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講究排場,睡覺都要好幾人侍候,宮女直言: 累壞了!

觀景說史 發佈 2020-02-24T03:12:17+00:00

看守大門的宮女沒有權力直接拿鑰匙,是出於安全考慮,萬一遇上失火這等緊急情況,這老佛爺應該會嚇出一身冷汗吧!

文|觀景說史:

晚清時期的實際掌舵人慈禧太后,人稱老佛爺,現如今關於她的的話題可真不少。當時清朝雖然已經千瘡百孔,隨時都有轟然坍塌的可能,但老佛爺卻還享盡奢侈之夢事。老佛爺過著奢華的生活,非常的講究排場。

慈禧太后畫像插圖

單單是晚上睡一個覺,也有很多的講究,一晚上下來,可累壞了那些侍候她的宮女。下面觀景就帶大家去看一看,慈禧太后晚上睡覺時是怎樣一個流程,那些侍候她的宮女又有多累?

慈禧晚上睡覺時侍侯的宮女人數和具體安排

慈禧太后的寢宮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地點,但大多數是在儲秀宮。下面就以慈禧太后下寢的儲秀宮為例。

晚上八點打更後,儲秀宮的大門就會掩上一扇了,那些沒事的太監、閒雜人等也到了下班時間,儲秀宮開始清場,只留值夜侍寢的的宮女。

慈禧太后復原圖

值夜宮女這個時候需要開始為慈禧睡前做一些準備,比如得給老佛爺備好凈身擦拭的熱水,一切準備妥當後,儲秀宮的大門就會被鎖上,鑰匙會交給敬事房保管,任何人沒有慈禧太后的懿旨不得擅自出入儲秀宮。

儲秀宮門外每天晚上都會有兩個值夜太監,一般都是由總管李蓮英來安排。這時候除非有萬分火急的事,否則儲秀宮的大門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會緊閉著。

而需要覲見慈禧太后的話,必須要向李蓮英總管請匙,並且說明請匙的理由,再由儲秀宮的當值太監、宮女層層通報,慈禧太后點頭同意了才可以進去覲見。

宮女示意圖

在儲秀宮內,當值侍寢的宮女一共有五人,其中有一個是帶班宮女,相當於現在的領班頭目。這五個宮女各司其職,具體安排如下:

  • ①、首先外間的儲秀大門由兩名宮女看守。無論是多大的官,多緊急的事,在這個時候想「面聖」慈禧,都必須得到這倆宮女的通報,在慈禧同意後才可以進入儲秀宮。

話說儲秀宮的門已經上鎖了呢,不通報也不行。而且鑰匙也在敬事房那邊,一番通報下來,還得去敬事房請匙來開門,還真是夠麻煩的。看守大門的宮女沒有權力直接拿鑰匙,是出於安全考慮,萬一遇上失火這等緊急情況,這老佛爺應該會嚇出一身冷汗吧!

  • ②、目光往內延伸,向西一間是慈禧的更衣室,東面側是慈禧平時燒香念齋的靜室,更衣室和靜室也必須各有一名值班的宮女。這倆宮女的職責就是掌管慈禧的隨身物,還有就是及時聆聽裡間臥室的情況,有需要的時候隨時進入臥室提供幫助。


慈禧太后畫像插圖

  • ③、再進去就是裡間慈禧的臥室了,這裡由一名宮女侍候,能貼身伺候老佛爺的,當然是她最信任的宮女擔任,也是這五個宮女之中的「領班」,權利也最大。

這位宮女除了侍候慈禧喝水或起來出恭外,更要看慈禧睡得好不好,有沒有打呼嚕?有沒有咳嗽?呼吸均不均勻?翻了幾次身等等,這些都要記錄在冊,敬事房的太監隨時會抽查,並交由太醫院那邊做記錄。以便大醫院那邊能隨時掌握老佛爺的身體健康。

侍寢的宮女責任最為重大,累了只可以背靠牆壁稍微眯一眯眼,可千萬不要真的睡著了,萬一老佛爺要起來出恭或是口渴,一個侍候不周可是要挨板子的。

宮女示意圖

慈禧太后寢室侍寢值班的一些規矩

《清末別史》載:每一天的早晨老佛爺醒了,侍寢的宮女就立刻到床前跪著,喊一句「老佛爺吉利」。

除了這個規矩外,值夜侍寢的宮女還要很多規矩要遵守做到:

  • 1、外間值夜宮女累了可以坐在地上的氈子閉目養神,但不可以睡沉了打呼嚕、說夢話。
  • 2、值夜宮女要「潔身自愛」,身體不能有異味惡臭,更不能在慈禧寢裡間外間出恭解手。
  • 3、慈禧寢宮裡的床、凳子、炕等宮女全部不能坐。
  • 4、晚上11點的時候,值班宮女有一次宵夜。一般都是吃一些包子,或者是粥之類的。五個值夜宮女輪流著吃。


宮女示意圖

侍寢值夜的宮女都是嚴格挑選出來的

據《宮女回憶錄》榮兒回憶:「不管在外面有多不順心的事,老佛爺對我們總是和顏悅色」。

由此可見值夜宮女也是一種很特別的存在,得到了其他太監、宮女不到的特別寵愛。而關於值夜宮女的選撥也是非常的嚴格。

首先笨手笨腳的宮女是去不了儲秀宮的,能在儲秀宮值夜的是宮裡特別優秀的宮女,她們不但心靈手巧,還得有些才華。具體的表現就是:能侍候老佛爺洗腳、擦身子、抽大煙、侍候入睡等手腳麻利的宮女才能入選。

宮女示意圖

結束語:

慈禧太后晚上睡覺的規矩也是挺多的,一般的宮女還真受不了。哪怕值夜的宮女得到再多的寵愛,但每時每刻都讓自己的神經崩得緊緊的,生怕侍候不好老佛爺,同時還不能睡覺,累是肯定的,長此以往,被累壞也不足為奇。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就算是再精明利索的人,長期以往的侍候在「君側」,也總會有犯些錯誤的時候,輕則會被值夜宮女「領班」打罵責罰;嚴重的話惹怒了慈禧老佛爺,被打板子甚至丟了卿卿性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