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每天跑步:跑步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追求數字

海之聲聽力旗艦中心 發佈 2020-05-17T12:06:14+00:00

對所有跑者來說,如果有一條必須遵守的跑步原則,那麼應該是全情投入,因為跑步是一項你需要投入極大熱情的運動。

對所有跑者來說,如果有一條必須遵守的跑步原則,那麼應該是全情投入,因為跑步是一項你需要投入極大熱情的運動。

不過,每個人對全情投入這個原則的理解可能有偏差。有些人認為既然要全情投入,那麼就不應該休息。而且在社交媒體時代,當你看到其他人在朋友圈打卡時,你也會因為受到刺激然後去跑步。

所以,每天都跑步成為了一些人的選擇。在他們眼裡,只要每天跑,才能讓自己更快,更強大,更健康,也被視為是一種自律的表現。

跑步的益處非常多,比如可以提高膽固醇,降低血液凝塊的危險,鍛鍊你50%經常處於閒置狀態的肺。跑步還可以通過增加你的淋巴細胞來增強你的免疫力。

所以一些跑者認為,既然跑步這麼好,那麼就應該天天保持,每天都出去跑一跑,對健康總是有好處的。

焦慮的根源來自於我們大腦當中「海馬區齒狀回區域」,如果新生神經元不足就將引發焦慮感,而跑步能刺激自己的「新生神經元」,從而緩解焦慮。

所以有一些跑者為了緩解焦慮,釋放壓力,每天都會去跑步,而只要停跑一天就會感覺不舒服。

有一些精英跑者,也會每天都堅持跑步,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刷新個人PB,跑進3個半小時,3個小時,甚至更快,覺得只要停跑哪怕一天,可能就無法達到目標,信奉「多即好」的原則。而且人都是有競爭心的,看到對手每天都跑,自己可不能荒廢了。

如果你有看過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你會發現沒有所謂的休息日。對他們來說,休息日就是以4分配速慢跑10公里。

還有一些跑者,僅僅是為了將堅持跑步的天數延續,看看自己到底能堅持跑多久。「你說我堅持不了一個月,我偏要堅持跑一個月,證明給你看。」

世界上連續跑步最長的紀錄是英國人羅恩-希爾保持的,連續奔跑了52年零39天,即使骨折期間也未間斷。


那麼,每天都跑步對健康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呢?

儘管有些跑者的身體可以承受每天都跑,而且已經堅持了很長時間。還有些跑者,即使在休息一天之後,再跑步也會感到疲勞。

但不管是哪類跑者,都需要時間來恢復,包括體力和精神上的,哪怕休息一天也可以。如果每天都跑,那麼帶來的後果就是身體被過度消耗,然後垮掉。

我們一般理解的恢復是體力上的恢復,其實精神的恢復也很重要。因為當你的精神也能夠很好的恢復,才能在下一次訓練中跑得更快,更遠。

為什麼需要恢復?


從生理學上來講,你的身體在受到刺激後才會變得更強,而刺激身體需要適應才能變強。如果沒有適應,接著又是刺激,那麼會適得其反。

運動能力的提高是基於「超量恢復」這一理論:超過身體正常負荷量的運動量能帶給肌肉和內臟更強的刺激,於是身體會認為它的部件「功率」不夠,就會組織「資源」去增強相關的功能,所以身體的健康水平、運動能力便會上升。

所以,高強度訓練+恢復性訓練,這樣刺激,恢復,再刺激,再恢復的提高運動能力的方式適合絕大多數人。

不過高強度訓練就是給身體的一種刺激,但身體受到強刺激之後,細胞會發生改變,線粒體增加,血管增加等等。而你的身體需要時間來適應這種刺激後帶來的變化,所以如果不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那麼身體就會一直處於疲勞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傷病。


不過,這個恢復時間是因人而定的,一般是24-48小時。有些跑者恢復快,即使周末跑了一個長距離,第二天還能跑10公里的輕鬆跑,或者進行其他低強度的運動,比如步行、騎行或者游泳。

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在跑完長距離之後,休息是最好的選擇。即使是基普喬格,也不是天天跑,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和自己的愛人、孩子一起相處。

但是如果你想保持每天都跑步的習慣,那也未必就不可以。在高強度訓練之後,可以進行強度非常低的輕鬆跑,不要在意速度和距離,跑的時候完全放鬆身心。這其實也是一種「休息」。但如果每次跑都是很大的強度,或者距離很遠,那麼相信你也不會堅持長久。

所以那些能夠連續堅持30天、100天,甚至1年的跑者,一定是有輕鬆跑的那一天。如果你總是被傷病困擾,那麼就不要堅持每天都跑了。

所以,要不要堅持每天都跑,記住刺激-恢復這個原則。這個恢復可以是輕鬆跑,也可以是其他運動,但強度不能太大,否則達不到恢復的目的。

大部分跑者如果根據這個原則來訓練,那麼都能跑出要想的成績。

當然,恢復是一個很深的學問,輕鬆跑或者交叉運動只是恢復的一種手段。飲食、睡眠和休息也是恢復的一部分。如果你想讓訓練效果最大化,那麼你的訓練計劃里既要有強度,也要有休息和恢復。


既然每個人身體的恢復能力不一樣,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你應該休息呢?

1. 你沒有跑步動力,或者享受不到跑步帶來的樂趣;

2. 你喜歡跑步,但感覺跑步成為一種累贅;

3. 你的睡眠不好;

4. 晨脈持續偏高;

5. 感冒總是不容易好;

6. 總是感覺身體疲勞;

7. 沒有食慾;

8. 身體的某些部位感覺僵硬或者疼痛;

9. 感覺維持正常的配速都很難。

當身體傳出來這些信號,就是告訴你需要休息了。

所以,你一定要傾聽自己身體發出來的聲音。如果忽視這些聲音,這些微小的信號,那麼等待你的將是宕機。

有些跑者為了PB,強迫自己每天都跑,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然後為這個目標而努力訓練,這個沒有錯。但訓練也並非一天都不能停,有時候休息一天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訓練,更好的出成績。

可能你會擔心:不跑的那幾天自己的運動能力會不會下降?關於這個問題,美國北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一周4次訓練的跑步者與那些一周訓練6次,跑量多20%的跑步者的水平差不多。而且那些每周跑三次的人受傷的可能性最低。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每天跑步只是為了緩解焦慮,釋放壓力,所以每天跑是可以的。還有些人跑步是為了某場比賽,達到某個目標。對於這類跑者來說,每天都跑反而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你不應該模仿任何其他人的跑步模式,而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感到舒適的跑步模式。

其實,如果跑步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健康的話,那麼每周只要慢跑5到6公里,便能顯著提高身體健康。說實話,很多熱愛跑步的人一次跑步就會超過這個量。所以,不要擔心自己跑得太少而達不到健康的目的。

總之,跑步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追求某一個數字,重要的是跑到天長地久,享受跑步。

關鍵字: