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第一街停工1個月:春裝積壓、夏裝缺貨,檔口月虧300萬

電商在線 發佈 2020-03-13T02:51:46+00:00

3月,是服裝市場一年裡的「第一仗」,需要兼顧冬裝甩賣,春裝上市,以及夏裝的選品、訂貨、生產。徐凱文告訴「電商在線」。

3月,是服裝市場一年裡的「第一仗」,需要兼顧冬裝甩賣,春裝上市,以及夏裝的選品、訂貨、生產。這一仗,關係到一家店大半年的運轉。

按照慣例,這是周曉聞最忙碌的一個月,往年他已經在廣州的服裝市場看夏裝、找款式。

「廣州天氣熱,夏裝出來得早。」周曉聞喜歡把全年的生意押在夏裝上,出貨快、成本低,資金壓力會小一些。

他做了8、9年的服裝生意,在杭州四季青、九堡等服裝批發市場有3個檔口,還在阿里巴巴1688上開了2家線上店鋪,身後有3個服裝廠全年做他的貨。

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今年四季青的開市時間推遲了近1個月,直到3月1日才正式開門迎客。不過,最讓周曉聞焦慮的並不是市場延遲開業,而是整個服裝供應鏈上的復工進度。


跟他合作的3個工廠,總員工數量接近100人,但是目前只有20人左右到崗。僅僅是服裝廠復工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上游的面料、印染少一環都做不成一件衣服。

常年拿貨的個體商家最知冷暖,人們居家隔離,少了消費需求;服裝工廠尚未全完復工,產能有限,春裝供應不足,期待夏秋裝的回血。

疫情之下,整個服裝行業都面臨著大考。

2019冬季和2020春季的貨品銷售怎麼辦?工廠無法正常開工,2020夏秋的商品生產怎麼辦?現金流如何保障?如何保障員工的正常生活所需……

立春那天,馬克華菲CEO楊坤田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出一連串問題。最為嚴峻的是,如果連續多月沒有銷售經營性現金收入,公司每月固定開支至少5000多萬該從何而來?

事實上,服裝行業的紅利日趨平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1-2017年全國服裝類商品零售額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放緩。曾在2011年達到37.1%的增速,到2018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4.8%。

楊坤田說2019年是寒冬,但馬克華菲掙扎般地活了下來,2020開年卻在「黑天鵝」事件發生後,使得未來充滿了不確定。

服裝從業者給出的答案從來都不是坐以待斃。自救,正在進行。


缺貨


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全國知名的服裝一級批發與流通市場。

1989年,從一個只有45個攤位的大棚市場起步,到如今,四季青有26個服裝市場,2.5萬個檔口,年成交額近百億元、年租金約2億元。這裡見證了數萬名服裝從業者的起落沉浮。

3月,原本是這個市場最繁榮、最熱鬧的時候。

接棒1月、2月的冬裝黃金檔,過完農曆春節,3月份上來,市面上冬裝清倉甩賣與春裝批量上市同時進行,而工廠里已經開始了裁剪夏裝面料、投入生產。

服裝產業總是走在季節交替之前。

周曉聞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奏,今年卻有點無從施展。

他的檔口主要給電商平台的服裝店供貨,年前準備了不多的庫存,通過直播、社交電商的銷售,如今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他索性打算放棄今年的春裝市場,接下來把籌碼放在夏季款。

和一般檔口以押貨方式來供應批發商的模式不同,周曉聞的壓力並不在於去庫存,而是讓夏季款順利上線。

「我們給淘寶店供貨,不管是女裝還是男裝,控制好庫存才能賺錢。」周曉聞表示,他在春、夏、秋三個季度一般不會備很多貨,庫存上的壓力不算大。

不多備貨的原因有二,一是,款式更新太快,在傳統的服裝行業,一個款式能賣一個月,甚至能撐一個季度,但是現在的生命力最多15天;二是,流暢的生產流水線能給供貨商足夠的安全感。

周曉聞舉了個例子,年前定好款式,面料全部拉到工廠,復工後馬上就能裁好,第2天就可以正常就生產,第3天就能出貨了,最晚第4天。除了冬裝之外,春夏秋的衣服都可以快速生產出來。

一個重要的前提是,面料、印染等環節必須全部到位,但是現在工廠的復工率不足,上游供應鏈還無法正常運轉。

周曉聞還記得,去年的3月20日,他的第一波夏款下廠生產,3月25日就已經正式上架。而在之前,他需要做的是確定款式、確定面料、做好樣衣後拍攝樣片,再將樣片數據包給到電商賣家,這個過程至少需要7天時間。

向前倒推,3月中旬他應該已經飛往了廣州服裝市場去看款式。

「今年到現在我還窩在家裡,都沒出門。」周曉聞有些著急,別說去外地的服裝市場選款了,現在手上僅有的十幾款衣服,找模特出去拍樣衣照片都成問題。

在周曉聞的生意盤裡,夏裝的業績占比30-40%。一個季度下來,他能做出300款夏裝。現在的局面是,沒貨,夏款上不來。


徐凱文的直播間裡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往年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在播短袖了,但是現在還只能播春裝。」

