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國學者研究馬克思的著作,讓德國專家為不通中文而「深感遺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19-12-19T20:04:23+00:00

小編按在馬克思研究中,以德語為母語的研究者在搜集、閱讀原始手稿的初期占有一定的便利和優勢,但馬克思思想世界的複雜、論證邏輯的曲折和理論結構的繁複並不會自動呈現在其面前。

在馬克思研究中,以德語為母語的研究者在搜集、閱讀原始手稿的初期占有一定的便利和優勢,但馬克思思想世界的複雜、論證邏輯的曲折和理論結構的繁複並不會自動呈現在其面前。

如果沒有與研究對象相匹配的視野、思路及框架,沒有深刻的體悟、把握和理解,同樣不能作出準確、客觀和到位的分析、闡釋及評價。同樣,即便是德國之外的學者,如果方向有遠見,步伐邁得穩,功夫下得深,也能夠有所作為。

有這樣一部中國學者研究馬克思的著作,讓德國的馬克思專家十分重視,並不約而同地表示為不通中文而「深感遺憾」。它就是由聶錦芳教授主編、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推出的12卷本《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本文作者陳棟,原載於《中華讀書報》。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對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著述的精深解讀而享譽國際學界、被哈佛大學哈桑教授稱為「當今『亞里斯多德學』世界第一權威」的陳康先生(1902-1992)曾經立下宏願:遲早有一天,「要讓西方的西方哲學研究者為不懂中文而感到遺憾」!

去年以來,德國好幾位從事馬克思文獻和思想研究的專家在談到一套用中文撰寫的書時,多次生髮出陳康先生當年所期待的那樣的感嘆。這令我驀然感到:至少在馬克思研究領域,陳先生的願望在一定程度上是變為現實了!

德國專家談到的這套書,就是由聶錦芳教授主編、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推出的12卷本《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首先是來自德國特里爾馬克思故居博物館伊莉莎白•諾伊館長的評論。

這是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對馬克思本人著作及其思想最為深入、系統的研究。

由於這套書中的第1卷《濫觴與勃興——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是聶錦芳教授2015-2016年應邀去特里爾訪學時完成的,諾伊館長事先對這套書的大致構思有所了解。但當聶錦芳教授作為2018德國「馬克思年」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於2018年10月再赴特里爾參加相關活動,並將整套書送給博物館時,巨大的篇幅、豐富的內容再加上考究的裝幀還是令諾伊感到震撼。她對此作出了這樣的評論:

「據我所知,這是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對馬克思本人著作及其思想最為深入、系統的研究。僅從每本書的主要內容和詳細目錄的英文翻譯就可以知道,作者對每一卷所涉及的馬克思著作的解讀是多麼細緻。非常遺憾的是,由於是用中文撰寫的,所以我無法詳細地了解每本書作者具體的分析和論證。」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談及2018年世界範圍內研究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學術著作時,諾伊只列舉出兩種:一種是德國米歇爾•海因里希教授所著《卡爾•馬克思與現代社會的誕生(1818–1841)》,另一種就是聶錦芳教授主編的這套書。

艾爾伯特基金會波恩總部圖書館負責人彼得•多納斯基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這項成果太重要了。

特里爾馬克思故居博物館歸屬於德國社會民主黨旗下的這個基金會。由於故居博物館的面積有限,工作人員的辦公場所已經堆滿各種圖書資料,而在波恩總部圖書館不僅存放著大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包括已經被裁撤掉的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的大部分藏書),而且設有專櫃,集中收藏世界各國最具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著述,但其中中文書籍極少。所以,諾伊館長在去波恩開會時將整套《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帶去了,希望存放於此。多納斯基教授收到此書後,看了詳細的英文目錄和內容提要,覺得「這項成果太重要了」,並馬上安排工作人員編目。此後,他專門打電話給特里爾大學漢學系的梁鏞教授,說:「沒有想到,中國同行的研究已經如此深入和全面。可惜的是,我不懂中文,很為自己不能閱讀該書的全部內容而感到遺憾!」多納斯基除了讓梁教授向作者表達感謝外,還特別邀請聶錦芳教授訪問基金會。

