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北的新派韓國料理,近年來蓬勃發展

ludia小姐 發佈 2020-04-18T06:52:55+00:00

上海 | 倍樂Belloco(古北)倍樂Belloco是好幾年前在新閘路分店第一次偶遇的。記得餐廳門面不大不顯眼,連燈牌標誌也較小,卻因為冷酷外貌與周邊老住宅風格不合而份外醒目,飯後亦覺得廚房供應的創意韓國菜新奇有趣。若干年後在虹橋第二次邂逅。這回地方變了,驚喜少些,但美味依舊。


上海 | 倍樂Belloco(古北)


倍樂Belloco是好幾年前在新閘路分店第一次偶遇的。記得餐廳門面不大不顯眼,連燈牌標誌也較小,卻因為冷酷外貌與周邊老住宅風格不合而份外醒目,飯後亦覺得廚房供應的創意韓國菜新奇有趣。

若干年後在虹橋第二次邂逅。這回地方變了,驚喜少些,但美味依舊。

與靜安店一樣,裝潢同是裸露水泥+深色木作+黑色餐具+現代藝術,不過室內結構改成開放式格局,背後落地窗外是宏偉的古北Soho,少些精巧但更顯大氣。

當時正屬炎夏,先點飲料壓壓火。

柚子燒酒並不「燒」,而是冰涼酸甜,一杯下口頓時降溫。煩是煩在杯子太小一口不夠,而且勺子設計問題導致容易倒得到處濕答答,頗為浪費美酒,但這也沒影響大伙兒的興致。

▲柚子燒酒是如此值得稱道,很快就決定再試試菠蘿燒酒(也因為勺子不好使浪費了不少)。

這款帶點果肉也好喝解渴,不過略微太甜,似摻入糖漿的果汁,我們都更喜歡前者。

南瓜牛排是幾年前留下最深印象的菜。菜名的「牛排」意指排骨的排,並非「牛扒」,故而主材選用典型galbi部位。無疑包括了肋排周圍的貼骨肉,因此某些地方附帶筋膜,略有嚼勁。

儘管不是桌上灸燒,但焦香也算明顯,並且「牛排」烤制後放南瓜里再蒸,可說是一道「回潮」的工序吧,所以除了自身脂肪融化的油水,還流淌出伴有南瓜微甜的肉汁,而反過來瓜肉則吸收了牛肋的脂香,似南瓜味的黃油。

南瓜與牛,互相成就。

就是記憶中的模樣,所以驚喜少些,不過美味依舊。

▲記得上次也點了鐵鍋碳烤黑豬肉。由預烤過的豬肉,以及葉子、泡菜、烤蒜與黃油組成。後兩者不起眼,實質甚為關鍵。

​黃油可放底部讓其融化,避免灼熱的鐵鍋把肉與菜煎太干,並且額外賦予誘人香氣。而大蒜是類似西餐做法整個烤制,可把蒜瓣挖出連著其他食材裹上葉子吃,沒有生蒜的辛辣但自有另一種刺激。

至於黑豬肉,估計並非濟州島黑豬或伊比利亞黑豬,實在難以想像68元/客的廉價可吃到這兩種雋品,但是「不管黑豬白豬,滿足味蕾的就是好豬」。

芝士火辣雞不垃圾。估摸著原型該是春川市名物dak-galbi「雞-肋排」,即辣醬炒雞(雖然叫「雞肋」但實則使用雞腿)。傳統方法是桌上火爐現做,食材包括生菜、紫蘇、地瓜、年糕等等,吃到一半還可加料弄成炒飯,猶如大盤雞下半場配麵條。

Belloco從簡併改為現代流行的奶酪版本。調味不火辣而且還非常開胃,兼具減少芝士肥膩感的功能。

海鮮大醬湯。忘了哪位被曬得腦袋短路了,居然在大熱天時選擇點石鍋。固然喝得汗流浹背,但我們的手和口並未因此停止,因為味道討喜、材料豐富(不過大醬可以加碼),能想像寒冬將是何等安逸思密達。

拋開快餐和醬蟹,國內實在不多韓菜餐廳是桌上沒爐子的,也是為什麼首次偶遇倍樂的時候倍感樂趣。

近幾年貌似Belloco發展勢頭強勁,除了在K11里開的李教授,還有愚園路上的濟州居酒屋,不久前人民廣場又冒出個普通食堂,以後慢慢拔草。


地址:新閘路850號

電話:021-32561119

人均:RMB 180


PS: 在我主頁搜搜你感興趣的城市,興許我去過吃過寫過的,也會合你胃口。Ludia小姐持續更新ing~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