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陸上海豚腿腿練習,回歸正確的練習方法

游泳體能曲少中 發佈 2020-02-13T02:55:12+00:00

方法可能是教練傳承下來的,不過究竟是不是要在陸上成為一種模擬練習,這件事還是值得商榷的。即使你有絕對力量,但由於沒有穩定的支撐面,在水中的相對作用也會大大降低。


我們可以見到很多陸上海豚腿練習方法。這些方法究竟對我們在水裡游泳幫助究竟大不大,是否真的可以起到作用呢?這次我們來一起聊聊。

一個傳承多年的練習方法

在我曾經學習蝶泳(海豚腿)經歷中,陸上模仿的回憶幾乎為零。印象中,只有教練在岸邊象徵性的模仿,告知我們發力不足的身體部位。

不過最近看到一些視頻用著這樣的方法,想讓大家通過這樣的練習去增加海豚腿技術動作感覺,這點讓我有些疑惑。方法可能是教練傳承下來的,不過究竟是不是要在陸上成為一種模擬練習,這件事還是值得商榷的。

下面我們從運動力學的中的一對概念,來幫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分析一下這個練習真的對海豚腿有幫助。


也許它不該成為一項「刻意練習」


人體骨骼猶如一個鏈條,運動時環環相扣,牽一環而動全身。對於我們來說,了解運動鏈可以有效分析運動模式中的問題,以及力的傳導狀態。開鏈與閉鏈是運動力學中運動鏈的兩種模式分類。

開鏈運動指的是我們身體運動環節中末端為自由環節的狀態,而閉鏈運動的末端環節則是鎖定的。這樣的文字描述可能很複雜,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理解。比如電影《惡靈騎士》中主角使用的鎖鏈,鎖鏈抽打時的狀態就是一種開鏈運動狀態;當惡靈騎士用鎖鏈捆住對手時,遠端被鎖定,鎖鏈末端已經不能自由移動,這時的運動狀態就變成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閉鏈運動。

回到游泳運動中來,我們在水下海豚腿的時候,身體運動鏈末端(足部)處於自由狀態,很好的把力量傳導出去,形成推進力。如果我們在陸上練習,雙足處於固定狀態,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閉鏈運動狀態,這時候的力量傳導就和水上完全不同。當陸上練習完全沒有辦法匹配水中的發力感和動作模式,那我們練習這個的意義何在?還是說,僅僅作為視覺上的指導,而不要把它作為一種可以練習更為合適。


如何安全有效學習蝶泳

如果我們想在陸地上找海豚的感覺,除了「刻意練習」方法外,還有其他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一定是開鏈運動才更符合水中的感覺。而且在練習前,我們需要具備幾項基礎才更利於動作控制和預防運動損傷。

陸上練習-穩定的核心力量與調整髖關節靈活性

我們還需要回歸到運動鏈的概念,還需要想像一下惡靈騎士的鏈條。當我們手握一端時,這一端需要極其穩定,甩出去的鏈條才可以揮舞有力。緊握的一端就相當於我們穩定的核心,而前端的鏈條(環節)為了滿足鞭打力的傳導,就必須具備良好的靈活性。這個原理告訴我們需要給核心足夠的穩定性,以及良好的髖關節活動度。


水上練習-小幅度開始練習


在核心穩定與髖關節靈活性足夠的情況下,一定要下水練習。因為在重力、浮力和不同方向的阻力環境下,我們才可以更好地感受、控制和學習動作。在正確的技術動作下,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小幅度找動作感覺,特別是在水中控制和髖關節運動感覺,強調對動作的「控制」,切勿鬆散。這一點從海豚腿的水花就能看得出來。


小結

海豚腿「刻意練習」效果並不大,因為開鏈閉鏈運動和閉鏈運動時的骨骼肌運動順序和力的傳導都是不同的。特別是我們本身就有不良體態的情況下,這樣的練習對身體還有損傷的風險。

游泳和陸地運動運動相比,我們除了要對抗重力,還要面對不同物理環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即使你有絕對力量,但由於沒有穩定的支撐面,在水中的相對作用也會大大降低。所以游泳並不簡單,這也是為什麼相對於其他運動,游泳技巧與力量相對比重大一些的原因之一。不過,我想這也是這項運動的魅力之一吧,它是對自身技巧精雕細琢空間很大,它是面對物理環境不確定性時的挑戰。

所以,「干就完了!」我認為這句話在游泳運動中並不適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