而對此書發表了更為細緻的評價的還有兩位重要專家,他們分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以下簡稱MEGA2)中《倫敦筆記》部分的核心編輯成員埃亨弗里德•噶蘭德教授和諾伊館長提及的米歇爾•海因里希教授。這需要從我與他們的交流談起。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以下簡稱MEGA2)中《倫敦筆記》部分的核心編輯成員埃亨弗里德•噶蘭德教授:

這很可能是近年來突破甚至顛覆以往《資本論》及其手稿研究範式的重要研究成果。

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我作為交換生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習。我是帶著研究馬克思《倫敦筆記》的計劃去德國的,所以首先去拜訪的是熟悉《倫敦筆記》文獻狀況的噶蘭德教授。他在兩德統一前就任教於歷史悠久的哈勒-維滕貝格-馬丁路德大學(位於東德境內),並在該大學的MEGA2《倫敦筆記》編輯和研究小組中承擔了重要工作,是受過極為嚴格訓練的名副其實的馬克思文獻編輯專家。由於兩德統一後高等院校的整頓,包括噶蘭德教授所屬的小組在內的許多MEGA2研究單位作為意識形態的「陳舊負擔」被關閉或難以為繼。噶蘭德教授同許多研究人員在被解職後不得不另謀出路,他最終定居於德國中部的埃爾福特市,雖然改行從事其他職業,卻從未放棄過馬克思文獻的編輯與研究工作。

《倫敦筆記》手稿

我從柏林出發,經過四五個小時的大巴車程到達埃爾福特,受到了噶蘭德教授的熱情款待。他在家中向我展示了他多年來搜集的有關《倫敦筆記》的所有文獻材料,數量種類之多令我震驚。不僅如此,教授談起文本中的具體細節也是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可以看出一位純粹學者的高度專業素養。《倫敦筆記》的文獻編輯是噶蘭德教授的研究專長,但其實不限於此,他本人還寫作過並指導過多位博士生關於《倫敦筆記》思想內容的專題研究。不僅如此,他對《資本論》及其手稿形成過程的相關研究也十分獨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分享完我在整體梳理文本基礎上的思想研究構想後,噶蘭德教授表示大力支持,給了許多具體的建議,並饒有興味地詢問我以上想法從何而來。我便向他介紹了影響我這一思路的聶錦芳教授及其近期學術成果。

當噶蘭德教授了解到聶教授的學術主張和研究規劃後,他意味深長地表示這即便對德國專家而言也是一個挑戰極大的研究,為此他很感慨在中國有人如此重視利用他們的編輯成果進行細緻的文本解讀,相比之下,他認為在這一方面德國和歐洲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得知12卷本叢書的出版後,他非常興奮,表示出相當的興趣,尤其是對12卷本中《資本論》及其手稿部分的研究。由於時間匆忙,我根據國內的叢書出版報導臨時口譯了他所關心的部分目錄和內容提要,他根據以上信息敏銳地作出這樣的判斷:

「這很可能是近年來突破甚至顛覆以往《資本論》及其手稿研究範式的重要研究成果。我與海因里希教授等專家在這方面的爭論很多,而單從目錄結構和內容提要上看,這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他的或任何一種既有的思路。我今年可能會寫一篇文章,如果成文會向同行提及這一成果。」

說到此處,噶蘭德教授聳了聳肩,無奈地表示他現在有既定的研究任務,所以無暇學習中文,只能期待這一叢書英文版或德文版的問世。他拜託我轉達對聶錦芳教授的敬意和問好,並囑我隨時告知聶教授最新的研究進展,若有可能發給他一些介紹叢書的英文材料。噶蘭德教授的態度和評價令我很受觸動,帶著許多思緒,我離開了埃爾福特。

《資本論》思想研究專家的海因里希教授:

特別想在我(關於馬克思思想)傳記的框架設計中吸收這些著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獻編輯專家外,我還特別希望拜訪作為《資本論》思想研究專家的海因里希教授。因為他是目前德國屈指可數的專門從事馬克思著述及其思想研究的學者之一,他不僅曾經參加過MEGA2的編輯工作,還是德國「新馬克思閱讀」思潮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他與其他MEGA2編輯的不同之處在於,不拘泥和停留於單純的文獻考證,而是更重視奠基於原始手稿基礎上的思想研究,這從他多次再版的《價值的科學》《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論》及《如何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述中可以看出。而在這一點上與聶錦芳教授的研究方式非常接近。