2017年,正趕上電商直播的風口,徐凱文開始做服裝直播供應鏈,父親的2家服裝廠為其供貨,但一場直播下來就需要上架20多個新款,2家廠根本跟不上上款進度,徐凱文需要滿市場地選款、找貨。

春節之前,徐凱文的倉庫里還有一些衣服。但在疫情期間,開播10多天,攢下2萬多筆訂單、3萬件衣服。3月1日,四季青一開市,他第一時間就跑去倉庫發貨,但是發完手上的訂單,他的主播將面臨無貨可播。

做直播供應鏈2年多,徐凱文旗下有3個主播,每天固定在1688上直播6小時,主要面向批發商。疫情期間,團隊保持開播節奏,但10多天下來,商品庫逐漸被消耗空了,「以前我們都會提前3天左右做好產品的排期,現在沒貨根本做不出來排期。」


庫存積壓


在複雜的服裝市場,沒貨可賣與庫存積壓並存著。面向不同的客戶,檔口有著自己的運營模式,押貨是另一種常態。

徐凱文算了一筆帳,一個在廣州和杭州各有1個檔口的老闆,每年的房租支出是200萬,檔口小妹的工資是每月1萬,店長的工資還要更高,再加上倉庫租金,這些固定支出就已經有300萬。但最大的支出還是押貨。

「算下來,如果每天的銷售額不到10萬的話,一年根本沒辦法盈利。」徐凱文提到,押貨承擔著最大的成本。

小型服裝檔口的壓力已經很明顯,連鎖服裝品牌更是硬生生地扛庫存。

「服裝產業鏈冗長繁瑣,從紗線原材料到面輔料、印染、成衣,每個階段都需要相應的生產時間,一般每個季節的產品從商品企劃,到成衣、上市,至少需要提早半年下單採購。」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介紹。

這樣的長周期在連鎖品牌上的體現最為明顯。

馬克華菲在全國有1600多家店鋪,像往年一樣,年前備好了大量的春裝供應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銷售,下發至門店,但是目前的銷售量預計只有20-30%。楊坤田告訴「電商在線」,「往年到這個時候大約已經有30-40%的消化率。」雖然現在門店的復工率有70%左右,但是線下門店卻難以復市。



正值服裝行業的業績衝刺期,卻被疫情拖住了腿。

和馬克華菲境遇相似,疫情期間,雅戈爾的3000餘家門店暫停營業,正常情況下,95%的銷售業績來自線下。當下,積壓在倉庫的春裝新款眼看著成了庫存。

在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看來,這是公司成立40年來面臨的最大挑戰,除了發動全員參與線上營銷,他還把全年的銷售目標調整為第二、三季度重點做恢復,第四季度去補回損失。

在馬克華菲的經營體系中,50%是品牌直營店,10-20%是聯營店,30-40%是加盟店。雖然在年前加盟商的春款衣服已經都發到門店,但是面對庫存的積壓,品牌制定了面向加盟商的退貨政策,做最終的庫存兜底,緩解加盟商壓力,讓加盟夥伴能夠生存下去。

「我不能讓我們的加盟商活不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無論對合作夥伴還是對馬克本身而言。」楊坤田對「電商在線」表示。

既要去庫存,還要安撫加盟商,楊坤田給每個高管都安排了任務,每人分管幾個加盟商,跟他們保持溝通、激發信心、並了解一線情況。為緩解一名東北加盟商的焦慮,他抓起電話就跟對方從晚上9點聊到12點。

楊坤田是個馬拉松愛好者,今年的2、3、4月,他本來要去跑五場馬拉松,但因為疫情,這些都被叫停。跑步,是他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也許就是這種堅持使得他更有韌性。


但是,疫情對零售市場和行業的影響一層層傳導,這是無法避免的。疫情以來,馬克華菲在銷售上的損失數億元。

「疫情導致2019年冬季產品、2020年春季產品庫存比往年顯著增加,由此影響工廠春季產品資金回籠。實體門店沒有收入就無法正常支付面輔料、成衣生產資金,導致原本的產品產能規劃受終端衝擊而無序化。」程偉雄告訴「電商在線」。

影響面是連環的。

原定於3月11-13日舉辦的2020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春季]被延期,作為亞洲地區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服裝專業博覽會,本次展會涉及到1365個展商,1453個品牌。

「電商在線」致電展會方,得到的回覆是4月中旬之前預計都不會開展。

這裡是潮流發布的風向標。今年,服裝市場的風往哪兒吹,還是個未知數,去庫存是第一步。


上游工廠


一面是批發和直播生意沒貨,一面是品牌難以去庫存。然而,讓市場難以流轉的癥結並非來自需求端,而是工廠難以復工。

3月10日,廣州市中大紡織商圈開市,這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服裝面輔料批發市場,擁有2萬餘間商鋪,年成交額超2000億元,形成包含商鋪、製衣廠、作坊在內的紡織服裝產業流通市場,從業者超過10萬人。



