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菜系烹飪方法介紹,莊主多年做菜經驗技巧分享

莊主談農村 發佈 2020-03-13T07:42:12+00:00

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悠久的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

中國八大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悠久的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同時也受到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以及飲食習慣等影響。

魯菜:口味咸鮮為主。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突出本味。

川菜:口味麻辣為主。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

粵菜:口味鮮香為主。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

蘇菜:口味清淡為主。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別。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

閩菜:口味鮮香為主。尤以「香」、「味」見長,具有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

浙菜:口味清淡為主。菜式小巧玲瓏,清俊逸秀;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形態精巧細膩,清秀雅麗。

湘菜:口味香辣為主。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

徽菜:口味鮮辣為主。擅長燒、燉、蒸,重油、重色、重火功。最能體現其特色的是滑燒、清燉和生熏法。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

魯菜如同講究禮儀廉恥的士人。

川菜和湘菜就像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江湖術士。

粵菜和閩菜宛若風流儒雅的公子。

蘇菜、浙菜和徽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

製作工藝

中國飲食素有「味」是靈魂之說。每一種食物,採用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調味品、不同的調製手法,經過精心烹飪,呈現出咸鮮、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鮮香……各式各樣的美味境界。

炒是最基本的烹飪技法。炒時要用旺火,要熱鍋熱油,所用底油多少隨料而定。炒法可分為生炒、滑炒、熟炒及干炒等。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熱時間極短,烹製出的菜餚脆嫩鮮爽。常用的爆法主要為:油爆、蕪爆、蔥爆、醬爆等。

炸是一種旺火、多油、無汁的烹調方法。炸的種類有清炸、干炸、軟炸、酥炸、紙包炸、脆炸、油浸、油淋等。

燒是先將主料進行一次或兩次以上的熱處理後,加入湯和調料,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慢燒至或酥、軟、嫩、鮮的烹調方法。燒分為紅燒、白燒、干燒、醬燒、蔥燒、辣燒等。

燉先用蔥,姜熗鍋,再沖入湯或水,燒開後下主料,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燉。燉菜的主料要求軟爛,一般是咸鮮味。

蒸是以水蒸氣為導熱體,將經過調味的原料,用旺火或中火加熱,使菜熟嫩或酥爛的烹調方法。蒸法分為干蒸、清蒸、粉蒸等。

煮是把主料放於多量的湯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燒開,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種烹調方法。

拌也是一種烹飪方法,操作時把生料或熟料切成絲、條、片、塊等,再加上調味料拌和即成。

走進川菜

種類有以辣子雞、辣子肥腸、香辣蝦為代表的 辣子系列;以泡椒牛蛙、泡椒兔為代表的 泡椒系列;以美蛙魚頭、石鍋魚為代表的 乾菜燉燒系列;以酸菜魚、酸菜雞為代表的 酸菜系列;以水煮肉片和水煮魚為代表的 水煮系列;以泉水雞、燒雞公、芋兒雞為代表的 干燒系列;以青椒雞、尖椒兔為代表的 雙椒系列和以萬州烤魚、紙包魚為代表的 烤魚系列等。

下河幫小吃有重慶酸辣粉、涼麵、口水雞、萬州格格、涪陵油醪糟、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忠縣豆腐乳、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燈影牛肉、鬼城麻辣雞塊、雞絲涼麵、碗雜麵、老麻抄手、泡椒鳳爪等。

重慶小面

「老闆,二兩小面!」

「老闆,三兩小面,乾餾……」


重慶小面原材料

佐料:鹽、味精、雞精、芽菜、熟菜油、香油、紅油、辣椒油、花椒麵、熬制醬油、熬制醋、芝麻醬、蔥、姜蒜水、油酥花生米。

除此之外,還需要骨湯(可用白水替代)、水面/掛麵和青菜。

宅家的日子,不妨動起手來跟著做菜小達人學習製作地道重慶小面吧!

莊主做菜技巧分享:

很多人都喜歡下廚做菜,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時間去學習各種做菜的方法。大部分都是靠自己摸索,所以做菜的味道不太好,其實有些菜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可以做得很好吃。 下面大廚教你8個常用的「做菜」技巧,都是簡單又實用的小妙招,收藏起來輕鬆可以提高廚藝。

①【炒土豆絲】,土豆絲要切成細絲,刀工不好,就用小工具擦成細絲。然後用清水多浸泡幾次,目的是洗掉多餘的澱粉,然後控干水分。炒的時候要大火急炒,沿著鍋邊倒入醋,出鍋前撒鹽,前後1分鐘之內要出鍋。這樣做的土豆絲口感很脆,味道好吃,賣相也好看。