右:海因里希教授

海因里希教授曾經在柏林自由大學和柏林科技經濟大學任教,為了撰寫3卷本的馬克思思想傳記(前文提及的《卡爾•馬克思與現代社會的誕生(1818-1841)》即為其中的第1卷),他辭掉了工作,全身心地在家投入研究和寫作。我通過從網上搜索到的電子郵件地址與其進行聯絡,可能是由於他很少上網,起初聯繫不太順暢,過了段時間才收到他的回覆。他很熱情地邀請我去他在柏林的家中做客,向我展示了他的所有藏書,並且針對我的論文選題提供了許多新資料,還推薦我去柏林一家藏書非常豐富的圖書館尋找文獻。

馬克思手稿

除此之外,他還特別向我介紹了其新的研究計劃和工作進展。原來計劃第1卷的內容是1818-1844年馬克思思想的發展,但由於要趕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出書,所以只好先將梳理完畢的1841年前的部分發表。目前他正在研究「《萊茵報》—《德法年鑑》時期」馬克思的材料,後續會繼續處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獻。海因里希教授對自己的這套叢書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和高度的期待,為超越以往的馬克思思想傳記,特別在文獻選擇上下功夫。他不僅需要認真細緻地處理包括書信和手稿在內的馬克思的各類文本,還將與馬克思發生過思想關聯的人物著作、當時其他報刊雜誌上的社會輿論、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文件檔案以及19世紀各領域的歷史文獻等全部納入到總體的考慮之中。

他很坦誠地告訴我,令他感到苦惱的地方在於,以上眾多文獻材料堆在一起,該如何統攝、解釋、敘述和分析,讓他頗費躊躇甚至一再延遲寫作進度。聽聞這一情況,我立即將聶錦芳教授主編的這套書介紹給他。他聽後非常高興,特別希望了解其具體內容和敘述方式,想看看作者們是怎麼處理文獻材料的。回到住地後,我與已經回國的聶錦芳教授聯繫,索要了12卷本的英文提要和目錄,然後發給海因里希教授。很快我就收到了他的電子郵件,謹翻譯如下:

親愛的陳棟:

非常感謝你寄來的內容目錄和概述。我對此非常感興趣,它們看起來與我的研究課題有很多共同的意圖,所以我特別想在我(關於馬克思思想)傳記的框架設計中吸收這些著作所取得的成果。非常遺憾的是,我無法利用這些書——如果我要準確理解的話,只能用中文版。如果有全書的英文翻譯,我很想儘快得到它。我還想與這套書的各卷作者交流。

最衷心的問候!

米歇爾•海因里希

此後,海因里希教授在持續進行自己的研究的同時,一直惦念著《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一書中與其相關的部分文獻處理方式。2019年8月,這套書第12卷《求解資本主義的史前史——「人類學筆記」「歷史學筆記」的思想世界》的作者王蒞去柏林出席「新時代視域下的中德馬克思主義研究」國際研討會,見到了與會的海因里希教授。他再次向王蒞表達了對這套書的重視,特別讚賞聶錦芳教授對馬克思一生思想發展歷程的完整把握和全書整體結構的設計,說這對他之後的寫作思路和框架有很大的啟發。出生於1957年的海因里希教授還對在小他9歲的聶錦芳教授的悉心培育下,幾位更為年輕的青年學者對馬克思著述和思想的熟悉程度表示驚訝。

此外,我看到了海因里希教授在這次研討會上所作的《馬克思思想傳記寫作中能否規避個人化的歷史觀》的報告內容,再比照聶錦芳教授在參加完德國「馬克思年」活動後發表的文章《馬克思研究如何面對歷史和時代》和《追尋馬克思的足跡》,可以看出德、中兩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在研究思路、風格、觀點上的相通、類似和差異,真正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又相互啟發、珠玉互鑒,共同點綴著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百花園。

當然,德國學者也不全是不懂中文,除了那些華裔教授(遺憾的是,他們幾乎沒有以馬克思主義為專業的),個別從事「中國學」研究的學者也關注到這套書。比如,漢堡大學的阿德里安•克勞奇克在其用德文撰寫的博士論文中專門設計的一節《聶錦芳與文本學視角的馬克思》、在其用英文發表的關於中國慶祝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綜述中,都對這部書及其觀點進行了討論,將其視為中國具有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之一。

那麼,德國的馬克思專家為什麼會如此重視這套書並不約而同地表示為不通中文而「深感遺憾」呢?

