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智能家居落地的最佳路徑.....

物聯網智庫 發佈 2019-12-20T17:38:07+00:00

作者:Yilia物聯網智庫 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當下,科技不再是智能家居落地的障礙,因此智能家居必然會有出路。只是,未來是一片荒蕪,要在這片荒蕪中走出康莊大道,商家需要考慮的是這條路怎麼設計,是不是最佳路徑。


作者:Yilia

物聯網智庫 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導 讀

當下,科技不再是智能家居落地的障礙,因此智能家居必然會有出路。只是,未來是一片荒蕪,要在這片荒蕪中走出康莊大道,商家需要考慮的是這條路怎麼設計,是不是最佳路徑。


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斯尼樂園馬上就要竣工了,然而各景點之間的路徑該怎樣設計還沒有完美方案,格羅培斯心裡十分焦急。後來他讓施工部在地上撒上草種,提前半年開放。在這提前開放的半年裡,草地被踩出許多小路,有寬有窄,方便自然。後來,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之所以能評為最佳設計,最關鍵是他一改「商家」指導「消費者」的固定思維,以用戶為主體,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商家」再匹配相應服務。

這種思路對於近年來智能家居落地是很好的啟示。

科技與慾望需求協同促進社會的發展


人的慾望不斷促進了科技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又不斷激發人性更深層次的慾望,於是科技與慾望需求一直相輔相成,推動著人類文明社會不斷進步。


當人想及時方便地與其他人溝通時,即時通信軟體產生了

當人想足不出戶買到想要的東西時,網購模式出現了

......


現在,當人們已經滿足了基礎的家居生活,慾望需求便是更安全、舒適、便捷的智能生活,尤其是當下購房主體君80、90基本上都帶有網際網路「嗅覺」——根據騰訊家居《2019影響中國家居生活方式趨勢報告》顯示,80後、90後對於智能化家裝的認同感分別高達73.1%,80%。未來的00後購房者更是天生自帶智能「基因」。



當下,科技不再是智能家居落地的障礙,因此智能家居必然會有出路。只是,未來是一片荒蕪,要在這片荒蕪中走出康莊大道,商家需要考慮的是這條路怎麼設計,是不是最佳路徑。

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早在2013年智能家居概念就已經被推到風口浪尖,記得那時最火的就是各類家用智能硬體,諸如:智能插座、智能音箱、智能家電、智能路由器等;2014年受谷歌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企業Nest的刺激,智能家居的熱度更是猶如岩漿爆發。


2013年到2018年間,光獲得了天使輪融資的智能家居創業企業就有140多家,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年之間獲得了B輪融資只有30餘家。

之前商家的思路都是想從消費者一端打開市場,但是面臨很多問題:


  • 單品本身的價值低於價格,消費者不認同智能家居,很難買單。比如,多花幾百元買了一個智能電燈,告訴消費者需要下個APP即可用手機控制,消費者可能沒有多大的興趣。
  • 不同的廠家,不同的協議,不同的APP,使用複雜。如果各個商家之間沒有互通,智能單品之間都是疊加,實現的價值是1+1<2。
  • 數據不互通,只是具有聯網功能的設備,不能為用戶提供智能場景,很難達到真正的智能。「控制」並不是智能生活的模式,「無感」觸動才是智能生活的終極目標,這就需要通過場景將各個設備之間進行聯動,比如夜晚回家,門被打開,家中的燈就自動打開,窗簾自動關閉,熱水器接通等,而場景的實現一定需要各個設備之間的數據互通與聯動。
  • 樣式與家裝風格不協調等。
  • ……

如果說前幾年智能家居還是在炒概念,那麼近年來,企業已經在逐步落地了。根據最新發布的《京東2019智能社區行業發展白皮書》,近五年來,智能窗簾和智能門鎖的銷量分別翻了22倍和62倍,家電產品智能化滲透率從9%增長到14.6%,從中可以看出,用戶對智能生活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強。