②【煎豆腐】,先把豆腐焯水1-2分鐘,或者放在開水裡燙一下,可以去掉豆腥味,而且更緊實。然後用生薑把鍋底擦一遍,熱鍋涼油下鍋煎豆腐。用這個方法,豆腐不散碎,而且不粘鍋,味道也好吃。

③【煎魚】,有3個方法,1、用生薑擦鍋底,然後在倒油煎魚。2、先炒個雞蛋,不洗鍋,直接倒油煎魚。3、熱鍋涼油,放入少許白糖,在煎魚。用這三個方法煎魚,都不會破皮,也不粘鍋。還有記住不要頻繁翻動,拿著鍋把輕輕晃動就行。

④【炒青菜】,最好是用一半食用油+一半豬油,然後大火急炒,不要蓋鍋蓋,斷生後就放鹽調味,出鍋前放入蚝油。從下鍋到出鍋,不超過1分鐘。這樣炒青菜顏色漂亮不發黑,口感鮮嫩又好吃。

⑤【炒肉】,炒肉前,要先醃製一下,用醬油、澱粉、蛋清和料酒,醃製10-15分鐘。然後在下鍋炒,等到肉斷生變色以後,在放鹽。這樣炒的肉片很鮮嫩多汁,味道好吃。否則又干又硬,不好吃還容易塞牙。

⑥ 【炒雞蛋】,打蛋液時,可以加少量水,在切少許薑末放進去,攪拌均勻。鍋內油稍微多點,炒的時候放點醋。廚藝高的話用大火快炒出鍋,基礎不太好的,用中小火炒。這樣雞蛋出鍋後金黃鬆軟,口感好吃味道香。

⑦【燉骨湯】,想要燉大骨湯,純大骨頭是不行的,最好在放一隻雞架子,或者火腿肉。大概比例是3斤骨頭配1個雞架子,或者半斤火腿肉。然後一直用大火燉的是白湯,用小火燉的是清湯。不論哪種湯,湯鍋內不要放鹽。燉好以後湯盛出來另外調味。

⑧ 【燉肉】,燉牛肉時,可以放一小包茶葉,這樣更快軟爛,而且味道更好。燉大肉放少許山楂,能去除油膩感。燉雞肉,放一小把黃豆,熟的快,味道鮮,而且入味。燉鴨肉,放一小把田螺,能更快軟爛,而且味道更鮮美。

燉肉時:

1、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2、煮骨頭湯: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3、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4、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少油膩感。

5、羊肉去膻味:將蘿蔔塊和羊肉一起下鍋,半小時後取出蘿蔔塊,放幾塊桔子皮更佳。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6、煮豬肚:豬肚煮熟後,切成長塊,放在碗內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便會加厚一倍。

7、燉肉時,在鍋里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並增加湯的鮮味。

8、燉老雞:在鍋內加二三十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灌給雞一湯匙食醋,然後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9、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紅,肉味鮮美。

10、做紅燒肉前,先用少許硼砂把肉醃一下,燒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甘香可口。

煎炸時:

1、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裡煮一會兒,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膠質層,然後再用油炸。

2、炸豬排時,在有筋的地方割2~3個切口,炸出來的豬排就不會收縮。

3、炸雞肉:將雞肉先醃一會兒,封上護膜放入冰箱,待炸時再取出,炸出的雞肉酥脆可口。

4、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點冷開水,會使蛋又黃又嫩。

5、煎雞蛋時,在平底鍋放足油,油微熱時蛋下鍋,雞蛋慢慢變熟,外觀美,不粘鍋。

6、煎雞蛋時,在熱油中撒點麵粉,蛋會煎得黃亮好看,油也不易濺出鍋外。

7、炒雞蛋時加入少量的砂糖,會使蛋白質變性的凝固溫度上升,從而延緩了加熱時間,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製品變得膨鬆柔軟。

蒸炒時

1、炒雞蛋時加入幾滴醋,炒出的蛋鬆軟味香。

2、炒茄子時,在鍋里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3、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並使色、味相宜。

4、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後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5、炒波菜時不宜加蓋。

6、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後,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7、炒牛肉絲: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醃,30分鐘後再炒,鮮嫩可口。

8、炒肉菜時放鹽過早熟得慢,宜在將熟時加鹽,在出鍋前再加上幾滴醋,鮮嫩可口。

9、炒肉絲:肉絲切好後放在小蘇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別疏鬆可口,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做到甜酸適度。

10、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後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餚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11、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


和莊主學起來,為自己愛的人親手做美食,


喜歡的可以自己收藏轉法,謝謝大家。莊主將持續分享各種美食的做法,人生苦短唯有真情和美食,不可辜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