可以這樣說,《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是聶錦芳教授和受他的研究方式影響的幾位青年學者在多年追蹤世界學術前沿、廣泛搜集文獻資料和悉心解讀內容基礎上推出的重要成果。它選取了馬克思的一系列重要文本、文獻及其思想展開深入研究,真正把版本考證、文本解讀、思想闡釋與現實意義重估緊密結合了起來。

聶錦芳教授

在12卷的篇幅中,通過對「中學文獻」「大學習作」與「博士論文」及其筆記的解讀,探討了馬克思思想起源中的宗教氛圍、啟蒙背景、浪漫情懷與自我意識;通過對「《萊茵報》—《德法年鑑》時期」重要文本的研究,甄別了馬克思思想轉變中所產生的「苦惱的疑問」以及他對現實解放之路的尋求;以「猶太人問題」為中心,重新考察了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思想傳承、決裂的過程;通過對「巴黎手稿」的梳理,分析了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及其揚棄異化的思路;以《神聖家族》為中心,重新考察了馬克思對「觀念論」的批判和思想的建構過程;通過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研究,分析了馬克思在批判中所重構的「新哲學」的構架、體系及其特徵;通過對《哲學的貧困》與《貧困的哲學》的比較,探究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形上學」基礎;通過對1848-1852年間一批「政治文獻」的研究,重新審視了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政黨學說和革命方略;通過對「1857-1858年手稿」的研究,釐清了勞動、貨幣與資本理論的複雜內涵及其論證邏輯;通過對「1861-1863年手稿」的解讀,甄別了馬克思經濟學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與超越;通過對《資本論》第一卷不同版本的比較,重新闡釋了馬克思的資本理論及對資本的邏輯的批判;通過對「人類學筆記」與「歷史學筆記」的研究,透視了馬克思晚年寬廣的理論視野、新的理論和實踐建構及其後續效應。

更為重要的是,在整套書的研究和寫作過程中,作者逐漸摸索出一套具體的方法及其原則。誠如聶錦芳教授在該書完成後所悉心總結的:

在研究中,我感到最困難的,並不是權威而完整的第一手文獻的搜集,而是對這些文獻的把握、理解和解釋;我們不僅要還原馬克思當年寫作的原始情境、文獻狀況及具體內容,而且必須找到一種合適的「框架」來統攝和清理大部分處於散亂狀態的文獻中的思想及其邏輯。很顯然,這樣的「框架」不能出自我們純粹的杜撰,更忌諱用一種外在思路、觀念和範式來強行套用。

因此,鑒於馬克思留存下來的文本及其表述方式的特殊性,一方面,我強調,精深的馬克思思想研究必須走向文本、文獻學,而不能將其全部讓渡給馬克思手稿的辨認者、著作的編輯者和翻譯者,因為思想闡釋是對文獻編輯成果進行的檢驗和理解,從而可以進一步推動客觀、準確和到位地概括和分析馬克思的思想,所以我不允許學生離開文本、文獻的原始狀況和具體內容抽象地討論馬克思的思想;

但另一方面,馬克思很多敘述非常散亂,觀點也不甚系統和明確,可是其中無疑又蘊藏著極大的思想容量和嚴密的論證邏輯,並且構成其思想發展前後相續而又不斷推進的序列。所以,我們就必須在反覆研讀這些文獻、切實把握其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一個解釋「框架」來貫穿這些分散的材料,體悟、概括和分析其思想。很顯然,這中間解讀者主體性的發揮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當我們的解釋與馬克思文本中的思想能夠接通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他——不僅僅限於他的觀點,更包括他對觀點的論證;不僅僅限於他定型、成熟的思想,更包括他「苦惱的疑問」、對自我的反省、理論的內在矛盾、開放的多元思路、多重的理論和實踐效應。

