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絲三寶之起亞K5,換代能否助其再次月銷過萬?

車聚網 發佈 2019-12-19T02:05:31+00:00

引言 | 屌絲變富帥?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屌絲三寶」——雪佛蘭邁銳寶、現代索納塔八和起亞K5?曾經的他們憑藉B級車的尺寸、A+級車的價格和越級的配置,成為了合資品牌B級車的性價比之選,月銷過萬都是常事。

引言 | 屌絲變富帥?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屌絲三寶」——雪佛蘭邁銳寶、現代索納塔八和起亞K5?

曾經的他們憑藉B級車的尺寸、A+級車的價格和越級的配置,成為了合資品牌B級車的性價比之選,月銷過萬都是常事。

只是隨著車型逐漸老舊,以及幾次不太成功的改款,面對紛紛更新換代後的競品,「屌絲三寶」的產品力差距越來越大,銷量也不斷下滑,月銷量甚至來到了兩位數,幾乎是「跌落了神壇」。

不過據說,韓系的「二寶」將在明年進行換代,這能否助其重現往日的風采呢?

本期就先為大家解析下換代起亞K5。

一、顏值全面升級,內飾變成了「奔馳范兒」?

現款起亞K5首次與國內消費者見面是在2010年,雖然期間有幾次改款,但至今也有9年時間未換代了,因此各方面看上去都有些「落伍」的感覺。

從曾經的月銷過萬,到今年10月份的69輛,K5的換代顯然迫在眉睫。

好在根據換代K5的實車來看,這回的換代還是頗有看點的。

新車基於現代集團最新的「第三代車型平台」打造,目前已經在韓國上市,起售價209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4萬元)。

而相比現款的第二代K5,新車的顏值可以說有了質的變化。

除了家族化的虎嘯式進氣格柵得以保留,換代K5幾乎看不到多少老款車型的影子,進氣格柵兩側的大燈改為了閃電形狀,並採用了LED矩陣光源,配合運動包圍頗有幾分性能車的感覺。

車身側面則採用了轎跑式的大溜背設計,再加上懸浮式車頂及大尺寸輪轂,隱約能嗅到幾分奧迪A7的味道。

尾燈的造型同樣酷似A7,採用了貫穿式的設計,拉寬了車尾的視覺寬度,再配上小鴨尾和雙邊單出排氣,不管它是否擁有媲美性能車的實力,至少氣勢上足夠了。

看得出,換代K5似乎走上了「性價比」轎跑路線,憑藉「屌絲的價格」和「高富帥的顏值」再戰B級車市場。

而拉開車門之後,驚喜同樣不小。

奔馳靠著這一代的「雙屏」內飾設計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芳心,從而也引發了一些車企的競相模仿,但換代K5的思路卻有所不同。

10.25英寸中控屏偏向駕駛一側,與12.3英寸數字儀錶盤之間隔開,但由於「隔斷」採用了黑色設計,呈現出了「一體式雙屏」的感覺。

與此同時,木紋飾板、皮質包裹和鋼琴烤漆材質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質感,擋杆則改為了捷豹路虎同款的旋鈕式。

相比現款K5「已經過時」的內飾,換代車型的「內在美」終於算是進入了B級車市場的「時尚圈」。

從靜態體驗能夠看出,起亞在換代K5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整車的質感甚至超越了目前主流的合資B級車。

但似乎,起亞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設計層面,新車的動力系統是否有同樣的升級呢?

二、動力系統新意不多,1.6T改用8AT?

根據韓國已經上市的車型來看,換代起亞K5的動力系統共分為3個版本。

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匹配6AT;1.6T發動機最大功率132kW,匹配8AT;插電混動版則是2.0L+前電機的組合,變速箱則是與2.0L版本同樣的6AT。

對照國內的現款K5,新車的發動機參數未見明顯改變,唯一的差別是原先與1.6T發動機匹配的7DCT,變成了8AT,這個版本預計也會成為換代K5的主力車型。

根據現款車型的表現來看,1.6T的動力水準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百公里加速時間在8.5s左右,而且發動機與7DCT的配合也比較默契,換擋邏輯和響應速度都能夠令人滿意,渦輪遲滯也較難察覺,頗有幾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感覺。

不過低速行駛時,7DCT的平順性還是略有些不足,收油滑行時的拖拽感和加速升擋時的頓挫,難免給人一種「不太高級」的感覺,不知換上8AT之後是否會有改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插電混動版車型配備了大面積的黑色太陽能充電板,若按照每天6小時光照計算,每年可為車輛提供約1300km的續航。

綜合來看,換代K5在動力上的升級顯然沒有設計搶眼,雖然有著轎跑的身姿,但加速能力預計不會有顯著的提升。

不過在韓國,換代K5在開放預售的三天內收到了破萬張訂單,這也使其成為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K5。

那麼明年來到中國之後,換代K5是否有望重現「屌絲之寶」的輝煌呢?

三、顏值換代的K5,能否再度稱為「屌絲之寶」?

從尺寸上來看,換代K5相比老款車型高度略有縮小,但長度和寬度均有明顯提升,軸距也增加了45mm,預計乘坐空間將會有所改善。

除了動力上沒有「高階」版本,換代K5各方面數據均已向B級車主流水準看齊。

參考老款車型的指導價,換代K5若基本保持不變的話,憑藉較高的性價比和更高的顏值,未來似乎還是有機會的。

但需知,車市下行的大趨勢之下,目前競品大多有著不小的優惠,1.4T的帕薩特甚至下探到了16萬元以下,比現款K5的起售價還低……

這一情形不禁令車聚君想起了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換代起亞K3。

就實車表現來看,換代K3即便還存在一些槽點,但整體產品力相比老款車型已有了幅度不小的提升,是10萬級別難得一見的「個性小車」。

只是後來上市時,換代K3這10.88-12.58萬元的售價定的著實有些自信了。

雖然其全系配備了自動擋,但起售價已然超過了大眾朗逸和寶來,而後兩者在當時已經有了幅度不小的優惠,即便是自動擋車型,終端售價也比換代K3低1萬元左右。

試想,同一級別車型,韓系賣得比德系還貴,而前者又沒有配置或動力方面的突出優勢,銷量怎麼可能提上來呢?

所以結果是,起亞K3今年10月售出4371輛,同比下滑45.7%,1-10月總銷量30010輛,同比下滑48.9%。

顯然,換代K3不僅沒有挽回老款K3的銷量頹勢,下滑幅度甚至有所加劇,而這與起亞K3原先設想的年銷15萬輛的目標也相去甚遠。

言歸正傳,再來看換代K5,能夠發現其情形與當時的K3大致相近。

若起亞在定價上「過分自信」,換代K5賣得比大眾帕薩特還貴,那麼即便擁有顏值基礎,失去性價比優勢的K5或許也將如換代K3一般,難以打開局面。

而這,顯然不是起亞所期望看到的。

車聚小結

今年11月,起亞國內銷量為23,426輛,同比下滑了41.5%,近乎腰斬。

而在轎車層面,K3和K5是起亞的主力車型,如今K3「折戟」,換代K5幾乎成為了「唯一的希望」。

好的一面是,起亞K5在國內多少有一定「群眾基礎」的,何況換代產品的顏值也比較吸睛,若定價合理,未必沒有重現月銷過萬的希望。

只是上市之前,起亞在定價上應該多下些功夫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