任國民黨司令部秘書、各地高等法院分院院長及首席檢察官。

他們夫妻共生育了二子三女,鄭蘋如是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她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年幼時的鄭蘋如活潑開朗、美麗大方;中學時熱愛話劇演出,且小有成就;她出演話劇的劇照曾在《國畫時報》上刊登。除此之外,《婦人畫報》、《時代》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報刊上都有她的身影。

彼時,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電影明星,最崇拜的人是阮玲玉。

不是明星勝似明星,望族名媛前途璀璨

雖然思想傳統的父親嚴厲禁止她成為一個電影明星,但好在父親並沒有嚴格到不能拍照,因此,她時常去時下最火的王開照相館模仿明星拍照,很多照片還被照相館挑選出來用以展覽。

當時的鄭蘋如,可謂是上海灘名媛淑女的典範:家世、容顏、才情、前途,無一不缺。任誰都能想像得到,這樣的女子,必定不甘平凡,必定創造一番事業,人生也必定燦爛如星光。

是責任使然,是命運的召喚;成為明星是曾經的夢想,作為特務是家國所需。

鄭蘋如母親雖然是日本人,但她極其同情並積極支持我國的革命,也因此才會與父親鄭鉞結合,回到國內後改名鄭華君1966年她在台灣病逝後蔣介石親題輓聯「教忠有方」。

鄭氏夫妻兩在膝下兒子三女的教育中極其重視愛國教育和革命教育。

因此當鄭蘋如父親鄭鉞的好朋友陳果夫(時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找上鄭鉞,說他們需要一個美女特務時,鄭家、鄭蘋如並無不從。那是1938年。

此後不到兩年的特工生涯里,鄭蘋如利用自身優勢:日本血統、出身名門、接受過良好教育、年輕、漂亮、機敏善變、知名度高等,為組織的情報工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替代父親被日方「誘降」、密謀綁架日方首相親子近衛文隆、大二號叛變需緊急應變、謀刺漢奸丁默邨、以及其他無數重要的機密。

情報工作雖不見硝煙,卻更需處處小心,時時留意,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一句話都可能造成身份的暴露,更何況是這樣一個短時間就在日偽高層「如魚得水」的世家名媛。

身份的暴露是必然的

許多次獲得情報後組織總部並沒有重視情報或者並沒有將情報最大利用,有時甚至會做出一些極易導致人員暴露的操作。

這必然會引起敵方的懷疑並高度警惕,而情報工作的特殊性即是在於「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而當刺殺「蟹殼臉、骨瘦如柴、時常令人覺得陰險冷酷」的大漢奸丁默邨任務失敗時,敵人根本不需要太多證據,就能將她處決。

從容赴死時,鄭蘋如只是向執行槍決的人說:「我請求你,不要毀壞了我自己一向十分珍惜的容顏」

因這名聲成就歷史,也因這名聲遭受惡意的揣測和編排

在上海徐家匯的荒野上空,扳機扣響,子彈咆哮著衝出槍管的聲音還在迴響,但這曾那樣活潑熱烈的生命,那樣明艷動人的臉龐再也不能展現笑容了。

據說她去世後,敵人用她的遺體向鄭家勒索錢財以及逼迫鄭家,但當時鄭家因種種原因無法贖回她的屍體,所以最終鄭家人都不知道她的遺體到底在哪裡。

而當戰爭過去,往昔的鬥爭都被歲月蒙上一層昏黃的暖色燈光,曖昧又神秘。尤其是在想像力過度豐富的文藝界,不同的視角、立場、感情色彩將一個並不複雜的人渲染的過分立體、過分神秘。

鄭振鐸《一個女間諜》、金雄白《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高陽《粉末春秋》、張愛玲《色戒》,如上諸多文藝作品中都引用了鄭蘋如刺丁案。

其中鄭振鐸先生是站在國家民族層面,所書所言尚且符合一個對一個任務「失敗」的優秀特工的正面描寫;然金雄白、高陽、張愛玲等的作品中卻又諸多「夾帶私貨」:

一個極力描寫色誘情節,一定程度上將自我代入為被色誘的對象;一個極力描寫愛情至上,為了荷爾蒙的衝動將教養、責任統統拋卻,美其名曰「愛情的偉大和人性的豐滿與複雜」。

戰士之犧牲與奉獻,不能以任何名目、任何託詞而褻瀆、惡意編排

不同年代裡不同環境下,一個女人的美有多種多樣的解讀方法,是避世山谷中的淳樸天然,是端坐明堂的端莊凜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種經或未經歲月沉澱的美。

而當她是一個戰士時,她的美只有一種美——一個為你我付出的、犧牲的戰士的美。殊色的容顏只是其中一抹亮色,決計不能掩蓋她的智勇之美、大義之美。

關於這一點,不必說那些真正接受過良好教育、充滿智慧的人,只消對那個時代國之艱難有一點了解,只消有一點明辨是非之人,都不應當以一種輕浮、近乎惡念的意淫的眼光去看待她的美,那是一個戰士的榮光與犧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紫薇園,於2009年06月06日,鄭如萍的青銅雕像落座揭幕,這位比死在沙場上還要壯烈的巾幗英雄,她的生命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延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