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中國人為什麼要吃稀飯?網友:就喜歡他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吃貨寶雞 發佈 2019-12-23T05:10:07+00:00

剛才我們說道水稻是符合我們環境生長的農作物,當它被發現能作為食物之後,就一直為我們能提能量,並且大規模種植。

水稻是我們身邊容易獲得的食物,我們種植水稻食用水稻,大米成為我們主食中的一種,像我們吃的米飯,稀飯(粥)等等食物。曾經在美版知乎上還有這樣的提問:當中國人有米飯可以吃的時候,為什麼用大米製作麵條?這裡的麵條顯然是米皮。其實這說明了中餐烹飪的豐富,以及對食物的研究、美味的開發。

關於水稻,在美版知乎上還有老外提問道:中國人為什麼要吃稀飯(粥)?為什麼要吃某種食物需要理由嗎?顯然不需要。食物需要符合一個特性,即:能大規模獲得。剛才我們說道水稻是符合我們環境生長的農作物,當它被發現能作為食物之後,就一直為我們能提能量,並且大規模種植。

稀飯(粥)的烹飪並不複雜也不是什麼高超的烹飪技術,可以通過水煮大米就能獲得​。對中國人來說烹飪它即簡單,還能提供營養。味道清淡的粥還能搭配各種口味的菜餚,符合各地人們的口味要求。

現在我們不妨來分析老外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提問?在我們看來稀飯很常見,沒有任何奇怪之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在早期水稻是一種不會出現在西方人環境中的食物,這很像熟筍,在他們生活的環境中並不生長,直到二十世紀初西方人才發現這種普遍出現在東方人餐桌上的食物。有趣的是經過二百年的發展,他們對大米依然沒有良好的印象。

雖然現如今大米也能出現在西方人的餐桌上,但很多西方人並不喜歡它。一些西方人認為大米是空卡路里食物,對身體不好。還有更多西方人認為大米是一種蔬菜,根本不會往一日三餐上想。

為什麼會這樣?大米在東方烹飪中有主食一說,而在西方受歡迎程度較低?問題還是在烹飪方式上,看看西方人擅長的烹飪方式燒、烤、炸、煮、煎,除了煮,其他幾種烹飪方式如何烹飪大米?就拿西班牙海鮮飯這道知名的以大米為食材的西餐,大米是煎熟的,對我們來說這是夾生飯。

在中餐里我們可以用大米蒸米飯、煮稀飯、炒米粉、做成米皮等等食物、足見我們對水稻的運用和認識。

在飲食習慣上,我們喜歡喝熱騰騰的稀飯,但熱食在西方人的飲食習慣中並沒有養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們生活中會很容易購買大米,但大米不成為他們主食的原因之一。

​於是就有網友評論道:稀飯有什麼好奇怪的,不過我就喜歡他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元宵老外還認為是鳥蛋呢!​

所以我們再看這條老外的疑問:中國人為什麼要吃稀飯?其實這就像他們吃的牛排、熱狗、漢堡一樣沒有理由。它們是當地人能獲得的食物,並且會烹飪的食物,不同在於環境差異造成的飲食文化差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