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練太極拳,使自己更好地修行

太極說 發佈 2019-12-19T08:51:52+00:00

一人一太極,一心一世界,一念一凈土。此生託付真太極,真偉岸,真丈夫,一路走來,一路蓮花,感悟人生,覺知人生,自在人生妙吉祥。太極拳有多種流派,每接觸一種,會發現它的拳術套路各不相同,習練風格也不同,但核心不異。

一人一太極,一心一世界,一念一凈土。此生託付真太極,真偉岸,真丈夫,一路走來,一路蓮花,感悟人生,覺知人生,自在人生妙吉祥。

太極拳有多種流派,每接觸一種,會發現它的拳術套路各不相同,習練風格也不同,但核心不異。太極拳是將中國傳統的道家陰陽學說、中和之道、無我無為思想融入散手的拳術,時至今日當把練太極拳為養生之道。

清代名中醫章楠謹《靈素節注類編》自序中寫道:惟人為萬物之靈,稟陰陽五行之全氣,故卦象必有六爻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太極為陰陽之根也,是故陰陽貴平。

練太極拳是練陰陽平衡,先要了解陰陽學說、中和之道,並不是單純地比畫幾個手腳動作;同時需要通過套路導引氣機的柔和受用,如天鵝一樣,在奶和水混合相伴的情況下,通過吸水分離受用。

《內經》言:智者察其同,愚者察其異。套路是用來悟拳明心的,練太極拳要少點套路,多點智慧,靠的是解讀傳承人的境界思想和個人的領悟,這樣才能守住同體共性之大道。

人的一生來到世界上,是為了安心覺醒體驗生命,相信因果,安心做好人,安心做事,安心過日子。心安自生顯現智慧,潛能大受用,心是無上微妙法。菩薩用心度眾生,科學家用心做科研,太極拳人用心練神功。太極拳習練到一定程度,要用心意練架,脫形於架,否則反而被拳架纏住,局限於套路本身。

內外三合習練有準則,那就是行拳一定要與心相應,與心氣相接,行拳架時要讓心安舒,內固精氣神,這是極其重要的前提。因氣機神態心境各異,世間走架解讀各異。有個總體的判斷依據是:太極拳走架若出現胸悶疲倦、心氣有壓力等狀況,則必須調整,否則非太極養生之道。

先規範形架,逐步習練內三合,往後脫離形架。練太極拳觀念要改變,不是要一心推倒假想敵,要練就一顆至善至柔至剛的大愛心,遠離在格鬥化勁上用功。我們要想辦法把心性激活了,只有心力強大了,才會超越形體的桎梏。

練太極拳是為了身心健康,在身與心的關係上,身體往往會因心力(定力)強化獲得超越和掌控,內心遠離恐懼和痛苦,通過身體的體驗來降伏自我,融虛空靈。太極拳的精神不儘是練形架和勁道氣機的松、空、圓、活,這些只是技巧而已;更重要的是調心、化空妄念,成就心性智慧的妙用。

練太極拳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把它當作一種無形的「生命飲食」,進行覺性營養的吸收,是一種生活觀念。有必要對傳統思想理論有所了解或去揣摩,因為太極拳是思想精神的導引術,走架沒有思想是悟不出拳架個中的奧妙,通過動態中和之道的太極行拳,去覺知你的舉心動念及氣機顯現。

我們一定要明白,拳架幫助我們去體悟,覺察內心,感悟人生,故說:「一人一太極,一念一品味,一心一世界。」

通過練太極拳,可以吸收傳統思想的精髓。依太極拳去解讀,理解生命陰陽運化氣機,這是屬於內在的體驗。通過練習動作,從有形練到無形,進而練到心性層面,吸收宇宙中和之道的精髓,滋養身心,具足思想和涵養,定能練好真正的太極拳。

某位老者說過的一段話,放在這裡筆者覺得很貼切,供大家參考。「心定則神寧,神寧則心安,心安則清靜,清靜則無物,無物則氣行,氣行則絕象,絕象則覺明,覺明則神氣相通,萬物歸根矣。」

如果每次行拳都能釋放內心深處的壓力,內境清明空靈寂靜,外境和諧,使身心得到休息。那麼此生託付太極修為是真太極,真偉岸,真丈夫,一路走來,一路蓮花,感悟人生,覺知人生,自在人生,妙吉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