IDC數據也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累計出貨近1.5億台,同比增長36.7%。預計未來5年市場將持續快速增長,尤其當2020年5G技術逐漸普及上馬時,新通信技術高速度、低時延的特性又賦予了智能家居全新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億台。

智慧地產可能是智能家居落地的最優途徑


目前,落地方向比較實在的是軟裝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房地產市場。


從2017年開始,包括萬科、綠城、陽光100、綠地、建業、碧桂園、新城、保利、中海、金科、金地、龍湖等100強開發商,都主動部署了智能家居。近五年來,全國新增社區的數量相對穩定,但智能社區的增長趨勢很明顯。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智能家居的配置率超過77%,增幅達36%,智能安防、智能門鎖是開發商需求量最大的兩類產品。2019年上半年配置率分別為64.4%、49.7%,配套量分別超過83萬套、64萬套,同比增速均超過66%,發展勢頭良好。而智能晾衣架則成為智能家居中的爆款,增長速度居所有產品之冠,達到驚人的1071%。


地產商落地智能家居具有獨特優勢:


首先,地產商的布局可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設施問題,例如智能家居需要的網絡布線、網關、系統、配套硬體等可以一步到位,省去後期改造的成本。比如,上個世紀90年代的房子的與現在建的房子不管是從布局還是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一方面也決定了房子再售的價格(當然北上廣的稀缺的學區房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些房子的附加價值更大)。

其次就是系統性,智能家居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場景服務,僅僅提供功能性產品而不顧及具體的消費場景以及可能的場景聯動,必然會走向失敗;產品聯網不是目的,美好生活才是本質,智能家居結合社區和更多生態,打造出生態服務圈,才能讓用戶感知到智慧的價值。

這就上升到智慧社區層面了,這些靠地產商搭建會更加容易,用戶只需最終體驗與使用。只要用戶的體驗優於普通的家居,一定不會「拆了」智能家居。畢竟智能家居是一個更酷的生活方式,對於年輕人和未來的年輕人,人性的虛榮也會為此買單的。

最後關鍵的就是能否有人買單,之前智能家居很難落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用戶覺得產品帶來的價值低於價格,不願意買單。或者在用戶習慣沒有養成前,他不會覺得自己需要智能家居,就像一個人他每天習慣用機械鎖開門關門,現在突然讓他用智能鎖,他可能覺得用鑰匙挺好的,並不需要用智能鎖,但如果這個人習慣了智能鎖,反過來讓他用機械鎖,可能就無法適應了。

而房地產商可以直接將智能家居嵌入進房屋,通過房產附件間接讓消費者接受並習慣,而對於價格,也不用過於擔心。豬肉每斤價格上漲10元,消費者可能會覺得很貴,怨聲載道,但對於一套200萬的房子,價格上漲10萬元,附帶著「智能」,提升品牌和品質,消費者也是願意買單的。

出路的決勝點:用戶思維

近兩年在樓市政策調整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正式進入後地產時代。開發商面臨著從原來的一次性售賣,向現在終身運營業主的角色轉型的趨勢。這就要求房地產商能解決業主的各種問題,全方位提升生活的感受度。於是,各家地產商不約而同的將重點放在智能化精裝與智慧化社區運營上,將各種場景智能化,將房地產數據化,從而最大化的提升自己的價值。


智能家居這條路已經不可逆,必然會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房地產商也成了這個行業非常合適的布局者,關鍵是看商家如何設計出最優路徑,讓智能家居儘快落地,也許用戶思維可以給商家們一些提示,而不是商家根據自己的利益設計一條路,然後「教育」用戶必須按這條路走。

這裡再分享一個小故事,前段時間在老家縣城,看到在建房地產項目廣告上赫赫的打上了智能家居字樣。在這樣一個門禁卡都無法實行的地方,賣智能家居地產,就好比向不會上網的老太太推銷5G手機,縱使5G手機再怎麼牛,老太太想要的只是功能簡單,字體超大,方便使用老人機。

未來,「智能」是方向,是目標,只是通向「智能」這條路還在設計中,我們需要一個像格羅培斯一樣偉大的設計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