在華東地區,浙江柯橋、江蘇盛澤與廣州中大齊名,已於2月18日陸續復工。截至2月24日,柯橋輕紡市場的復業率達79.6%;截至2月29日,盛澤地區織機開機率達到72%左右。

但工廠復工,並不代表訂單和產能的恢復。徐凱文透露,父親的工廠復工以來,開機率只有50-60%。

他們時刻關注著上游原料與下游訂貨,沒有原料和訂貨,開工也意味著沒處下手。

對於品牌方馬克華菲來說,需要實時跟進合作供應商的復工情況。

「生產配套的這些工廠,比如服裝製造廠、印繡花、輔料工廠等,哪一個環節缺位的話,都會造成服裝的交期延誤。目前總的供應鏈端只有50%復工。」楊坤田提到。

疫情之下的供需兩端,形成一種極不穩定的關係,這給服裝品牌造成了兩難的處境。

楊坤田擔心的是接下來夏季款的儲備量,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服裝消費需求快速反彈,但是貨沒備足,如何去做快單的反應和生產?

一旦遇到爆款,如果生產沒跟上,沒有備料來不及生產,就意味著供需大起大落。

近幾年,隨著電商的發展,服裝企業都在建立快速響應的柔性供應鏈,根據銷售情況做動態調整。當供應商跟不上,一款爆品的完成需要調配其他合作供應商一起生產。



程偉雄提到,當下的快單反應是基於工廠產能自營或者包產能基礎上,先決條件是面輔料提前做好、印染備好,或者備好胚布有可控自營印染工廠。

從整個服裝供應鏈來看,目前處於甦醒的狀態,需要一環環喚醒,繼而重新銜接,最後協同作戰。當訂貨與產能陷入一種不平衡,市場的分配將重新開始。

基於對目前合作工廠復工情況的觀察,周曉聞總結出了一個邏輯——學校不開學,工廠難復工。

「現在做服裝的大多是80後、90後,這一批人都有小孩,他們上網課需要用手機、用電腦,下載各種APP,要去複印、列印學習資料,只有父母陪著搞定。」周曉聞進一步解釋。

服裝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陷入互相等待中。


夏裝「蛋糕」


馬克華菲經歷了2003年非典,那時候的楊坤田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股猛勁,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

現在不一樣,時代不斷變化,消費者生活方式正在變遷,馬克華菲本身業務規模擴大,需要管理3000多名員工,管理的複雜性正在不斷升級,更重要的是變化太多、太快。

非典時期,大多數服裝品牌做了減產5成的計劃,馬克華菲開了7天的閉門會議之後,按照原計劃的90%下了訂單。

今年,楊坤田做了一些減款安排,一些款的第4波、第5波就不上了,直接停下來、不生產了,或者遞延到秋季,作為初秋的產品去安排。

馬克華菲必須對產品的整體規劃做出調整。

「一年有52周,我們叫周生意,按周為單位,調整每周、每兩周的上新節奏,比如說春季現在就幾乎是空檔了。與之對應的營銷也停住了,接下來的重點營銷會放在夏季,商品的周轉日曆和營銷日曆,都已經做了調整。」楊坤田介紹。



在這些調整之下,線上銷售渠道的銷售成為核心的現金流來源,在全員營銷之外,楊坤田鼓勵團隊積極開展短視頻和直播銷售,推動產品的動銷庫存變現。

另一服裝品牌太平鳥告訴「電商在線」,去年12月就開始春裝發布,陸續上新了4個波段的新品,眼下通過線上營銷作為重點渠道,布局夏裝的生產和發布。

在程偉雄看來,此次疫情會讓服裝企業更加重視線上渠道的整合,投入資源也更加傾斜線上業務,可能導致線上業務競爭格局加劇。當下企業與品牌在做的直播、社群、微商等充其量只是補充,未來趨勢依然是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全渠道模式。

與此同時,個體從業者的自救也已經展開。

義烏商貿城開市的第二天,徐凱文就馬上跑到義烏下單,現場定下1000件內搭褲訂單。這並不是直播間的常規流程。

「平時我們很少會直接下單,商家會根據直播間裡的銷售情況發貨到我們的倉庫,這樣不會有庫存壓力。但是現在產能跟不上,能訂到的貨,我們馬上就下手買走。」 徐凱文告訴「電商在線」。



在徐凱文看來,義烏的產能恢復還算快,因為每個廠家接的訂單足夠單一,例如只做內搭褲、只做內衣,產能相對能夠較快恢復。但是對於服裝工廠來說,一個工廠會接十幾、二十個品牌的訂單,每家訂單的完成都需要動用產業鏈上多個環節的資源。

除了服裝之外,徐凱文開始豐富直播間的品類,除了服裝之外,開始嘗試食品、日用品的接入,「每天上新幾十個服裝款實在是跟不上。」

周曉聞則打算先集中精力出十幾個夏款,哪怕定五星級酒店的房間去拍攝樣片,也要儘快讓生意流轉起來,對於供貨淘寶的商家來說,沒有圖片,則少了面孔。

「接下來就看夏季這塊蛋糕能不能做起來了。」周曉聞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曉聞、徐凱文為化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