這真是發自肺腑的切身體會!只有在如此精深的研究中經歷過類似的磨難和煎熬的人,才能體味和領悟其含義。分析至此,德國專家,特別是正在寫作馬克思思想傳記的海因里希教授為什麼極為重視這套叢書甚至為不懂中文而「深感遺憾」,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也表明,在馬克思研究中,雖然以德語為母語的研究者在搜集、閱讀原始手稿的初期占有一定的便利和優勢,但馬克思思想世界的複雜、論證邏輯的曲折和理論結構的繁複並不會自動呈現在其面前。如果沒有與研究對象相匹配的視野、思路及框架,沒有深刻的體悟、把握和理解,同樣不能作出準確、客觀和到位的分析、闡釋及評價。同樣,即便是德國之外的學者,如果方向有遠見,步伐邁得穩,功夫下得深,也能夠有所作為。所以,研究對象及其原始文獻對於不同國家的研究者來說具有幾近同等的意義、難度和機會,不會特別眷顧誰,也並不天然排斥誰。無論是德國專家還是他國學者,如若不遵守基本的學術公度與規範,不經過嚴格的訓練、紮實的積累和艱苦的探究,誰都不會取得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成果。

8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我們知道,在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園地,儘管前蘇聯和東德學者使用過「19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德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史」等概念,但必須承認,是中國學者首次公開而明確地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一學科方向。黃枬森、莊福齡教授等篳路藍縷,他們主持編寫的8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奠定了這一領域研究的基礎。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學術的進展,8卷本在有關馬克思的文獻佐證、細節甄別、解釋思路和框架設計等方面的缺陷逐漸顯現出來。

而《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是在20年積累和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具體文本個案的解讀完成了對馬克思複雜的思想世界及其意義的重新探究,它討論的雖然只是8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前3卷的內容,但不僅以12卷本、600萬字的總篇幅超過了前者全書,而且對馬克思本人思想的梳理、分析和評論無疑都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可以說,這是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最重要的進展。

而對世界範圍內的馬克思研究來說,12卷本《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的意義在於,它在這一領域實現了本文開頭提及的陳康先生當年的夙願,贏得了德國學界的高度重視,為國際馬克思研究貢獻出了「中國的智慧」!

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聶錦芳 主編

· 內 · 容 · 簡 · 介 ·

《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十二卷本)》是由聶錦芳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6ZDA098),也是由其領銜的團隊在多年追蹤世界學術前沿、廣泛搜集文獻資料和悉心解讀內容基礎上推出的重要成果。

· 編 · 者 · 簡 · 介 ·

聶錦芳,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獨著《濫觴與勃興——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2017),《「到馬克思的故鄉去!」》(2017),《批判與建構:〈德意志意識形態〉文本學研究》(2012)《清理與超越——重讀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礎與方法》(2005)《哲學形態的當代探索》(2002)、《哲學原論——經典哲學觀的現代闡釋》(1998),合著《馬克思<資本論>研究讀本》(2013)、《馬克思主義哲學史》(2012)、《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2003)、《超越「後發展」困境》(2002),主編《「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獻、思想與歷史地位》(2014)《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2013)、《〈資本論〉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獻、思想與當代性》(2013)等;發表論文200篇。

· 分 · 卷 · 目 · 錄 ·

第1卷:《濫觴與勃興——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聶錦芳 著)

第2卷:《「苦惱的疑問」及其解決——「〈萊茵報〉-〈德法年鑑〉時期」馬克思文獻及思想再研究》(黃建都 著)

第3卷:《思想的傳承與決裂——以「猶太人問題」為中心的考察》(李彬彬 著)

第4卷:《異化的探尋及其揚棄——「巴黎手稿」再研究》(劉秀萍 著)

第5卷:《思想的剝離與鍛造——〈神聖家族〉文本釋讀》(劉秀萍 著)

第6卷:《在批判中建構「新哲學」框架——〈德意志意識形態〉文本學研究》(聶錦芳 著)

第7卷:《政治經濟學的形上學——〈哲學的貧困〉與〈貧困的哲學〉比較研究》(楊洪源 著)

第8卷:《「革命」的非模式化解讀——1848—1852年馬克思、恩格斯政治文獻研究》(彭宏偉、崔爽 著)

第9卷:《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邏輯建構——「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楊洪源 著)

第10卷:《「資本一般」與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再研究》(王嘉 著)

第11卷:《資本社會的結構與邏輯——〈資本論〉議題再審視》(彭宏偉 著)

第12卷:《求解資本主義的史前史——「人類學筆記」與「歷史學筆記」的思想世界》(王蒞 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